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陈正欢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陈正欢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941

摘要:高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投资利益的根本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是工程建筑质量的保证,并且贯穿于建筑施工的整个环节。文章中结合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举措。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控制举措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现场管理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及各省级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房屋建筑、水利、交通、电力、能源、通信工程项目的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中,施工单位普遍采取分包的形式,这种模式很难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工作范围,容易造成工程程序上的遗漏或混乱,使协调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如缺乏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管理,进而导致国内建筑行业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工程管理混乱、成本上升、工程质量下降等现实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另外,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就进入建筑行业,导致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偏低。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基础项目之一,也是促进企业施工技术创新和工艺水平提升的关键,另外一些管理人员都没有切实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进行施工,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也给工程的协调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不便。

1.2施工技术方面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艺不断出现,涉及的专业也愈加广泛,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的各个方面由于自身对特定空间及时间的要求的不同而产生许多的矛盾和问题,也增加了施工技术的工作难度。另外,传统的作业模式在现在的建筑施工项目中仍占有很大比例,施工人员中多为农民工,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没有采用先进的现代设备,对新材料、新工艺掌握不够,没有有效的学习时间和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人技术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

1.3质量监督体制方面

质量监督工作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一个有效的体制之一。由于质量监督体制方面的执行力度缺失,现今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常会出现权责不明、权责不对等的现象,导致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或无人监管的现象出现,如施工现场许多监理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受业主干预较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

2.1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形象,相关部门必须对工程材料加强监管力度,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具体来说,要确定合适的采购人员,随时关注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选择合适的供货商,严把材料质量关,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为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埋下隐患。另外,相关人员还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发放材料,定期清点材料库存状况,避免出现材料短缺或丢失的情况。

2.2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人力基础,无论是领导者的领导和决策水平,还是具体操作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

2.3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则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基础,其内容包括施工设计、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检测手段以及组织措施等,它们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的实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技术、工艺、设计以及操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虑,从各个方面确保其可实施性,通过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水平,严格控制工程成本,追求社会、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三、建筑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3.1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落实

每一个建筑工程开始动工之前都应该设定其要达到的质量标准,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建筑。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全面细致的展开质量管理问题,要制定出明确的工程涉及到的质量控制标准,无论是施工材料,还是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各道工序所要求的质量标准,都要有明确的书面定义。这样既能够使得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有准确的参考目标,又能保障建筑工程的完成质量。在制定工程的一系列质量标准时,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最好能够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线,这样能够更大程度保障建筑的质量。

明确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后,要进行落实工作,切勿流于形式。通过把质量控制标准模块化的方式分配给各级管理人员,让其先掌握自己所负责模块的相关标准,同时再了解项目整体的质量控制标准,这样会大大提高落实工作的效率。

3.2合理掌握施工进度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为合理掌握施工进度的必要前提,施工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全面,从实际出发,通过结合施工合同和各类施工影响因素,合理的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安排,并充分考虑不可控因素的时间预留,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时应该对施工计划做出及时而又合理的调整,总之,施工计划是控制施工进度的基础。其次,施工计划制定好以后,就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尽量精确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不可赶进度也不可以拖延进度。另外,能够掌握施工进度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督促相关人员做好工作,从而达到推进计划的目标,保证工程的完成质量。

3.3科学规划施工成本

成本问题一直是企业投资者关注的话题,企业都想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只有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才能防止成本增高。倘若管理工作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就会出现许多材料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工程现场的管理。同时,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对整个工程进行资金预算并保留一定的空间。不过,在整个工程的使用成本不可超过上限的同时,企业也不可以一味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必须要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节约成本、杜绝浪费、从我做起”,把这一意识灌输到每一个人心里。

3.4做好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工程应该放在重点注意的问题,无论是建筑安全还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建筑工地出现人员伤亡,这不仅动摇了人心,也影响了工程的名誉。怎样才能做好安全防范,首先企业应该大力开展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并制定完善的安全施工制度,再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然后要求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二次检查”,预防机械设备伤人事件。再次,不可拖欠工人工资,许多工人因企业拖欠工资而在施工现场闹事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是死亡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最后加派管理人员时时在施工现场进行巡检,降低事故发生率,对于意外突发事件及时处理,把事情的伤害降到最低。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复杂化的过程,相关企业和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谋求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新元.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6(12):199-200.

[2]何井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0).

[3]李红.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

论文作者:陈正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陈正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