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药学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分别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不良反应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对比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高血压是一类极其常见的病症,老年人是其高发人群,其病程长,并发症多,危害性极大,临床中多采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类应用较广的降压药,其疗效较好,且安全性有保障,本次试验中我院将其应用于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现就其临床药学价值进行分析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6例、19例;年龄介于45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2.9)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平均为(3.5±0.5)年。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3例、22例;年龄介于47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3.2)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年,平均为(3.6±0.7)年。两组患者以上资料的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可行。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半个月均需停用其他降压药。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每天2次,初始剂量为每次10至20毫克,之后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量,但最多不得超过每天80毫克该药为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2020385。观察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每天1次,初始剂量为每次5毫克,之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量,但最多不得超过每天10毫克,该药为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83460。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显效:患者各项症状消失,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未见改善,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收缩压降低20mmHg以上;无效:患者症状和血压水平均无明显改善。将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得出总有效率。
1.3.2就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将SPSS19.0软件作为本次试验的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实施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时两组差异明显。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相比于对照组的84.4%更高,两组相比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n(%)]
2.2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20.0%,两组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n(%)]
3,讨论
高血压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多,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已引起广泛关注。高血压危害性极大,病程长且很难治愈,患者一般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以减轻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过临床中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种类实在太多,何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还有争议。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降压药,其疗效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公认,该药属钙离子阻滞剂,可对血管平滑肌起到舒张作用,可促使阻滞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钙离子内流,以维持血压的稳定,进而缓解相关临床症状,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中的总有效率高达97.8%,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4%,且以上指标均优于使用硝苯地平片治疗的患者,两组比较P<0.05,赵晓彤[3]的试验结果与本次试验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淑芬.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2):61-61.
[2]袁义丽, 智永超.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2):198-199.
[3]赵晓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7, 15(2):74-75.
论文作者:章志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地平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左旋论文; 发生率论文; 疗效论文; 磺酸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