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军事设施面临的威胁与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仙树朋

摘要:改革后,信息化时代逐渐到来,针对信息化战争军事设施防护技术转型升级问题,从战场打击与防护技术辩证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军事设施可能面临的侦察、打击及特种作战等威胁,深入探讨了军事设施战场防护策略,提出了重要军事设施防护技术发展转型升级思路,为军事设施防护技术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军事设施;威胁;防护策略;转型升级

引言

军事设施防护建设作为御敌打击的保底手段和最后一道防线,是主战装备发挥火力和攻防作战的基本依托,事关战争胜败。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更新,针对重要军事设施的打击破坏形式多样,威力不断增强,军事设施战场生存面临新的威胁。同时,作战力量结构的调整变化,也使军事设施建设范围逐步拓展,给军事设施防护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探讨军事设施综合防护建设的主要思路,以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和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为突破口,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法与途径,切实提高军事设施的战场防护能力。

1军事设施防护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事设施面临新威胁

伴随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战争形态正在加速向信息化战争转型,军事设施战场生存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武器打击破坏形式多样,威力不断增强。小型钻地核打击、电磁毁伤、高超声速和大当量钻地等新型攻击武器不断涌现,命中精度和毁伤能力不断提高。二是侦察打击一体化,毁伤效率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流程是在侦-控-打-评的闭合环状链路中运行的。远程突防、精确打击、重点毁伤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体系对抗的重要特征。针对重要战场目标,侦察定位、隐身突防、精确打击、毁伤评估的一体化侦-控-打-评,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打击的重要方式,给军事设施遂行作战保障任务带来严峻威胁。

1.2军事设施面临的核生化威胁

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都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因其在作战中能够出“奇效”,进而迅速改变作战态势,因此屡禁不绝。为冲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的限制,新型核化生武器的研制将更加隐蔽,其内涵和品种将发生重大变化。核武器爆炸一般会产生6种杀伤破坏因素,即热(光)辐射、空气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和核爆地震动等。核武器无论从爆炸威力还是毁伤破坏因素,都是其他武器难以比拟的,消除核武器的威胁、降低其危害程度也与防护其他威胁有很大的不同。为将核武器实用化,出现了当量相对较低,小型化程度高的核剪裁效应弹,就是根据需要增强某种核爆炸效应或使核爆炸能量定向发射,如核钻地弹、电磁脉冲弹和冲击波弹等。1997年美国已开始列装的钻地核弹B61-11,其弹壳采用贫铀材料制成,可钻入岩石2~6m后引爆。核钻地弹将对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坚固的地下场所带来严重的威胁。核电磁脉冲弹可大规模毁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对指挥所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提出严峻挑战。

由于生物、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学武器也向所谓“文明”的方向发展,使用更为隐蔽。可以预见,未来战争中核化生威胁有所降低,但新式威胁依然长期存在。因此,新型核化生威胁,仍是军事设施防护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2军事设施主要防护策略

2.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责任感

做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思想认识是关键。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军事设施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中存在责任意识不强、沟通协调不好、工作举措不实等问题,制约了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清军事设施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断提高做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军事设施事关国家核心战略能力。世界发展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崛起,不仅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实力,还必须有很强的国防实力。军事设施作为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在平时发挥威慑和屏障作用,又能在战时起到支撑和依托作用,不仅关系到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而且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安全。

2.2增强精确制导弹药效能

为了能开发出对深埋和加固防护的军事设施进行有效功能摧毁的弹药种类,纳米科技的优势是不能忽视的。目前纳米科技的突破主要集中在一个特殊的相关领域,涵盖材料、传感器和能量学。能量的增强和材料性能的提高将显著加强弹药侵彻能力和温压效应。劳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LANL)在增加弹药侵彻效应、有效载荷生存率和杀伤力的纳米材料科技发展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对碳基纳米材料技术的强度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建立其力学侵彻和有效载荷能力的模型,并用数值方法来确定该技术的适用性。图1所示的模型表明,侵彻深度和冲击速度的函数是指数增加的,为了得到更深的侵彻深度需要实现更高的冲击速度临界值,需要研发能经受得住更高冲击速度的材料。LANL研究了各种可以承受高超声速侵彻导致的动态冲击力的材料,随着金刚石-SiC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LANL已研究得到提高断裂韧性的同时保持超硬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超硬陶瓷比金属合金尖端更适用于高超声速侵彻(马赫数大于5),装备这一类材料制造的战斗部的精确制导弹药将具备对重要军事设施更强的侵彻能力。

2.3突出重点,逐步完善体系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体系就是根据现实与可能情况,按照平战一致的原则,突出重点设施防护要求,统筹兼顾各类各级设施防护需要,按轻重缓急,有序滚动建设,确保如期形成综合防护能力。在防护要求方面,战略级军事设施重点是抗核武器打击,兼顾防常规武器,战役、战术军事设施重点是防常规武器打击。在防护工程方面,突出首脑指挥工程、飞机掩蔽工程、潜艇洞库工程、重要方向的边防阵地工程重点,在工程数量和质量上全面提高。在综合防护技术上,重点发展小型钻地核武器、大当量深钻地精确制导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温压弹、高速动能武器等新型武器的破坏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

对于构成军事设施综合防护体系的各组成系统,要结合防护目标特征逐步建设与完善。针对侦-控-打-评一体化的打击链路特点,对伪装、工程、火力、信息、恢复等各种防护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如,对于伪装防护系统而言,结合具体军事设施各组成部分部署情况,合理编组伪装力量,建设全频谱、立体化、有重点的伪装防护系统

结语

随着战争形态向以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为主导的新形态加速演进,“网络中心战”“全球快速打击”等作战理论,已显现出侦察打击一体化、武器毁伤多元化等信息化作战特征。只有充分认清军事设施面临侦察打击威胁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战场防护要求。以军事设施建设发展全局为视角,深刻把握战场攻防矛盾历史辩证发展规律,探寻科学合理的防护策略与技术发展思路,对军事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2]钱学森,于景元,截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1):3-10.

论文作者:仙树朋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信息化战争军事设施面临的威胁与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仙树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