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9)
【摘要】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关键词】静脉输液;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193-02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推广,输液过程中的专业化趋势已经出现。在连续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更换不及时是引发护理缺陷和影响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84.12%的住院输液患者担心液体更换不及时。因护理人力不足,输液过程无法全程监控,服务低效等问题凸显。在人力资源有限前提下,如何发挥护士在输液管理中的潜能,达到高效低耗、患者满意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日点评分析法是基于PDCA基础上每日对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方法,即每日对静脉输液管理相关问题作出汇总、分析、整改、评价,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1.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均来自2015年1月~12月我科主班护士记录的静脉输液相关呼叫次数和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数据。
2.实施方法
2.1 优化流程
责任护士每人配备一个治疗盘,方便护士在病房巡视时随时解决问题。医嘱下达后,由主班护士打印后分送至责任护士手中,减少责任护士途中耗时。
2.2 工作程序
2.2.1主班护士登记呼叫记录本 主班护士的工作岗位在护士站,方便对呼叫的管理,负责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呼叫时间、呼叫原因、责任护士姓名等信息,呼叫原因按照备注序号分别代表换瓶、液体不滴、滴速不合适、拔针或封管、外渗、滴入不畅、回血、输液器内有空气、拔针后按压不到位出血、药液刺激不适等,若为其他原因,文字注明。及时通知责任护士处理。呼叫连续超过3次时,需给予相应的责任护士提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护士自评及护士长点评 每日晚交班前,主班护士通报当日呼叫汇总情况,包括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总的呼叫次数,输液相关呼叫次数等内容。分别由责任护士进行自评,即对分管患者的呼叫作出解释和分析,介绍下一步如何整改。静脉输液管理好的护士进行经验分享,介绍自己输液管理的心得。对共性问题,主班护士也记录在呼叫记录本上。护士长每日进行呼叫情况的总点评。
2.3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2.3.1合理安排床位 值班护士接待入院患者时,首先评估患者,按照病情合理安排床位。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适当合理调配床位,体现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能级对应。
2.3.2合理排班 按护士能级排班,合理分配患者,责任护士相对固定。即层级高的护士分管一级护理患者;层级低的护士分管二级、三级护理患者。每月底汇总呼叫登记情况,月初调整分管患者数量,对分管患者呼叫多的护士,下月减少分管患者数量1~2例,呼叫控制较好的护士酌情增加分管患者,输液管理数量及质量与绩效挂钩。
2.3.3输液前评估 评估患者输液困难时将患者的输液调至最后,并取得患者理解。其余患者输液完毕后,再进行该患者的输液。
2.3.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巡视节点 对病区常用的静脉药进行归类,分为有严格时间要求和无特殊时间要求的药物,将无特殊时间要求的药物再分大瓶装与小瓶装。按照输液顺序不同,较早输液的患者先安排大瓶液体,最后输液的优先安排小瓶液体,护士有效统筹安排时间。同时将病区常用药物常规滴速制作成表格,100ml、250ml、500ml液体分别滴注的时间。
2.4 质量控制
2.4.1实施前统一认识 实施日点评分析法前在科会上阐明此举对患者、对护士的积极意义,取得广泛认同。
2.4.2针对问题展开培训 加强护士培训,针对呼叫原因展开个性化培训,包括护患沟通、药物知识、病情掌握、心理疏导等,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输液安全的重要性,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3.效果
统计2015年1~3月实施日点评分析法前消化中西医科病人床日数为2172人,输液患者床日数为1956人,总呼叫次数为1044次,和输液相关的呼叫数为918次,输液相关的呼叫次数占总呼叫数的87.93%,其中因更换液体呼叫占79.04%。从4月1日起实施日点评分析法,统计2015年10~12月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为,病人床日数为2160人,输液患者床日数为1890人,总呼叫次数为570次,和输液相关的呼叫数为345次,输液相关的呼叫次数占总呼叫数的60.52%,其中因更换液体呼叫占52.17%。经过对实施前后两时间段数据的统计发现P<0.01,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日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它可以降低输液过程中呼叫数,护士掌握患者输液动态,主动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此方法后使护士不仅主动学习,并且从同事身上学习,总结能力提升,能够发现共性问题。护士提出合理建议多条,护士长查房时患者的表扬增加。规范了护理行为,促进了护患沟通,得到了良好的社会评价[4]。但主班护士人为记录的真实完整性面临挑战,如果能将呼叫器改进为电子存储式,自动汇总,可查询每日呼叫记录,这样就可避免人工记录的误差。
【参考文献】
[1]王丽芹,焦卫红,李丽等.科室建立静脉输液专项小组的效果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A):59-63.
[2]毕娜,王建荣,焦卫红.连续静脉输液最佳液体更换时机确定及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61-62.
[3]赵轶煊.内科静脉输液患者安全需求调查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9):6239-6240.
[4]李宇明,廖惜春,朱慧群等.医院静脉输液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研发与应用,2011,6(2):28-30.
[5]韩燕菲,郭存玲,苏红梅.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期间的无缝隙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3):87-88.
论文作者:吴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点评论文; 液体论文; 责任论文; 分析法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