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业务真的会“死”吗?_商业论文

批发业务真的会“死”吗?_商业论文

批发商业真的会“寿终正寝”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寿终正寝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批发商业的现状及成因

1、现状

目前,我国流通渠道呈现出“两头活跃,中间萎缩”的局面。两头活跃是指商品进入和流出市场两个环节形式多样,生机焕发:进入市场时,或直接在各地设置分销机构,或依靠专业市场进行产品销售,还有的设立专卖店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在商品流出市场时,零售业也是多样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百货商店,新型业态如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等也增长很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间环节的萎缩,即批发商业的萎缩。其主要表现为:(1)许多批发商陷入困境,亏损很大。特别是国有批发商业从90年代初发生危机,到目前大部分破产或停业。(2)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直接交易比例增加。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工业品自销率达70%,消费品自销率更是高达80%以上。(3)大型零售企业取代批发商业的趋势在加强。目前,一些零售企业插足批发业,其批发额增长速度大大超过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例如济南银座商城的批发额占其营业额的很大部分。另外,一些仓储式商业也以批零合一的经营方式直接与批发企业争夺客户。

2、成因

目前这种批发业萎缩的现象可从下面两方面分析。一是生产商和零售商直接进行交易或直接插足批发业务挤占批发商,造成中间环节萎缩。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基于更大的利润,认为多道批发环节就要让渡部分利润,而如果把这部分利润留给自己则利于扩大自己的规模和实力。二是批发商业自身的原因。传统批发商业经营管理陈旧,购销网络和工作体制滞后造成批发成本过高、效益低下,不能适应两极形式的变化,迫使两极企业自寻出路——涉足批发业,这种现象可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当内部管理的协调比市场机制能带来更大的利润时,原来由若干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就会内部化。

二、对批发商业的再认识:走出“批发无用论”的误区

批发商业的“萎缩”使许多人提出了“批发无用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和交通的日益发达,作为中间商的批发商业将逐步被淘汰。这实际上与曾在发达国家提出的“批发无用理论”如出一辙,进入了一个对批发商业认识的误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理论上看。众所周知,批发商业的产生是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批发商业虽然出现了暂时的“萎缩”,但仍会向前发展,现代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批发业存在的理论依据,人们公认的至少有两条:(1)交易次数最小化,进而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2)集中储存和蓄水池原理:生产和需求的不平衡性要求必要的社会储存来调节,但如果每个零售商都进行储存,则会造成库存费用的浪费,而如果由批发商集中储存,则会大大减少商品储存数量和库存费用并且会对社会供求关系起到固定的蓄水池的作用。即需求少时多储存,少批发;需求多时少储存,多批发。

第二,从实际看。我们知道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曾提出过“批发无用理论”,但经济发展的结果证明商业是各行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批发业又是商业中发展较快的部分。以美国为例,目前约有90%的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著名零售集团西尔斯公司的大部分商品来自批发企业,自身不涉足批发业务。根据日本商业经济学家系园正雄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批发领域最近几年有如下的明显发展趋势:一是制造商对批发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自设销售机构的制造商正在进行外部化,愿意通过批发商帮助其产品扩大销售。二是零售业也显示出对批发商的依存度,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达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批发商的支持。可以预见,批发业将面临新的机遇。

而我国目前批发业的萎缩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70年代批发业的衰退又有相似之处,根本原因恰恰是批发业未能发挥出其固有的职能和作用。我们否定的是传统的以“僵化”为突出特征的批发体制,即那种作为政府职能的工具,作为短缺经济的蓄水池和机关式的工作作风以及靠行政命令组成的购销网络,而不是对批发商业本身的否定。目前正是因为批发商的缺位和功能的降低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流通速度。国内近1.83万亿元工业品滞留在生产领域,农副产品流通出现散乱和无序现象,与缺乏适合现代流通的、在组织上和制度上先进的批发渠道不无关系。

