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周涛

关于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周涛

周涛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创新的施工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施工企业必须合理运用这些创新的技术和工艺,全面的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建筑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并且推动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适应环境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积极创新建筑施工技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与改进,切实提高建筑业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进而促使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要求

1.1 经济时代的基本发展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着文化、政治、经济、知识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冲击。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传统行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领不败之地,就必须运用创新是思想来寻求机遇、寻求发展。创新是当今发展的主要趋势。施工技术创新是当前经济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

1.2 占据优势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若仅依靠盲目的扩张。施工技术力量跟不上,便会相应地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专业化水平降低、管理水平下降,从而失去的竞争力。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压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若想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在实现施工技术心不变新目标的同时不断地满足建筑市场需求。在进行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建筑市场的开发手段、市场预测和调查过程中,要逐步满足市场需求的自主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地将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实际发展中来。

1.3 社会进步的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行业领域中做出了较为显著的业绩。但若是与西方国家的建筑行业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在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创新方面还有着很大提升。社会生产力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和进步程度的基本准则。建筑行业的生产力发展说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反过来,技术创新也相应地促进了建筑行业中生产力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当前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发展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的需求。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不断地提升技术改良和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预应力技术的创新

对预应力技术的创新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它比传统的工艺技术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可以应用到一些特殊结构上,如道桥建设等,通过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可以使其黏合性能更强,混凝土的凝结更好。如果应用到管理结构体上,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摩擦性,便于后期管理、维护和保养。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技术的管控,在使用体外预应力中的无粘接力的体外预应力体系时,如果不加强技术控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这就要对深基础施工进行不断的创新。比如,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时候,就要加强复合地基技术,选择振冲以及挤密等工艺对废料进行加工,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的固结效果。随着混凝土灌注桩的不断发展,应该将其应用到工程支撑以及挡土护坡等应用。应该逐渐的转变为机械化生产,不断的推广和应用污泥浆污染的挖掘式钻机等先进技术,在桩基础改造方面,预应力灌装逐渐的取代了一般预制桩,能够有效的避免噪音扰民以及桩基施工振动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工程建设受到材料性能、温度、抗拉力、强度、刚度等的因素的影响,容易在施工中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而在技术创新后,大体积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等混凝土的采用及后张法施工、真空注浆法施工等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应用,推进建筑建设混凝土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混凝土工程的技术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基于现场状况对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后,确定整段或分段的浇筑方式,且运用混凝土泵浇筑、塔式起重机的浇筑等方法,再以使用方案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运输、浇筑、捣筑的机械设备;②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在每天较为低温环境下并在初凝结束而终凝开始之前,进行表面抹压和初次的捣筑,之后反复抹压密实;③冬季施工时选用塑料薄膜对已密实的工程进行覆盖,再将麻袋或草席放置于塑料薄膜之上,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潮湿环境下,则利用硅酸盐或者普通硅酸盐、矿渣硅酸盐材质的水泥作为原材料,并适当加入缓释剂、减水剂及早强剂、抗渗剂等。

2.4 钢筋绑扎技术

建筑工程中,钢筋的连接施工是较为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利用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难以实现施工人员的有效控制。因此,技术人员在这一方面的技术创新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其应用具体表现在:①对钢筋的梁、板以及墙类等受拉对象进行接头面积控制,以梁类的受拉钢筋为例,接头的面积要在50% 以下;②利用钢筋的直螺纹进行连接时,利用套筒将两端钢筋进行连接,并将露在套筒外的丝扣控制在1个以内进行连接。

2.5 防水技术

技术人员在普通防水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以丙烯酸乳液、优质水泥、胶粉、砂等为原料的新型柔性防水材料,弥补了传统防水材料的缺陷,而聚合物水泥基的复合涂膜防水技术在屋面的防水施工中也发挥了作用,施工人员通过对节点、板缝、基层等进行处理,对塔楼、裙楼实施分遍涂抹,以防水涂料对防水层实施收头处理等,实现了对屋面的有效防水。至于对外墙工程的防水作业,则充分利用了加气混凝土的砖墙技术,通过在抹灰前对外墙铺设钢丝网而有效地封堵各种裂缝,实现外墙防水的施工目标。

2.6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创新

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如今我国的很多能源面临枯竭。为此,必须实施节能施工技术。在节能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这几点:①在保温砂抹灰的时候,必须针对墙体进行清洁和修护。②在对建筑门窗实施涂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角的宽度,其宽度需要达到550 毫米。③注意墙体外层的抹灰厚度,其需要保持在10 毫米上下。此外,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对墙体进行防水和防裂的保护。

2.7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技术创新

利用信息化的统计手段,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所有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行信息化统计管理,实时反应施工现场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按需及时调配各类资源,减少人员、设备的闲置实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投入。利用现代的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实时视频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输到有权查看的所有移动或固定的终端设备上。PM2.5监测,利用光散射法,其主要是利用对颗粒物受到光的照射后发射出的散射光信号的大小进行测量,从而测量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光散射法对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反映是通过对颗粒物的各个参量和Mie 散射理论的利用来完成。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对于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浩林.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

[2]杨亚锋,赵绍敏.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4)

[3]张志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

[4]郭洪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论文作者:周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