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_国内宏观论文

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国论文,现状论文,机制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①2011年3月,经济咨询机构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已达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中国以微弱优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商品生产国。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消费水平仍明显落后,与世界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居民消费率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偏低且在1990年后呈不断下降趋势,到2008年仅为41.7%,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从国际比较来看,2009年,中国消费率为48.0%,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消费部门相对于生产部门的缓慢增长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特别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强调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如何促进中国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已经而且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生产大国和消费非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2-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中国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6.8个百分点。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1978年增加到3 645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2002、2006和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4.4%、5.5%和6.4%,居世界的位次分别为第6、第4和第3位(见表1)。横向比较来看,2002年中国GDP总量分别是美国、日本的13.9%、37.0%,2006年则分别提升至20.0%、60.6%,2008年分别进一步提升至27.2%、78.6%。1978年,中国GDP只有1 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中国GDP达到58 79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一)中国已经是生产大国

中国成为生产大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工业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张,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资料,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2007年,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纺织品类、衣服皮毛类、电力装备、其他交通工具等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还有另外8个大类也名列前三。2010年,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种,粗钢、煤、水泥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水泥产量2009年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0%,2010年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44.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高达18.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马建堂,2011);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以微弱优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商品生产国。

中国成为生产大国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产品市场供应日益丰富,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已发展成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农业产品产量位次大幅前移,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2007年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

生产大国还成就了中国的出口大国和贸易大国。现在,中国消费品生产不仅能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可以大量出口。195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11亿美元,1978年为206亿美元,1988年突破1千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0年为29 728亿美元,接近3万亿美元。相应的,中国对外贸易居世界位次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在世界贸易中居第29位;2004年位次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9年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1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见表1)。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0.8%快速提高到2008年的7.9%,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一个外汇极度紧缺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二)中国尚未成为消费大国

在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消费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消费总额年均增速高达14.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于广洲,2008)。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2000年间、2000-2005年间,中国家庭消费支出年增长速度分别为8.9%和6.9%,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出5.9和4.3个百分点。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 559亿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56 998亿元,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国尚未成为消费大国(梁达,2010a;迟福林,2010)。2004年,中国的家庭消费支出约为美国消费支出的9%,仅占全球消费支出的3%,换言之,中国消费者只是全球消费支出的一个次要力量(加纳,2006)。从居民消费率、人均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支出结构等指标的国际对比来看,现阶段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能力比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1.居民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滑趋势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之和)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达到65%-70%(梁达,2010c)。2003-2008年,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69%,高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62.3%,中等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8.5%,中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9.5%,世界平均水平为61.5%(见表2)。美国居民消费率基本上稳定在70.5%左右。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同属金砖国家,这四个国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2003-2008年,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平均依次为49.7%、57.7%、60%和41.7%,在这四国中中国是最低的,下降幅度也最大。

2.居民消费规模小,消费与人口比重不相称

中国的家庭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仍明显落后,与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而GDP总量居世界第4位(余芳东,2010)。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多,但居民消费与美国相差甚远。2007年,美国总人口为3亿,但全美家庭消费总额超过9.7万亿美元;同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3亿,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2万亿美元,中美两国消费总额相差8倍,人均消费相差约35倍(毛中根,2009)。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总支出约为1.6万亿美元,仅为美国10.1万亿美元的15.5%;人均消费支出不到美国的5%,在全球前13名消费大国中仅高于印度。③

3.居民消费结构相对落后

2008年,美国居民消费规模为10.1万亿美元,其中产品类消费为3.4万亿美元,占比约为34%;服务类消费为6.7万亿美元,占比约为66%。在中国1.6万亿美元的居民消费中,产品类消费为1万亿美元,占比约60%;服务类消费仅为6 000亿美元,占比约40%。在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分类里,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是两类主要的享受和发展类消费支出,在美国居民消费中占比为30.7%,而在中国居民消费中只占19.1%。其中,食品饮料类占整个消费的比例美国、日本和中国分别为13.29%、23.46%和37.89%(陈卫东、王家强,201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④20世纪90年代,美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为16%,欧洲、日本、加拿大的这一系数基本上也介于20%-30%之间,属于最富裕状态。⑤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1%和35.7%,基本上属于小康阶段。

