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电的需求任务更加艰巨。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又严重影响着在整个电力系统,通过减少故障的发生,缩短抢修的时间,提升10kV配电线路的可靠率和安全性。本文针对10kV配电线路运行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范措施放对策。
关健词:10kV线路接地故障;分析
从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来看,10kV配电线路为主要网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不可缺少作用。这种线路基本都在农村通道较为复杂的,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交通又不便利,发生各类故障的发生抢修又极不方便,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故障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及如何减少配电线路故障造成的停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故障原因分析
1.设备原因造成故障
第一,变压器故障容易发生烧毁,因夏天气温比较高,又属于用电高峰时期,变压器经常超负荷运行,从而产生太多热量,长时间运行可能造成变压器烧毁。
第二,绝缘子放电及绝缘电阻下降、破裂从而造成接地,绝缘子脏污,也会导致闪络等现象。
第三,线路上的避雷器、柱上开关及跌落保险等未定期做校验工作、加之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年久失修等被击穿造成故障。
2.自然原因造成故障
第一,雷击。10kV线路路径比较长,沿途也比较空旷,高大建筑较少,防雷措施单一(避雷器),线路往往会受到雷击影响。
第二,大风。对线路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线路瞬间闪络放电或绝缘子闪络现象的发生。
第三,雨水。10kV线路电杆普遍都是采用土埋的方式,遇到雨水浸泡和冲刷,可能会造成电杆倾斜和基础下沉的现象。
第四,冰雪。2008年南方雪灾给我们电力线路建成的影响不容小视,因南方的线路设计时没有考虑过高的覆冰因素,当线路中的导线出现覆冰时,线路上的重量就会加大,部分金具不能承受其拉力发生断裂或线路脱落引发各类故障。
3.外力原因造成故障
第一,动物导致线路故障。小动物爬到设备接线桩头上的时候会造成相间短路现象,鸟群在线路或线路各种接线桩头附近同时起飞时导致相间短路现象,蛇等长体动物爬到设备或线路上亦可能造成相间短路。
第二,线路通道内可能存在树枝与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够,我们又未及时修剪和砍伐,在遇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可能会对线路造成碰撞,导致短路跳闸及接地等故障的发生。
第三,建筑和施工工地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按警示标示或交通规定进行驾驶车辆有可能撞毁电杆,比如在我公司范围内曾出现过多起运渣车,在电力线路下方运送弃土时的未放下货箱通过线路下方挂断线路,造成接地和倒杆断线等现象。
第四,电力设施盗窃对线路造成的影响。虽然此类现象比较少,但其造成的危害很大。盗窃可能会导致倒杆断线;若将有异物搭在线路上,即有可能造成接地和短路故障;对电网造成破坏,可能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4.管理原因造成故障
第一,配电线路的日常巡视与维护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要环节,未能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事故隐患,造成线路“带病”运行。
第二,配电线路在大风、大雨之后,加之高压引线、刀闸与线夹等连接位置存在不牢固的现象,容易出现发热现象;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则会导致线路被烧损或烧断,在发热的同时可能引起绝缘子烧裂从而造成线路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防范的措施
1.优化线路结构布局
在设计和整体规划对10kV配电线路时一定要按以下几点进行考虑。一是,要考虑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应大于15km以内,主干线长度不应大于10km,而对于主干线较长的线路,其导线截面的选择就考虑在120mm2以上。二是,线路采用分段安装线路断路器的形式进行考虑,根据线路负荷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段式安装,每条10kV线路以3到4段为宜,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和计划检修时其停电范围可大大的减少。三是,针对经常出现线路的跳闸的线路及时安排对其进行改造或大修,利用技改、大修、专项成本等对线路进行改造和升级,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四是,加强线路的环网运行的建设,可以更大的减少停电面积。总的说来,在对线路改造时要按供电半径小、导线截面大、线路分段保护、N-1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制、设计和建设。
2.提升设计线路标准
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比如近两年国家在对城镇(中心村)进行升级改造的时,在线路雷击高发区安装线路的避雷器,采用跌落式避雷器,在线路发生雷击的时候,避雷器击穿即能对其进行隔离。将线路通道较为复杂的地方更换为架空绝缘线,能有效提升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3.加强线路巡视维护
在日常的运行维护中,一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10kV线路巡视,检查运行线路有无缺陷和安全隐患。二是,在负荷高峰期、重大节假日、重要保电工作期间,开展红外线测温工作,分析10kV线路接线板连接是否牢固、良好,接头有无发热、打火现象,防止接头的连接因过载问题发热烧毁。最后,在10kV线路运行的各个阶段监测负荷变化情况,并根据10kV线路的运行参数分析是否过载,若有过载可能,及时提出技改或负荷转移措施,确保10kV线路经济安全可靠运行。
4.加强检修技防工作
定期大修技改和检修,线路设备技防工作。根据公司所有10kV线路的运行状况,加强制定10kV大修技改计划,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针对通道特别困难且经常接地故障的10kV线路,通过技改,在线路分支上、交通方便处安装一定数量的接地故障显示仪,加快线路故障查找速度能更快的进行处理,减少停电时间。二是,对长期遭受雷击的线路,通过与当地气象局联系,查找分析雷电的经常活动区域,在雷电经常活动区域附近的10kV线路上加装线路避雷器,从本质上提高10kV线路的抗雷击能力,进一步提高线路安全可靠运行。三是,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在比较关键的设备或位置安装一些跌落式避雷器在上面。四是,在10kV线路经常出现鸟窝的线路周围,要安装一定数量的驱鸟器。五是,定期组织对10kV线路进行检修:对10kV线路的绝缘子进行清扫;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查和整改,确保接地电阻与相关要求相符;对影响10kV线路运行安全的树木进行修剪或砍掉,确保通道畅通。
5.加强安全用电宣传
广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用电的检查和宣传,提升客户用电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用电氛围。到学校开展安全用电课堂,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广播等多个平台进行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春节期间,在场镇人员密集区域悬挂横幅、宣传标志、散发安全生产手册、张贴“电力设施保护及安全用电提示卡”、张贴宣传标语等。录制安全用电宣传片,由电视台进行专题播放。
6.建立应急抢修机制
为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切实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建立有效抢修机制,才能在电网出现异常、发生故障或重大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根据标准化流程进行抢修作业,并对每个环节和操作的步骤都进行时间的固化,在确保各项安全的情况下实现闭环管理,大大缩短抢修恢复送电的时间。
7.提升素质加强考核
在电力系统中,所有的员工都会参加履职能力学习,大大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相应的奖惩,强化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实现有章可循。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尤为重要,10kV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分段断路器、架空绝缘线、安装先进避雷器及采用分段形式安装智能真空断路器等能有效防范故障的出现。一定要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要对线路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及时找出故障并抢修,总结其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配电线路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邓邱化,10kV配电线路常见问题及解决•中国电子商务,2013.
[2]陈政宏.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大科技,2013.
论文作者:秦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避雷器论文; 现象论文; 发生论文; 绝缘子论文; 技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