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价值论文_李敬娟

探讨综合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价值论文_李敬娟

李敬娟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150027

【摘 要】 目的:探究綜合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MMSE及HAMD评分,并记录治疗后对相应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MMSE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SE及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MMSE评分为(26.79±3.07)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0.27±4.43)分,HAMD评分为(8.93±1.47)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67±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为8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003,P=0.003)。结论: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实施综合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并降低抑郁程度,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对提高护患关系也具有显著益处,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个性化护理;双向情感障碍;抑郁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ersonalized nursing on depressive episode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Methods:64 patients with bi-directional affective disorder depressive episod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2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routi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and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personalized care. MMSE and HAMD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reatment was recorded.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MSE and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intervention(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MMSE and HAMD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scores of MM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26.79(+3.07),and the scores of HAM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8.93(+1.47),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14.67(+5.23),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87.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5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word 2 = 9.003,P = 0.003).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bi-directional affective disorder depressive epis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of great benefit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Bidirectional affective disorder; Depression

随着近些年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显著低落或高涨,或躁狂、抑郁,且患者自杀率、自残率较高[1]。研究表明,该类患者在以上症状中,抑郁的发生率最高,并常影响其睡眠、饮食及正常生活,在对其心理及认知能力造成损伤的同时,还进一步影响其消化、神经系统[2]。目前对该类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学者指出,针对该类患者应采用综合个性化护理以加强对该类患者症状的控制并促进其恢复[3]。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36.89±4.27)岁;病程(3.58±1.21)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中專21例,大学及以上30例;婚姻状况:已婚48例,未婚16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双向情感障碍相应诊断标准,且表现为抑郁症状,同时均无严重并发症;(2)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良好;(3)均能够积极回答护理人员的各项评估内容;(4)均没有出现其他系统严重疾病;(5)生命体征均较为稳定;(6)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因酗酒、服用药物或器质性病变而出现的精神障碍;(2)研究期间无法联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且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综合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综合个性化护理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2.1 个性化评估

患者入院后,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家族史、患病史及以往治疗和用药情况进行了解,之后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单独交流,了解患者发病前受刺激原因[4],包括是否存在亲人病故、事业及经济状况遭受严重变故等,并对患者治疗前是否出现厌食、自言自语或自闭等异常行为进行了解。

1.2.2 治疗环境护理

由于该类患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应尽量避免患者因对治疗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其症状进一步发展,因此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病房保持暖色调,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5],并保证室内通风及光照充足。同时尽可能将病情相近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进行治疗,以便对其统一管理并能够有效防止该类患者发生极端事件,另外,告知患者家属禁止将刀具等物品带入病房[6]。

1.2.3 心理护理

根据对患者及家属的相关了解和患者具体症状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1)由于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兴趣减弱、情绪低落及积极性较差或伴有自罪感,护理人员在与其进行沟通时,应尽量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7],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2)该类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常与社会关系存在密切关联,护理人员应在对其社会关系进行有效了解后,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干预;(3)对处于抑郁发作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及心理暗示等方法,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增加其对治疗及生活的信心[8],同时通过对患者存在疑惑及提出的问题,采用专业且易懂的方式进行耐心解答,并纠正患者病态行为及思维,使其逐步改正自身错误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患者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及工作类型等情况下,使其选择适合患者或患者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适当训练[9],通过适当运动提高患者活力及免疫力,并使其将注意力转移至运动中,调动其积极心态。

1.2.5 饮食护理

由于该类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导致其内分泌系统受到一定影响,且由于其心理及神经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食欲不佳,甚至厌食、拒食等现象[10],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其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根据患者以往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食谱,并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及蔬菜,避免便秘等现象的发生,当患者病情缓解后,指导其及时补充蛋白质及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11]。

1.2.6 药物护理

由于该类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应按时指导其服药,通知告知其家属按时用药的重要性,通过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及治疗的认知程度,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并在其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12],以促进其更好的恢复。

1.2.7 其他护理

让患者通过观看电视、看报纸及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使其逐渐对相应事物产生兴趣,并逐步加强其积极性,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应注意,在对患者进行音乐等方式进行护理时,应严格避免对音乐存在反感的患者造成影响,避免其因该护理方法而导致抑郁及烦躁程度进一步加深[13-15]。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分别于进行护理干预前及干预5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高[16];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定向感、注意力、计算力及回忆力等维度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27分为正常,<27分表明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护理干预5周时,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干预效果的满意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评价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表中由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构成,调查患者时只允许患者单选一项。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1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为8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003,P=0.003)。

2.3 两组干预前后MMSE及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MMSE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SE及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MMSE评分为(26.79±3.07)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0.27±4.43)分,HAMD评分为(8.93±1.47)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67±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类疾病之一,且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环境、社会及其他重大事件而导致的抑郁并伴有认知功能损伤,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自杀或自残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活及生命[18]。

针对该类患者,临床常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相结合,但由于该疾病发病原因复杂,且由于患者受发病前生活环境及家庭氛围等影響,导致常规护理方法无法完全适用于具体患者[19],因此,各医院针对该类患者逐渐采用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辅助治疗,该方法主要通过在患者入院时与其本人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发病原因及以往经历,设身处地的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尽量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与常规护理相比,该护理方案针对性较强,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20]。同时在本次治疗中,将具有相似病情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在避免其因抑郁或烦躁而出现意外事件的同时,对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方面也具有一定益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实施该方法应避免同病房中患者抑郁现象相互影响,同时在使患者观看电视或听音乐时,应有效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及刺激,当发现同病房患者存在矛盾时应使其立即化解,必要时通过更换患者病房等方式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实施综合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并降低其抑郁程度,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对提高护患关系也具有显著益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晓颖,蔡靓,冯虹.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6):1083-1085.

[2]柳雅君,全金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与健康人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5,24(5):380-381.

[3]赵媛媛,赵晓川,谭莉,等.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2014,29(7):769-770.

[4]尹竹芳,陈琦,李峰,等.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40-1741.

[5]仝春华,贾真,申雁冰.心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及生活质量的改善[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6):626-629.

[6]龚玫芳,李典银,苏旻.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160-161.

[7]李琦.运动护理指导和个性化饮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8):1043-1044.

[8]任改红.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6,34(1):68-69.

[9]王林利,费建惠,王建女,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调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1):105-106.

[10]张海花,黄雪芳,温振英.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866-2868.

[11]叶爱明,汤义平.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05-106.

[12]张晓阳.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119-120.

[13]李毅坚,张程赪.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和家庭功能分析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3):6-7.

[14]黄仕善,许爱,陶建青,等.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1):141-143.

[15]傅袆俊,方泽忠,周晓芬,等.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119-122.

[16]胡希文,杨永秀,郭玉娟,等.重性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伴随躁狂症状的临床特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5):332-334.

[17]王勇,张克波.血清尿酸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检测价值[J].西部医学,2017,29(12):1762-1765.

[18]黄仕善,陶建青.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情境式交往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9):68-71.

[19]刘玉莲,尹冬青,吴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感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413-1416.

[20]尹冬青,贾竑晓,周方,等.内生火热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1(2):482-484.

论文作者:李敬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探讨综合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价值论文_李敬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