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论文_范亚东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论文_范亚东

南通和信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随着在城市不断发展,防灾防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会直接延缓城市发展的进程,而且还会衍生出其他问题。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提高防洪排涝技术水平,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向多功能建设这方面发展加快这一工程设计的进程,降低灾害发生造成的影响,提高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从而帮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

1城市防洪排涝现状与问题

1.1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现状

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分布广泛,除西北、西南部分城市风险较低外,全国大部城市均面临着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的威胁,其中又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中下游以及部分沿海城市为重。随着城市的发展,防洪排涝逐步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历经数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洪涝灾害防治模式,防灾减灾能力有了质的提升,灾害损失和因灾死亡人口稳步下降,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城市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国当前的城市洪涝防治体系主要以防洪排涝工程为依托。在城市外围,规划及建设水库、闸坝和蓄滞洪区;在城市周边河道,开展防洪堤坝的修复与建设,并适度开展河道的综合治理;在城市内部以排水设施为主,通过排水管网、渠道、排涝泵站等应对城市积水。洪涝灾害来临时,以防洪排涝工程为主体,有力开展灾前预警、防洪调度和应急响应及保障工作,削减灾害损失。

1.2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问题剖析

(1)城市设防标准较低,工程建设不足。我国大多城市现今的防洪排涝工程尚不够完备,防灾减灾能效仍显薄弱。根据2016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6年我国共有192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截至2013年,全国有641座城市面临洪涝威胁,但在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仅有321个城市防洪能力达到了国家防洪标准(占总数50%),31个重要防洪城市中仅有10个达标,54个重点防洪城市中仅有16个达标,70%以上的城市管线系统排水能力不足1年一遇。显然,抗灾能力的不足使得我国的防洪排涝形势更为严峻,建设防洪排涝工程、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仍然是洪涝防治的重要手段。

(2)城市雨水调蓄功能较弱。我国大多数城市以往的规划和建设对洪涝防治考虑不足,部分城市的不透水面积达到80%以上,透水能力差;城市绿地和雨水贮存设施建设不足,使得城市缺少了必要的雨水调蓄空间;不少城市的排水不仅极度依赖管网和廊道,其排涝能力也有缺陷。总之,许多城市在雨水“滞”“渗”“蓄”“排”的不同环节,缺乏有效的防治和疏导手段,防控内涝的“弹性”和“韧性”不佳,使暴雨极易积水成灾,更遑论对雨水的收集、净化和重复利用。

(3)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相比于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显得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未来需求。由于排水规划缺乏前瞻性,随着时间推移,规划时“高标准”的管道仍可能会面临排水能力不足的窘境。多数城市的排水系统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洪涝防治形势与当今截然不同,管道设计标准低、排水能力差、维护改造难度大,使得老城区极易成为城市内涝“重灾区”。另外,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对辅助排水设施,如雨水渗沟、雨水渗塘、雨水蓄水池、透水路面等考虑不够,完全依赖排水管道应对内涝,也不符合人水和谐的价值观。

(4)防洪排涝意识淡薄。城市防洪排涝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城市大兴土木,逐年增加投资与城市开发、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另一方面,城市在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逐年减少,且维护费用严重不足。政府应该切实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建设,从长远考虑,城市防洪排涝投资“收益率”很高。以南京为例,自建国以来,其在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中的投资额在3亿元左右,而防洪排涝工作累计减少灾难损失200多亿元,收益与投资比高达近70,收益十分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建立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有的城市洪涝管理体制以适应洪涝风险管理的要求。从洪涝风险的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建设标准适当的防洪排涝工程,科学调控洪水,借助预警预报等手段,提前规避洪涝灾害。管理风险区内的人和资产,并在城市规划中,体现洪涝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避免进行过度的土地开发利用。以洪涝风险分区为基础,提出适宜的开发建设模式,倡导洪涝威胁区内耐水型建筑的建设。利用救济、补偿、保险等手段实现灾后快速恢复重建。

2.2提高防水意识,增大科研力量

首先,应逐渐完善有关防洪排涝的立法工作,依照法律进行防洪排涝救灾,加强群众的防洪排涝意识。对此,我们可以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就开展灾害预防普及教育,使其牢固树立防洪自救意识。同时,一些有条件的高校、研究院所等都可以对防洪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创办学术性强的防洪类相关报刊杂志,以此来全方位地提高我国城市的防洪救灾水平。

2.3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想要做好此工作,必须使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相互协调,对于城市里和周边区域内的河流、水系等,积极进行疏浚工作,将河床底部标高降低,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同时,近期建设要严格按照标准,尽可能加强河流堤防的建设,提高其抗洪能力。

2.4加强城市洪涝应急管理

完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体系,使预案编制横向覆盖各类灾害,纵向覆盖各级管理部门。加强对城市易涝点、易积水点等的信息监测,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提高洪涝实时监测预警水平。增加基层的管理、技术人才,提升基层组织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公众洪涝灾害防御意识、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防汛应急管理。提高防汛应急科学技术支撑能力,构建专业模型为城市防洪排涝等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洪水保险制度研究,提升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2.5制定适合的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即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后,城市所具有的防洪能力,一般以所防御洪水的频率或重现期表示。此标准越高,防洪安全性就越高,可以抵御比较稀遇的洪水,但相对的,所需投资就高;想要投资少的话,城市防洪标准就低,但弊端是遇到洪水无法保证其作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因此,我们在制定城市防洪标准时,应将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对此,可采用模糊决策分析理论,更好地确定城市防洪标准。

2.6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加强对河湖、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城市河湖的行洪排水断面不被侵占,为城市雨洪留有足够的调蓄空间;开展城市洪涝危险区划分,按照高、中、低等分区分别施策,为城市规划和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服务;推进城市防洪保护区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指导城市项目的开发建设。

结束语

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无序扩张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时常会出现洪涝灾害,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情况直接关系着市民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现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这一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视。由于排水工作不到位,一旦出现持续降雨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到“水淹城池”现象,形成内涝,现在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有人形象的将这种景象称之为“看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工程设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庆文,殷浩.基于防洪排涝和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水系规划的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612:214-216.

[2]赵璞,胡亚林.我国城市防洪应急管理现状与挑战[J].中国防汛抗旱,2016,2606:1-4.

[3]史翔.城市防洪排涝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52:277-278.

[4]孙文佳,张琨,郑艳娜,张明慧.我国城市防洪现状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6,3706:45-48.

论文作者:范亚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论文_范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