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生产和使用同时进行、无实物可见等特征。窃电是指在电力供应与使用中,用户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用电能,以达到不交或少交电费用电的违法行为。造成国家电能大量流失,损失惊人。这严重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严重影响了电力事业的发展,而且给安全用电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就窃电现象的几种基本方式和应采取的对策作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窃电方式;防治措施
0引言
电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是国家的财产,然而现在窃电现象日益严重,窃电方式亦多种多样。据保守估计,近年来,我国因窃电所带来的国家收益损失就超过200亿元。窃电现象不仅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损失,更有可能影响到国家利益与社会安定,同时,窃电现象也给人身与设备安全带来了风险。目前,窃电手段层出不穷、方式各异,特别是电子表的使用,使得窃电手段科学含量更高、窃电现象更加隐秘,这给反窃电检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强窃电现象的防治与管理势在必行,因此,探讨常见的窃电手段,总结反窃电检查方法与对策,对及时发现与防治窃电现象意义重大。
1 常见窃电方式分析
1.1 欠流法窃电方式
(1)使电压回路开路。例如:松开TV的熔断器;弄断保险管内的熔丝;松开电压回路的接线端予;弄断电压回路导线的线芯;松开电能表的电压联片。(2)造成电压回路接触不良故障。例如:拧松TV的低压保险或人为制造接触面的氧化层;拧松电压回路的接线端子或人为制造接触面的氧化层;拧松电能表的电压联片或人为制造接触面的氧化层等。(3)串入电阻降压。例如:在TV的二次回路串入电阻降压;弄断单相表进线侧的零线而在出线至地(或另一用户的零线)之间串入电阻降压等。(4)改变电路接法。例如:将三个单相TV组成Y/Y接线的B相二次接反;将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能表或用三只单相表计量三相四线负载时的中线取消,同时在某相再并入一只单相电能表;将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表的表尾零线接到某相火线上等。
1.2 失压法窃电方式
所谓失压法窃电方式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将电能表的计量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改变,或者采用不正当手段使计量电压发生故障,导致电能表的电压降低或者电压线圈失去电压,也有可能是将计量回路中的某一项或者所有相的电压引线全部拆除,导致计量电表只有电流,没有电压。这样就可以导致电能表根本无法正常使用,计量的数据过少或者根本无法使用。
1.3 扩差法窃电方式
所谓扩差法窃电方式就是指窃电不法分子利用科技手段将电能表进行了改装,使电能表内部的接线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电能表在进行电量计量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或者利用各种外部手段对电能表的功能和使用条件进行破坏,导致电能表失去正常的计量功能。例如:改变机械式电能表的变速比,或者直接增大转盘的摩擦,妨碍转盘转动等。
1.4 私自接线窃电
未经供电部门同意,在供配电线路上私自接线用电,或者通过盗接其他客户的用电线路,实现窃电的目的。
2 窃电防治技术措施
2.1 采用特制铅封
采用特制铅封可有效阻止窃电者对计量表箱、电能表进行改装或干扰,对欠压法方式、欠流法方式、扩差法方式和移相法方式等有比较明显的预防效果。在高供低计、低供低计的用电客户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铅封的款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型防仿制铅封。新型铅封是在铝封帽和印模上增加了标识,井适当分类和增加防伪识别标记,从而使窃电者难以得逞。为确保特制铅封能达到预期效果,对铅封的使用应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管理办法。
2.2 使用专用计量表箱
(1)对为高供低计的专变用户,需采用专用的计量柜或计量箱。(2)对低压用电用户采用专用的计量表箱。体积较大的包含电流互感器的的计量装置,需要适用大型计量表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普通三相客户则可以使用普通的专用计量表箱。单相居民客户使用集中式电表箱。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分布比较分散的居民客户,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各个居住密集点安装集中式电能表箱。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同步采用如下方法,以进一步加强防窃电的效果。在表箱门加封印,或者直接将表箱门设计为可加上供电企业的防撬铅封,使得在窃电时留下痕迹,便于供电企业核查。该方法的优点是容易实施,缺点是维护成本较高。
2.3 封闭低压导线
该措施主要防范未经供电企业许可,私自接线用电的情况。同时也对通过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窃电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特别适用于采用高供低计的专变用户。对于变压器容量较大的高供低计客户,对其使用的低压计最柜(屏),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电表须全部安装于柜(屏)内,同时封闭的导体是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和变压器至计量柜的所有一次线路。同时,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子至专用计量柜的距离应尽量缩短。
2.4采用电子式电能表
采用电子式电能表,推广使用远程自动监控集中抄表系统。近年来,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数码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使运用技术装置从源头上封杀窃电行为成为可能。这一系列高新技术催生的新一代电子式电能表,使过去作用于感应式机械电能表的窃电招数一一失灵,而以电子式电能表为终端配套构成的远程自动化计量监控系统,又使表前窃电行为难以遁形。
3窃电防治管理措施
3.1加强国家电业法制建设
我国窃电现象十分严重,己经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从性质与发展形势上来说,我国的窃电现象己经成为了一种有恶劣影响的社会公害。因此,必须要加强我国电业法制建设,对窃电现象设立严格的惩罚措施,一经发现就严惩不贷。在电检过程中,电检部门要与公安部门协同作业,一旦发现可疑现象就应与公安部门协作,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证据。对窃电情节严重者,可至法院对其违法行为提出诉讼,要求追究窃电者的法律责任。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窃电现象。
3.2提高电检人员的专业水平
现代用户对用电计量的知识了解得更加深入,因此,对窃电方式也更加了解,使得窃电现象更具有隐秘性和专业性,这就给窃电检测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所以,提高电检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尤为重要。首先,供电企业要多开展窃电方面的检测培训,是有关工作人员多学习与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而有关人员要善于从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发现窃电方式,并总结出相应的检测方式和解决对策。其次,要组织电检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地方政策,并且认真加以执行,务必做到窃电检测符合法律程序,调查取证符合法律规范。最后,要多组织各地区的电检人员进行探讨与相互学习,交流平时工作中发现的窃电现象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解决对策,将好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开来。
3.3加强宣传教育.遥制窃电现象
对用户进行监控、对窃电行为进行严惩是防治窃电现象的硬措施,而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则是防治窃电现象的软措施,是加强窃电现象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网络、电视、纸质媒体等多种渠道对反窃电进行宣传,应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漫画、动画、公益广告等。宣传中除了体现法律法规对于窃电行为的严厉禁止和严格处罚外,还应体现人性化内容,如窃电的危害、非法改装电能表计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用户自身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同时,应号召广大群众相互监督,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并对检举揭发窃电行为者给予奖励。
4结论
反窃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彻底解决窃电问题不仅需要严格、科学合理、规范的组织措施 ,还需要完善可靠的技术措施作保证。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只有抓好反窃电工作,才能达到堵漏增收的目的 ,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惠民,张宗贤.浅析电力系统窃电技术与反窃电措施[J].神州(中旬刊),2013(6).
[2]梁会民.窃电与防治窃电措施以及检查步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
[3]胡晓云.关于窃电与其防治措施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2(33).
论文作者:王冬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窃电论文; 电能表论文; 方式论文; 现象论文; 电压论文; 铅封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