二、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状况和机遇分析

(一)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状况及潜力评价

1.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382元,比2005年增加1 8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8%,比“十五”期间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1.4个百分点。消费结构趋好,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5%下降为2010年的41.1%,比“十五”期间的恩格尔系数多下降0.7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明显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 471元,比2005年增加5 528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2%。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36.7%下降至2010年的35.7%。但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净储蓄率不断上升态势须引起重视:2010年平均消费倾向为70.5%,比2005年下降5.2个百分点;2010年净储蓄率为11.1%,比2005年上升7.6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第1季度,虽然居民收入情况较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14.2%倾向于“更多消费”,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调查以来最低值。⑥

2.居民消费增长速度较快

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均居民消费1952年为80元,1978年为184元,2008年为8 1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比1952年提高了15倍,年均实际增长5.1%;比1978年提高8倍,年均实际增长7.6%。⑦“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增长98.3%,年均增长18.1%。“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5%、14%、23.3%、10.6%和11.8%。与“九五”和“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加快了7.5和6.3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品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尽管中国居民消费增速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速,但从国际比较看却属于高增长范畴。1978-2008年,剔除价格因素,中国居民消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不仅远高于同期美国的3.3%、西欧国家的2.5%和日本的2.2%,也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印度的5.8%。1945年以来,只有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在“经济奇迹”时期才可与中国的消费增速相比。数据显示,1978-2008年居民消费增速情况:中国内地为7.6%、新加坡为5.6%、印度为4.9%、美国为3.1%、韩国为4.6%、英国为2.9%、日本为2.3%、法国为2.1%、德国为1.6%(陈卫东、王家强,2010)。

3.居民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达4 000美元,即将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内消费可望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较低,扩大消费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开辟广阔的消费需求空间。数据显示,中国还有7亿多农民,每年有1 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3.3倍,也就是说,农民进城变成市民后消费能力会增加3.3倍。《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好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扩大消费将取得重大突破。

加纳(2006)认为,到2014年以美元计算的中国消费支出将占美国消费支出的37.3%,占全球消费支出的10.5%;中国消费者可能取代美国消费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2010年下半年,中金公司发表了题为《谁说中国不消费》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迅猛,估计中国可能在两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费国。此前,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2010)表示:近些年来中国国内消费以每年17%-18%的速度增长,超过GDP增速;预计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并在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总之,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令世界关注。中国实际消费水平可能比已知的高,因为用人民币的汇价衡量中国购买力并不尽合理。随着中等收入这一消费主体的扩大以及对其他消费主体的拉动,中国有可能较快的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消费市场之一。

(二)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

1.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将得到保证

2006-2010年中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也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中国GDP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中国GDP将超过55万亿元。

经济高速增长,政府财力得到保证。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还实行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极大地减轻了农村家庭的税负,并连续多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府还减轻了工薪阶层的所得税负担,提高公务员工资、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最低社保等。

2.就业总量稳步增加,居民收入将持续上升

2009年末,中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 995万人,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加2 170万人,年均增加542.5万人。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 919元(如表3所示),比2005年的3 255元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109元,比2005年的10 493元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五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3.收入分配不合理将日趋改善

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各地区居民收入出现协调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从分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看,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收入比值从2005年的152.3:100.3:100:99.4变为2010年的147.2:101.1:100:100.9。

《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具体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资料显示,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省份只有一个省,实行的结果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而“十二五”地方规划提出“两同步”的,居民收入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有19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5个省是“基本同步”。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有重要作用。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份的调整幅度都在10%左右,一些甚至达到25%以上。而2011年,随着诸多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步伐的迈开,中国可能会迎来继2010年之后的又一个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年。⑨

4.社会保障建设将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群迅速增长。2010年,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新医改以来,仅2009和2010这两年,在城镇就增加了参保人数1.14亿人。城乡加起来,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超过12.6亿人,正在向着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⑩《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增长。

5.消费金融服务将更为便捷

消费金融服务给老百姓的消费带来许多便利,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等一系列新型支付手段应运而生,电子银行的功能日益壮大。便利的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信用卡已成为国内最为普遍的支付和消费信贷工具。至2008年末,全国发行信用卡1.42亿张,当年消费金额1.1万亿,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8%,在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1.7%上升至2008年的4.8%。(11)由于银行逐渐将业务重心从企业借款转向零售,未来几年消费金融服务将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10年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作为发起人的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分别试点,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

