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苏焕芳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苏焕芳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42

摘要:近年来,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各层级都加大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从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出发,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现状有很大的改变。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是个高危行业,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生产事故还仍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施工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还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思想,建筑业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予以解决,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安全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规章制度约束力不够,现场安全堪忧

制度是一种约束,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长期管理要求和行为准则。在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虽然有好多的安全规章制度,但执行标准不严,现场仍然存在不少习惯性思维、习惯性行为、侥幸思想,没有严格按安全标准、制度要求做,随着工程的进度要求、资金情况及现场安全会议等口头建议和要求,使要求代替了制度的执行标准,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本质问题,只是一味地去追求现场安全的口头落实,导致安全问题和安全制度落而不实,使制度完全被忽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流于形式,成为空谈。

1.2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形式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近年来不仅国家将安全问题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建筑企业和相关的劳务单位也将安全问题放在了企业生存发展的首位。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宣贯执行,建筑企业也根据相关的条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安全宣传文件。然而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由,就是在安全管理制度下重形式、轻管理,没有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不整改、不落实,或者整改落实不到位。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要求后,管理人员在后续执行过程中没能及时进行相关安全隐患的跟踪落实,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没有从根本源头去真正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1.3施工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在建筑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的施工人员主要是以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为主,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具备专业的施工知识,操作技能水平也不高,这对施工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其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生产意识也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由于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结果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使得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以落实与实践,这使得其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进而阻碍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4.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不能保证质量

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的根本基础,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保障,它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一旦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出现质量问题便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选购材料时过于看中材料的价格忽视了质量,或者是在材料进场后并未进行妥善保管,致使材料受潮发生腐蚀变质等问题;有的为了赶进度常常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进行工作,并且不注重维修和保养工作,以至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建立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严格实施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方面标准化、现场文明施工方面标准化、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标准化、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安全操作统一标准化,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完全依照安全管理模式开展作业,

贯彻施工现场标准化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标准要求,在提升安全管理的细度、精度上下功夫。

2.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打造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是进行安全建筑施工的有力后盾。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要根据不同施工建设团队的不同施工情况作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保障制度可以在实践中落实。相关安全工作人员要依照制度严格管控实际施工情况,同时施工人员也必须严格遵守,做到安全工作有依据。还要建立完整的安全法规,用法律武器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有法可依。最终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1]。

2.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教育

目前国内市场大部分的重大安全事故是项目负责人不够重视安全生产、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一线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导致的。某些公司认为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属于额外支出,对一线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做的不到位,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够完整,有时候工人由于工程进度及其他原因,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高强度的疲劳工作状态;同时,现场工人由于目前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增大、自身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不到位,往往会成为安全事故的受害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警醒行业公司和政府机构的有效调节,还需要安全生产教育两手抓。加大宣传和教育企业建筑安全文化,做到提升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自我责任和安全生产的意识,这对于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以保险机制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企业安全管理

法律机制的监督和约束并不能完全保障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施工问题,要想真正做到全部相关部门参与安全管理中来,就一定要强制落实我国的保险体制,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工伤商业保险的办理,否则不允许进行施工许可,进而形成可靠稳定的安全运行机制,将安全工作在企业内稳定推进。其次在安全管理应用中,还要发挥现代化的通讯设备进行企业项目施工的整体安排,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建筑安全信息网络的构造,有助于全国范围内的各建筑公司间或建筑科研机构之间,展开相关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和科研技术的探讨,加强技术管理交流互动,进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2]。

2.5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的检修

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磨损或意外损伤,有造成设备事故的隐患。所以要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检修,使其保持在安全运行的使用状态下,从而确保使用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6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还需要重视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等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工作来提升其安全生产意识。对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在施工之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工作,从而使其具备充分的责任意识,减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此外,要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管理意识进行培训,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当中的作用。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现阶段的建设力度与规模都在逐渐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难度,也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频度,施工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立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广东建材,2017(2):103-105.

[2]宗明珠,付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科学时代,2018(7):145-146.

[3]邓思聪.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价值工程,2019(2):86

论文作者:苏焕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苏焕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