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教体局教研室 463900
身为基层教研工作者,经常去农村中学调研、听课,评课,交流时,我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们,你们对自己上的这节课,有什么疑问没有?”老师们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沉默、沉默、还是沉默。试想,老师上课上到没有疑问了,那么所教的学生更不用说了,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却步雷池,学生根本就没有问题可提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长期以来,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只重视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大量的、永远解答不完的、并非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而且很少变换方式,周而复始,已经到了机械僵化、一成不变的地步了。虽然,老师们很忙很累,但是培养出的却是一批又一批没有问题意识、更没有探究能力的学生,教师的辛苦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值得思考和研究。
中外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有了思考、产生了疑问、急于想知道答案时,才产生了求知欲,也就是学习兴趣;有了这个兴趣的趋使,才产生了探究的动力,于是就去读书、查资料、求助别人或动手实验。至此,学习活动才会真正产生。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的职责就是荡水、击石,去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意,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激发学生多层面的思维和多角度的理解、体验,从而“发现”知识的真谛。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作为一名从教3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价值所在——老师引导学生会提问题、能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啊!因为,一旦这一扇窗被打开,就是打通了学生素养提升的通途。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我想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一、教师备课的“三问”
1.课前问——用心流连,功夫在课外。问课标——课标的要求,做到心中有纲;问教材——走进文本,潜心会文,与作者、编者心心相印,做到胸中有本;问自己——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怎样才能上好这节课、为什么这样上课、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教学方法,等等;问学生——了解学情、有的放矢;问同行——集体备课,学人之长。
2.课中“问”——智慧行走,用心在课堂。人心是土地,感情是泉水。每一节课,特别是语文课,都是学生心灵的一次又一次丰富多彩的旅程。语文课堂教学,不重在老师讲了多少,而重在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学生有独到的见解、真切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营造开放式课堂,允许学生“忘乎所以”。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老师应该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都是在发挥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的作用。动情处,孩子们可以放飞心灵,可以眉飞色舞,可以手舞足蹈,嬉笑、顿足、欢呼、叹息,学生情感的自由释放,必定会带来身心的放松、个性的张扬、智慧的萌动。此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自主和问题意识转化为自主和探究思维,再拓展为一种自主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参与式课堂,支持学生“侃侃而谈”。其实,很多时候,无须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极强的领悟和品位能力。老师要做的,只须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老师会“问”的语文课堂,是学生会读书的课堂,不动笔墨不读书,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会提问的课堂,能根据教师要求、教学内容主动提出对文本学习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会展示的课堂,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心声;是学生会倾听的课堂,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效地取人之长;是学生会评价的课堂,有自己充分见解的基础上、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客观评价;是学生会辩论的课堂,思维碰撞、灵感飞扬、情感激荡。课堂没有“闲人”,人人充满自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个人见解,更多的学生能侃侃而谈,一展风采。
3.课后问——反躬自问,积淀在课后。每上完一节课,一要及时总结,及时反省,及时地自问: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是什么?需要改进之处有哪些?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及时用只言片语记下收获、顿悟和思索。二要及时地问学生:学会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感觉、感受……。如果有同行、领导来听课,还要有三问:主动询问他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的看法、建议,广纳意见,为己所用。久而久之,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的能力。
二、学生“三探”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一课为例(纵观整个行文,音韵连绵,语言朴实,情趣盎然,内涵丰富。)
1.提出问题:看到题目,未走进课文的情况下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就会提出以下问题:文章的作者是谁(作者)?都有谁在散步(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个平常人都在做的平凡活动,作者想借散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表达一种什么情感(主旨)?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写法)?等,有了问题,就有了探究的欲望,于是就产生了真正的学习活动。
2.独立探究:围绕自探提纲,学生独立学习课文,从读课文中找到答案,一时找不到答案的,也不着急,后面还有合作的环节。
3.合作探究: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分享成果,不懂得地方提出来,小组研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寻求别的小组帮助,全班都解决不了的,在寻求老师帮助。
各小组进行展示,然后有另外的小组评价。
在这里,老师可以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4.质疑再探:在基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在老师的点拨、帮助下,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品读、感悟课文内容,会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文中哪些地方特别打动你?平平常常的散步却能写出好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是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等,这时,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统一、不算完美,但因为他们有自己深入地思考、独特的感悟,所以,收获一定是真实的、丰硕的。
试想,有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有积极、主动、探究的态度,有个性、独到、深入地提问,有科学、适度、有效地引导,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的美好画面一定会深深地留存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美感的深刻含义一定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长此以往,课堂变了,学习方式变了,思维方式变了,学习活动不再是单调、乏味、无奈、辛劳之举,而是变成了探究、体验、感悟而又充满生机、活力和幸福感的事情了,学生养成了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善于表达、敢于质疑和不断反思的良好习惯,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教学艺术,怎么不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呢?
论文作者:毛水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会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