可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批发商业并不是“无用的”,它对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批发业出现萎缩,恰恰是因为其功能的弱化。因此,使批发业发挥出其固有的作用是我国商品流通能否顺畅的一个瓶颈问题。

三、如何使批发商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构建全新的批发流通网络,要从观念和实践上进行创新和再造。具体说来,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经营管理观念的创新

1、经营管理的重新定位

批发商业是典型的G-W-G'的商业形式,主要进行商品经营,能为生产企业不断开发市场是批发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批发业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传统的批发企业的商品品种有专业划分,市场有区域划分。市场经济要求打破以往固有的条条框框,按照更好的满足需求、节约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最小的原则进行调整,建立新兴的批发流通网络,要按为商品找市场、为市场找商品的思路进行重新定位。

选择目标市场对批发企业尤为重要,要突破原有的经济区划,哪里有生意就要把市场办到哪里。商品只有在特定的市场才能取得最大价值,如贵族市场重品位、工薪市场讲价格。只有有针对性地组织市场上的商品才能实现W-G′的转化,即马克思所说的“惊险的跳跃”。

2、经营方式的革新

1)运用现代经营手段。批发商业战线较长,但靠业务员满天飞的落后形式是不行的,要充分利用功能现代化手段(如电脑网络)进行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变传统销售为现代营销。业务人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市场上,不断发现和开拓新市场,创造顾客,研究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及应对策略。

2)采取适当的结算方式。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商品和货币在时空上完全统一而不很好地利用商业信誉进行赊销,是不符合现代流通的要求的。但三角债、商业欺诈和经营风险的加大,使许多批发商心有余悸,在结算方式上要求过死——现货现款,这绝不是大商业的做法,应在高度谨慎的基础上,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结算方法,既要占领市场,又要尽量规避风险。

(二)批发业经营业态的转型创新

批发业态,即批发企业的存在形态。目前我国批发企业要想适应市场流通的发展,必须进行经营业态的创新,笔者认为适合我国的批发业态主要有下面几种。

1、功能多元化经营集团。实力较强的批发企业可以向功能多元化发展,力求向生产商和零售商提供全面的服务来赢得客户。这些功能包括:贸易功能,即根据市场需求向生产者大批量地购进商品后小批量地配销给零售商;储运功能,通过仓储和运输解决商品的产销之间时空上的矛盾,尽量降低零售商的库存;融资功能,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商和零售商提供财务援助;信息功能,为两极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等。

2、总代理、总经销。总代理、总经销是现代批发业发展潮流,它有利于建立工商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避免了商业企业不分大小都到生产商进货的弊端。批发企业推行这种经营方式,要注意抓好名牌商品的经营与挖掘那些具有潜在市场的商品。在处理和厂家的关系上,要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注重信誉,避免短期行为。有条件的批发商还可以采取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充当生产企业的总代理。另外,积极探索开展经纪人定牌监制等多重经营方式。

3、物流配送。配送形式既完成物流职能又完成批发职能,这是近年来欧美国家比较流行的批发方式,在我国配送却是刚刚起步,主要是一些大型连锁企业总部设置配送中心,向其所属各个连锁店配货。这种配货还只是一种初级形式,没有走向社会化,还很不完善。国有批发企业40多年来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庞大的物流设施,一、二、三级批发站都有颇具规模的仓库、专用线和装卸设施,这些资产是建设配送中心的强大基础。当然,要把以静态为主的仓库变为以动态为主的配送中心还需很大的花费和精力。总之应很好地利用这些硬件财富建立起有效的物流网络。优质服务、双向效益,使配送制成为批发业的又一高效的形式。

4、综合商社。综合商社作为一种集外贸、生产加工和金融为一体的大型商贸组织,具有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等优势,不仅在国内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有利于开发国际市场,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综合商社这种批发业态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国内规模实力雄厚的批发企业可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形式建立适合全国范围的流通网络,形成对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的控制能力,向综合商社发展。

总之批发业依托于先进的经营机制,以现代科技为工具实现整体的创新,定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标签:;  ;  ;  

批发业务真的会“死”吗?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