6.城市化进程将稳步推进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依旧很低,2009年为46.6%,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世界50.3%的平均水平。《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使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工资上涨将会持续,必将刺激消费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国城乡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会逐步缩小,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7.服务业将得到大力发展

服务业是适应现代社会成员需求当中最具消费空间的一个领域,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2010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3.0%,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已分别超过50%和70%。《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加快服务业发展,可以拓宽新的消费市场空间。

8.消费环境将更加优越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消费条件的改善和服务体系的健全,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将更加优越:一是消费政策将更有利,二是消费市场的秩序将更规范,三是消费设施将更发达,四是市场流通体系将更便利。《纲要》提出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此外,人民币升值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人民币升值和灵活性的增强,还有助于减轻内需增长所造成的潜在通胀压力。

三、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传导机制与日本经验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决定消费”,制造业日益发达为国民经济增长动力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经济体从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有其内在的传导机制,这为国际经验特别是日本经验所佐证。

(一)传导机制

制造业发达和大规模生产后,由于学习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效应,生产技术大幅度提升,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生产成本下降,企业竞争力增强,市场占有率扩大,企业利润提高。这将通过两个途径促进消费增长:一是工人工资增加从而促进居民消费,二是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促进居民消费。

制造业发达→工资收入增加→消费增长。居民消费增长的物质基础是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制造业发达可以从多个渠道推动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第一,制造业日益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产业工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制造业日益发展的同时,是企业掀起投资热潮,而企业的增加投资和规模扩张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可能导致劳动力供应不足,供不应求,工人工资将上涨。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纷纷转移到城市和工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形成良性互动,农民收入也将得到提高。第三,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得紧张,工会与资本方谈判和对话的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可以向资本方要求增加工资。第四,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城市,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农村副业将得到较大发展,农民的收入也会得到增加,进而有利于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综上所述,工人和农民的收入都将得到提高。无疑,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为消费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规模生产→产品价格下跌→消费增长。商品价格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假设居民收入保持不变,此时如果商品价格下跌,由于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相当于居民收入得到增长),也可能引致居民扩大消费。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生产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已为历次工业革命所证实。生产企业大量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导致消费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价格下降,销售量就可能增加;反过来,销售量的增加又可能促进商品的大批量生产,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到提高,价格继续降低。于是就可能出现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价格降低—销售量增加——大规模生产—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继续降低……

(二)日本的经验(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援助下日本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55-1973年间,日本经济保持了年均约10%的高增长率。与此同时,日本居民收入和消费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第一,工人工资增长。在“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时期,企业掀起投资热潮,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导致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低学历的劳动力不足,供不应求推动工人工资上涨。此外,在日本劳动工会总评议会领导下,八个大型工会发起运动,要求增加工资。此外,日本政府于1959年制定并实施了“最低工资法”,通过立法手段,保障了工人工资的提高。资料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工人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接近13%,60年代初开始超过13%,1965-1973年平均达到14%。1961-1970年间,日本工人工资指数增长了1.67倍,而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只增长了0.45倍、1.05倍、1.05倍、1.07倍。

第二,农民收入增长。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基本法》,开始大幅提高政府对大米的收购价,1961、1962和1963年大米收购价分别提高5.8%、10.5%和9%。资料显示,在1966-1968年度平均大米政府收购价,日本是美国的2.7倍、是意大利的2.3倍。此后,整个农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农村副业得到较大发展。得益于政策调整和农村副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迅速。1966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79万日元,而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76万日元,农民收入已经超过城市居民收入。

第三,收入差距缩小。随着《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的实施,地方工业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得到较大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区差异的缩小,使得国民收入逐渐均质化。从基尼系数的变化来看,二战前的基尼系数约为0.52,战后高速增长前期约为0.38,战后高速增长后期约为0.34。

第四,耐用商品价格下降。在生产领域,日本企业大量引进欧美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率。以汽车产业为例,1959年仅为8万辆,1965年增至70万辆,1975年跃升至457万辆。生产率的提高,使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如彩色电视机1960年的价格为42万元,占人均年收入的93%;1975年已降至9.3万元,仅占人均年收入的3%。小汽车1955年的价格为80万日元,是人均年收入的2.6倍;1975年虽涨至96万日元,但仅占人均年收入的34%。总体而言,1960年以后日本经济已进入通货膨胀时期,一般物价都出现了较高幅度的上涨,但1960-1970年间,耐用消费品的批发物价却下降了0.6%。

