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互联网”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互联网论文,文化与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于2004年11月分别在北京召开大会 ,作为大会的辅助活动,“文化与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9~20日在中国社 会科学院召开。
如今“虚拟现实”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阐述周围世界的方式产生了重要 影响,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在面对和描述这些变化时,哲学能起到何 种作用?我们是否会受其影响,认为通过一个简单的“CTRL + Z”键就可以让时间和行 为倒转?这对我们的责任心又有什么影响?计算机程序运行的方式正在影响“真实世界” 的生活方式吗?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是如何影响各个不同社会的社会结构和道德的? 我们能说互联网有可能使人变得浅薄吗?或者它可以对人有所启发?它能成为一种平民主 义的工具以及/或者一种像传统媒体一样强有力的新媒体吗?所有这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 哲学意义。
来自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 者分4个论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讨。
论题一:“知识、文化多样性与互联网”
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的洛德斯·阿里斯佩(Lourdes Arizps)在“互联网:对所有人的 知识与文化交流?”(The Internet:Knowledg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for All?)一 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互联网是否提供了一种可行框架,旨在产生知识生产中的世界合 力和建立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的全球视角。传播的“信息”模式的局限在于:不是所有 的知识都能够被编码成可在互联网上流动的信息,在互联网的实践中还有诸多其他起到 重要作用的知识和因素。他从寻求维持创造力的角度描述和探讨了互联网中的文化多样 性和文化内容问题。在发言的最后,阿里斯佩在全球公共物品的框架内,对在互联网中 知识与文化交流的开放性所造成的困境中科学家和学者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建平作了题为“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的发言。他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而封闭的赛博空间。互联网研究的早期受到了科 幻小说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互联网的研究必然会出现一个去除其神秘化的过 程。在互联网中存在的是人的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另一个世界。上网的时候,一种浸 入性经验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网中,而我们的身体还在网外。精神与身体不是二元对 立的,被吸引的注意力还会回来,我们仍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在国际互联网与文化关 系的研究中,有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说法,似乎互联网内容的不平衡会导致一种新 的殖民主义。事实上,网络文化的特征只是现实生活中文化特征的表现。
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的贝恩德·霍尔农(Bernd Hornung)作了题为“全球社会中的文化 、知识和互联网——一种社会控制论的方法”(Culture,Knowledge,and the Internet in Global Society——A Sociocybernetic Approach)的发言。他认为,文化的概念在 很多情况下并不明确。在文化人类学中,它常常与符号、手工制品和行为等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种文化概念与“社会”或“社会系统”截然不同,而且,它与信息、知识和意 义的概念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被看做是一个信息和知识处理的系统。尽管互联网 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信息娱乐(infotainment)或仅仅是娱乐,但它并不仅是影响生活中最 多样化的领域的文化。互联网也是创立一种全球信息与知识社会的互联网文化,甚或以 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的根基。互联网文化可被视为现实社会的镜子。尽管信息技术与互 联网在全球扩散,然而,世界上的多数人仍未被赛博空间所涵盖,互联网仍是富有者和 受过教育者的特权。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的罗莎琳德·哈克特(Rosalind J.Hackett)发言的题目为 “宗教与互联网”(Religion and the Internet)。她探讨了电脑中介交流(CMC)给宗教 带来的变化,为分析互联网关于宗教的多维性、多功能性和多学科性提出了基本框架。 除了分析宗教团体对互联网的使用,哈克特也分析了宗教界对此种新媒介的理解。
论题二:“知识产权”
马德琳·卡维内斯(Madeline H.Caviness)作了题为“博物馆中艺术品的复制:孰得孰 失”(Reproducing Works of Art Held in Museums:Who Pays,Who Gains)的发言。他 强调了互联网在影响以研究为目的使用公共和私人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方面的潜力。建 造一个超现实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可能的,至少将版权过期的艺术作品的图像上 网将对人类知识的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即使是印刷品,无论它有多么古老,学者们也 遇到了被索要复制费的情况。通过阅读网上关于知识产权法的信息,卡维内斯发现,对 作品照片版权的要求以及博物馆无视照片来源收取费用意味着对公共领域的侵蚀。
