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普兴学校 武胜 638403)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纪的钟声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使之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职责,那么,小学教学如何根据科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就是要激发学生乐于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氛围,提供创新保证
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而营造这一氛围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带到教师预定的圈子里,求得一个预定的统一答案,也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相待与鼓励,而是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以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目的。创设这一情景,就必须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如在数学分数乘法1/8*4,教师先从实际问题引入,每个学生有1/8个饼,让四个同学把饼和起来得到1/2个饼。让学生思考是怎样得来的(是将4个1/8加起来的),然后让学生思考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简便——乘法,最后得出1/8*4=1/2的计算方法。这样把计算不只作为一种单纯的操作技能,而是通过合作研讨,增加思维的含量。整个数学氛围宽松和谐,学生主体性强,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学要凭这个例子促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推陈出新,那么怎样用好例子举好这个“一”呢,其实,这里的“一”并非完全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是一个个的数学知识板块,它蕴含着某种思想、方法和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加工,运用求同思维把旧知识、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得出规律,达到获得知识板块,有助理解和迁移创新的目的。如教小学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当学生不会时,可设问,“能否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思考呢?”“举一”后重“反三”,不“反三”,思维的创造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三”的过程是发散求异促创新的过程,它是迁移的根本目的。对此,老师要抓住时机,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如在教学完“圆的周长”后,问:用一根长80厘米的细线能把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茶杯围成三圈吗?这种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理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只有这样“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辩证的水平,对一些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问题才不至于简单地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对立统一的前提下重寻确切的解答,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有大的发展。
由于生活中信息传递是多途径的,对话、报刊、广播、电视、标牌等,都可以带来问题或条件,呈现形式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或许是杂乱无章的,需要进行整理和选择。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还是要密切注意对一些内容进行改组和改造,使之更富有思想性、启发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如应用题要打破单一的文字表述,编拟些对话式、图标式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让知识贴近生活,切入实际。不但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的创新头脑。
三、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创新欲望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使学生提出有创新价值的问题呢?其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一旦学生提问了,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做出合理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便可养成勇于提问的好习惯。其二,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含“金”量最高的问题视作珍贵的礼物,当作课堂高潮的来临,也往往是这些问题能帮助教师拓展思想、调整教学思路,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阐述单位“1”后,一位同学问“草地上有8头牛,5只羊,4个小孩,能把他们看做一个单位吗?”问题很有见地,就草地上的牛羊人这不同类的事物来说,不可看做一个整体,一般来说,我们把一个或几个同类事物看做单位“1”。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提倡学生质疑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论文作者:屈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目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