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单正军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单正军

32092619770823xxxx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保障之一。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当前建筑行业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研究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是确保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如果管理者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编制不当,将会导致施工现场施工工序混乱、人力浪费、物力损失,造成进度延迟,给建筑质量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只顾一味地追求进度,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及模式,忽略了施工设备及工艺的改造和更新,不舍得对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投入过多资金,导致其技术设备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当今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

3、质量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一些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主要还是靠监理单位,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无人监管等现象,导致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大胆使用低等级的钢筋或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混凝土,出现了偷工减料等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质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更为严重的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4、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人员一线主要由农民工组成,其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意识。中层以及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底层管理人才缺乏专业能力,安全法规意识差,现场执行力弱,无法更好地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教育其他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范的意识。

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政府监督的分析

监督人员对自身的定位出现了误区,现有的监督人员只是做了对质量进行人为控制的相关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实对质量进行控制的结果,因此,现有监督人员的监督并没有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只是走了一个简单的过场。因此,监督人员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对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监督的最终目的和效果

2、从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方面分析

建设单位是对工程实行操作的主体单位,建设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程度:(l)施工单位没有得到工程建设的提前拨款服务,由于工程施工款项是一笔较大的款项,施工单位独自预先承担这笔费用是不合理也是非常困难的。(2)竣工验收控制不严,使不达标工程蒙混通过。(3)业主单位控制凌乱,设计要求不断更改,使施工单位重复返工。(4)盲目赶工期,致使有的工序缺少足够养护时间,出现质量隐患。(5)对施工中的材料、工序以及技术等监督不力,尤其是对隐蔽工程未跟踪检查到位。(6)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接受贿赂,导致施工过程中不敢管、不便管,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导致“腐败工程”的出现。(7)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核不严,致使资质低的施工单位进人建筑市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设监理体制方面的问题:(l)监理单位没有积极进取,改善自身的制度,完善管理方面的细节,工作没有积极性,监理人员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及体现自身的价值。(2)监理团队里面的精英骨干人士大部分都并非从相关专业方面的人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专业不相干,掌握的专业技能就达不到要求,因而,不能准确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3)监理机构是质量控中与建设单位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机构,然而他们的工作酬劳却与工作的重要程度不相匹配,过低的酬劳会导致该行业的从业人士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同样的原因,过低的收人导致该行业的高端监理人才的转业及流失,要解决人员配置的问题,必须要先确保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将监督行业的职能有效的进行发挥。

3、施工企业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l)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匿乏。①由于用于工程建设研究方面的资金长期受到限制,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技术停止不前的现象非常严重。②管理人员的配置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现有的制度方面,制度的落后与当下的工程管理不相符合,制约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进展,导致了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失。③施工过程不严谨,没有相应的施工建设法律方面的相关意识,长期抱有只做表面工程的心理态度,不作工程项目长久受益于人民群众的考虑与打算,没有一次性将工程项目建设完善的意识

(2)建筑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来自民工,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意识,这一类人员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做出偷工减料的行为。民工文化程度低,对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没有较高的认知。

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说,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全面的、上下一致的管理模式。全球质量管理权威专家克劳斯辟指出了,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客户的要求是确定业务质量的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在于预防;工作的最高标准

就是“零缺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返工而发生的额外成本衡量的。

2、完善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

已经出台的《建筑法》到至今,由于规范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适应性不强的弱点,使得工程管理工程缺乏一个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国家对此从长远的发展出发,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经验后,筹备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同时相关配套的法规细则的也会相继颁发,这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根本上的法律基础,也为建筑工程管理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

3、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

第一,项目经理会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指挥,合理的分配施工设置,作为工程部,要对施工人员的状态进行考察记录,考核依据职位性质划分,考察的结果要放到工程档案中去,也是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重要依据,按照评定的结果对管理人员要赏罚分明。

第二,作为建筑工程造价很大一部分的支出,建筑施工材料的控制很重要。建筑材料市场档次参差不齐,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之前,要对材料市场调研考察,选择符合施工要求且价格适中最宜,采购也要按照材料检查验收手续程序进行。在建筑材料进场之前,要检查材

料的质量检测合格证以及相关检测报告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确保材料质量。

第三,对于施工机具的管理控制要求库管员要分类进行保管、存放,存放保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条例以及保管条件进行,实行机具领用登记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施工人员在领用工具要说明用途,做好相关记录后发放,这也是为了提高机具的使用寿命。

4、整顿建材市场

建材生产许可证的证明,生产厂家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工艺要求,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厂家一律不准生产。二是要建立市场准售认可制,有关部门在充分掌握市场销售建材的来源和供应渠道的基础上,应对建材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合格的方可发给准售证。

四、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因此,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按照质量规范体系进行管理工作,这是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建

筑工程质量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春.浅谈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才智, 2010(05).

[2]刘阳.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4(8):116一116,117.

论文作者:单正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单正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