安东尼奥·马拉齐(Autonio Marazzi)发言的题目为“人类学视角下的知识产权:一些 一般性的考虑与建议”(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Some General Considerations and Proposals)。从更为广泛的方面而言,知识产权被 视做一个群体或民族的文化遗产。人类学家的工作是以这些文化资料为基础,并将它们 传递给其他人或翻译成其他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扩展——其中互联网扮演了重要角色— —提出了规则的问题,目的在于防止无控制地扩散或滥用限于特定时期和地点的民族认 同和群体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郑成思发言的题目为“网络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强化及限制保护” 。知识经济已经带来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全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又集中在网络的应用上 。网络应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对矛盾上:第一是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与网络信息的公开性和公有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同网络信息 的“跨国传输”之间的矛盾。
论题三:“移民”
罗纳德·埃布勒(Ronald Abler)发言的题目为“移民与互联网:观念、技术与因果关 系”(Migration and the Internet:Concepts,Technologies and Causality)。从历史 和地理的角度看,对信息的需求先于移民而出现。今天,电话和电子邮件代替信件成为 人们之间交换信息的手段,互联网和卫星电视完成着曾限于报纸及相关印刷媒介承担的 信息传播。如果要评估当代的移民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澄清包括社区、文化、 国外散居、高速一族(dromocracy)、主权和跨国主义这些相互关联而又不断发展的概念 。在研究移民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要特别注意避免技术决定论。
黄平作了题为“劳动力迁徙与全球化问题”的发言。他指出,尽管“全球化”一词的 语义含混且极具争议,但它已引发了多种探讨和辩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全球 化”指20世纪后期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既体现在个人生 活方面,也体现在社会结构方面。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性别不平等 、地区差异、基尼系数等都在不断扩大。“全球民主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确保世界 上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背景、性别和种族的人有权享有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机会。 民族主义在世界许多地区的滋长,全球市场体系和网络社会所遇到的那种自相矛盾的保 守而又激进的反应,以及各类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都向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
雅努什·科兹沃夫斯基(Janusz Kozlowski)的论文题目为“早期人类迁徙:旧大陆上 人类繁衍的初始阶段”(Early Human Migrations:Incipient Stages of the Peopling of the Old World)。对史前人类迁徙的推想建立在考古学、古人类学的数据之上,它 只是对这些学科所提供证据的综合。在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两次大的迁徙浪潮以及在非洲 、亚洲和欧洲人类的迁徙与发展后,科兹沃夫斯基指出,人类的每一次迁徙都为旧大陆 各个地区的物质和符号文化带来了不同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论题四:“赛博时代的现代化与文化间交流:一个哲学的考察”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成员机构)代表威廉·迈克布莱德( William L.McBride)的论文题目是“一个全球电子邮件用户的思索”(Reflections of a Global E-mailer)。通过讲述自己如何从排斥诸如“文字处理软件”之类的新技术工 具到一夕之间变成一个电子邮件的拥护者的过程,迈克布莱德教授描绘了电脑网络技术 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诸多便利。但作为一个哲学研究者,他还是更多地对电脑网络带来的 新变化进行了哲学反思。他提出了两个问题:电子邮件是否为历史带来了意义重大的改 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改变是一种消极趋势,还是一种积极方向?对于前一个 问题,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虽然在电子邮件出现之前,通过电话已经可以迅速沟通,通 过传真也可以传递文件,但电子邮件还是带来了质的改变。首先是与电话相比费用大大 降低;再者是信息可以更加随意地发送和接收,即使发送时接收者不在,他也可以收到 信件。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就没有这么明确了,无法用“好”或“坏”的概念来评价 电脑网络普及所带来的影响。但迈克布莱德认为,人们日益依赖电脑至少有两个负面后 果:电脑数据无所不在;数据完全清除或缺失。前者意味着一旦进入赛博空间,没有任 何一种想法和行为能够完全避免其他人的监视;系统会被聪明的电脑黑客攻击;通过所 谓的“搜索引擎”几乎可以在瞬间得到关于一个人的所有记录信息;而在美国,政府还 能依据《爱国者法案》名正言顺地调取任何信息而当事人却被蒙在鼓里。后者则是指, 人们已经如此依赖电脑,一旦因某种灾难电脑数据被完全清除或缺失,或者电脑瘫痪, 人们会发现将无法进行工作。因此有足够的理由心忧未来,人类既不能再过没有电脑的 日子,也不能安然地享用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良的论文题目是“开放的网络与开放的思 想:有关互联网对开放的影响的量化研究”。他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中 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结构则是相对封闭的。