此外,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消费信贷得到了快速发展。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由战前的“勤俭节约是美德”转变为战后的“消费是美德”甚至“用完就扔是美德”。同时,老百姓的消费预期也比较乐观。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60-1970年间日本人均消费支出(按美元计算)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6%。同期,美国仅为6.7%,法国为10.3%,联邦德国为11.3%,英国为6%。居民消费占日本国民经济的比重得到明显提高,居民消费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张东刚(2003)指出,长期影响近代日本消费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收入变动的方向和消费变动的方向趋向一致,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是消费需求逐渐上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消费需求受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制约,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朝着有利于劳动的方向转变决定了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第三,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城乡结构和职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决定了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第四,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行为和不可逆行为也对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四、积极促进中国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

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积极促进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一)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1991-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分别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2.1和4.9个百分点,也分别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速9.7和13.1个百分点(梁达,2010b)。居民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大大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已成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

就业是收入的保证,要多渠道挖掘潜力,积极扩大城乡劳动力就业。既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也要扩大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乡村工业,加快发展类型多样的服务业,在活跃经济中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进一步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技能培训与再就业结合起来。

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特别是要建立集体协商制度,通过集体协商确定职工工资的水平和增长幅度。

(二)切实缩小收入差距

国民收入的分配向政府倾斜而非向居民倾斜,以及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之一。一方面,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持续失衡。1997-2007年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之比从53.4%降至39.7%,而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从占GDP的11%上升到20.6%。1995-2007年间,国家预算内财政税收增加了6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上涨1.6倍和1.2倍。另一方面,企业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两者比值一直维持在3.3以上。

切实贯彻和实现《纲要》提出的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预期不乐观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制约居民消费增长。虽然中国社会保障面在不断扩大,但还有一部分人游离在制度之外。一些地区保障标准偏低、负担偏重,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并未实现均等化。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三项社会发展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5.1%,远低于美国、法国的16%和30%。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建立起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基本医疗保险不同类型和档次之间的差别;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实现综合社会保险向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转变,享受与市区户籍居民相同或相近的待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制约着居民消费增长。因此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以家电为主的电子产品和其他耐用消费品大规模、低成本进入城乡居民家庭创造条件;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快推进市、县级医疗机构、重点中医院建设,推进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革,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五)加强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为方便居民消费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总消费差距巨大的背后,除了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保障水平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外,消费金融业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加大银行等机构的消费信贷支持;加大金融创新,比如消费金融公司等更多专业化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支持;调整金融服务支持消费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从城乡结构来看,应适当向农村倾斜,以此不断缩小城乡二元化消费现象,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从地域分布来看,应适当向中西部倾斜,以此不断缩小区域消费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

(六)加快服务业发展

研究表明,服务业发展将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等路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和扩大居民消费战略可有机结合,应加快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扩大就业和带动消费的优势。

注释:

①本文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出版物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特别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ywcj)。

②资料来源:《英报:中国超美成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15/e_121187530.htm)。

③2008年总消费水平居前13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其消费总量分别为101 234亿、28 384亿、20 680亿、17 259亿、16 399亿、16 317亿、13 583亿、9 484亿、9 040亿、8 353亿、8 148亿、7 127亿和6 963亿美元。对应的人均消费水平分别是33 255、22 229、25 183、28 164、26 335、1 229、22 890、5002、19 816、25 114、5 738、6 681、587美元。相应的人均消费水平排名则分别为第1、第7、第4、第2、第3、第12、第6、第11、第8、第5、第10、第9、第13(陈卫东、王家强,2010)。

④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⑤资料来源:《恩格尔系数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28093.htm)。

⑥资料来源:《央行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3/16/c_121194964.htm)。

⑦资料来源:《新中国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http://www.gov.cn/test/2009-09/11/content_1415037_7.htm)。

⑧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谈“十二五”规划纲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1lh/zhibo/0306b/wzsl.htm)。

⑨资料来源:《中国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3/02/c_121136754.htm)。

⑩资料来源:《中国迈向“全民医保”基本医疗保障已覆盖12.6亿人》(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1-03/09/c_121168520.htm)。

(11)资料来源:《张福荣:消费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http://money.sohu.com/20090927/n267029383.shtml)。

(12)这部分主要参考了孙执中(1985)和袁仕正、杜涛(2010)的研究成果。

标签:;  ;  ;  ;  ;  

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