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浪费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环境下,节水灌溉技术逐渐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以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为中心,以节水措施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先后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水利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以期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的稳产增收,良好的水利灌溉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最近几年以来水利设施建设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全面实施灌溉节水措施,尽可能的保证农作物用水量,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积极作用,保证水资源利用率,用最小的投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增收,为农村城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步伐。
1.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十三亿人口,水资源极度缺乏,尤其是东北、华北、华东地区,耕地面积较为广泛,因此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就更大,近几年来缺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必然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由于缺水严重,目前已经很难满足农田用水需要,这样一来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十分不利。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现有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必须要采取科学的节水措施,不断提高灌溉效率,在这种环境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理的使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灌溉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农作物实现良好的生长,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环保建设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2.农业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
2.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节水灌溉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业生产,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与此同时,节水灌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无论是施工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都要注意切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保证节水灌溉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以便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因地制宜,讲究实效
端正态度,从根本上体现节水灌溉的科学性,避免一味走形式,搞理论。近几年来我国在灌溉节水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这些正是因地制宜得到的。由此可见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不应该一味模仿或是照搬国外经验,每个地区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水策略,水技术措施的运用均应有区别,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
灌区本身的生命力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不仅包括灌溉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力度,同时也包括了当地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在某种角度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缺一不可。因此在整个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影响。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3.1输水过程的节约措施
以往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挖土成渠”,然后通过水渠将水输送到田地里,整个输送过程中难免会蒸发浪费掉很多水资源,导致水量大量流失。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并不是多有的渠道输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其中百分之四五十的水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剩下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已经所剩无几,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要想有效节约用水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渠道输水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要根据实际地理情况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价值,避免水量流失。
3.1.1合理选择材料
首先是避免渠道防渗,提高渠道的防渗性首先要做的就时合理选择材料。可选材料种类较为丰富,每种材料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使用性能,通常情况下使用较多的有浆砌石块、干砌石块、混凝土预制块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混凝土打造渠道护面的时候可选择用U型混凝土渠,使用这种类型的渠道可以有效提高输水效率,缩小过水断面。
3.1.2采取管道输水
如果总是采取渠道输水难免会出现渗漏现象,也会导致水面蒸发等,这些都是渠道输水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采用管道输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输水浪费。
3.2节水灌溉方法
3.2.1微灌
微灌技术中包含很其他技术,例如脉冲灌溉、滴灌、微喷雾等。按照技术性能划分,还可以分为压微灌和重力微灌;如果按照使用设备进行区分的话,则可以分为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合理实施微灌技术有效控制水量消耗,避免造成更多的浪费。
3.2.2喷灌
喷灌技术需要用到压水泵、动力机等设备,在实施喷灌的时候应该严格操作这些设备。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水自然下降的势能将水压缩在管道内部进行输送,然后经过动力机的喷嘴将其喷出洒向田里。目前为止这种技术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
3.2.3灌溉渠道防渗
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浆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
3.2.4步行式灌溉
步行式灌溉可以使得设备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通常运用于拖拉机实施灌溉。步行式灌溉可以更好的提高灌溉效率,有利于实现节水的目的。
3.2.5低压管道输水
选择低压管道输水一般都是提取井内的水源,然后通过灌溉管道系统把水传输至需要灌溉的区域。
3.3耕作与栽培技术
3.3.1土壤蓄水工程
所有水的来源都必须要经过土壤,从本质上来讲土壤也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一定的水分,所以也就是说土壤也属于水源的一种,而且具有极大的蓄水容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土壤当成地下水库,实施土壤蓄水工程。
3.3.2耕作与覆盖保墒
这种方法是以往传统灌溉中使用最普遍的节水措施。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地面覆盖或者是地表土壤耕作来减少地面水的蒸发,以此来提高田间的湿润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农田耗水量。通过耕作与覆盖保墒,可以让土壤中的水分明显增高,提高天然降水与灌溉用水的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3.3.3节水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
根据市场动态以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结构与节水种植制度。对于水资源格外缺乏的地区可以适当对灌溉面积进行控制和压缩,大量种植一些旱作作物,尽量不要去种植比较耗水的农作物。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制定最理想的种植模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水灌溉技术种类十分丰富,多种多样,其中涉及到很多内容,每种技术都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着不一样的适用条件。因此,每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科学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合理运用管道输水、渠道输水等节水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为农民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永勇.浅谈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J].科海故事博览,2011,(3).
[2]张生成.关于如何开展节水灌溉的几点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
[3]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
[4]王福忠.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9).
论文作者:唐维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措施论文; 技术论文; 渠道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