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势必会强烈 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人们的心态更加开放。正是基于这种假设,郭教授对互联 网进行了量化研究。他提供的数据基于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进行 的第二次互联网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2个城市中大约4000名17~60岁的网民和非网民 。如果把个人的开放定义为接受并学习新的和不同的东西,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则调 查数据表明,网民比非网民更加开放,经常上网的人比偶尔上网的人更加开放,网龄长 的人比网龄短的人更加开放。郭教授还进行了因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 互联网对个人开放的影响还比不上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这很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中 国网民的网龄还不长。但同时回归分析也显示了互联网与开放之间的正相关性。因而他 认为,为了更好地研究互联网的影响,需要通过同组跟踪的方式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代表彼得·坎普(Peter Kemp)的论文题目是“沟通的不同层面”(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Communication)。文章旨在分析因特网在人际沟通尤其是文 化间沟通中的作用。坎普教授将沟通区分为4个层面:共同生活、发现与他人的不同、 交换信息,以及提问和争论,其中信息的交换是一个重要的层面,而因特网的作用也主 要体现于此。但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真正目标不是为了获得信息,因为在人类对现代意 义上的信息表示出关心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沟通便已存在。原始部落里的人们进行 沟通,并不是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而是通过交谈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来确认他们的存在并 确保相互支持,但如今赛博时代的人们经常忘记沟通的这一真正目的。作者同时又指出 了“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区别:前者指全球同步进行的科技发展,各国都存在统一 的标准,在这种意义上,因特网功效卓著;后者指与不同语言和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历史 、社会和个人自我理解的发展,具备各自的特殊性。就这一意义而言,纯粹技术性的对 话是无助于人类基本经验的相互理解的。因此,文化间沟通不能只是纯粹技术层面信息 的交换,还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信念之间的沟通。
国际政治学协会(系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成员学会)代表盖·拉夏贝尔(Guy Lachapelle )的论文题目是“选举活动中互联网的应用:传统媒体的衰落”(The Use of Internet during the Electoral Campaigns: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他认为 ,新的通信技术总是在改变着政治过程和选举行为。随着电台、民意测验、电视以及诸 如因特网之类的新型通信手段的出现,选举行为得到大大改变。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是这 些新技术影响了民主。在美国上届总统大选中,像霍华德·迪恩(Howard Dean)这样的 候选人都可以影响并吸引一些支持者在初选中帮助他。民主党能得到比以往更多的资金 组织竞选活动,从而能与共和党平等竞争。另一个影响是互联网发挥了公民了解党派信 息的平台的作用,传统媒体的作用则大不如前。结果,政治沟通过程似乎朝着有利于新 媒体的方向改变,传统媒体变得愈发固执而不易变通,政治党派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 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钢博士的论文题目是“赛博哲学与元哲学:多元论框架中的 未来东方科技哲学的可能基础”。赛博哲学是时下的流行语,具体指涉“计算与信息哲 学”或“信息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哲学界先后提出了“计算转向”和“信 息转向”,尤其是2002年的信息哲学研究纲领,正式把“信息”这个科学概念纳入哲学 探讨的范围,从而确立了信息哲学这门新兴哲学学科。“信息哲学”是“引导性的哲学 ”,无论是在哲学本性还是深度意义上都要高于“认知性的哲学”,需要高度重视。从 哲学史的角度看信息哲学,可视之为一种大传统的转换。西方哲学有三大传统:柏拉图 传统、康德传统和莱布尼茨—罗素传统,信息哲学是后者的发展。莱布尼茨关于“可能 世界”的哲学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出现了用模态柏拉图主义、模态实在论等理论来讨 论“可能世界”的地位问题,但这些都是在西方哲学的框架下进行的。刘钢提出了另外 一种解释,即将“可能世界”视为信息中的世界,这就是一种模态信息论的解释。这种 解释出于莱布尼茨在17世纪时与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广泛联系,其“可能世界”理论可 以说是在易学思维方式影响下建构起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理论构造的模型化。公理 化和模型化作为构造理论的两种方式,前者的源头在古希腊,而后者的先驱则在古中国 ,而且正是它们决定了东西科技传统不同的理论结构特征。科技的未来发展有可能从公 理化转向模型化,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文化传统中的 某些思维方式可能会成为构建未来东方科技哲学的理论出发点。
尽管互联网存在的历史不长,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今后它仍将快速发展,将是2 1世纪网络科学发展的又一个新标志。互联网与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结合将 会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