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论文_陈风华

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论文_陈风华

陈风华(桂林市中山中学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自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以后,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是生物学科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基于两个核心素养:理论理解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理解核心素养,而且还要在反思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最终,达到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基本素养;兴趣;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9-016-01

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是学科基本素养的内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以及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之为生物学科素养。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是学科基本素养,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最终达到专业的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再增加基本专业技能,最终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实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生物教师学科素养的培养,众多教师始终保持优秀的原因

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培养的时候,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还是比较有效的。正所谓,古人有言:“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教师首先要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然后再逐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基本诉求;因为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智慧的长者,和蔼可亲辅助学生解决问题是最基础的。现代媒体发达,学生可以看,但学科素养精髓还是在课堂形成,教师要学会用与学生共情的语言说话,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禁止出现教师是高高圣坛上的“两眼圆瞪神仙”,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恐惧,久而久之,就会不敢接近老师,对此课程也是避而远之。众多教师经常保持向同事、朋友学习来提升自己,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绩,积极主动地阅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刊,对于教学论文也是认认真真的撰写,而且经常对教学进行反省,这也是这些优秀教师始终优秀的重要原因。如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指压法压片是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分散”“分离”字面意义差不多,用“妻离子散”讲解学生易于理解。由此可见,时代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理念也在随之改革,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进而提升自我。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最佳指导者,教师必须要做一汪泉,这样学生才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碗水。

2.备课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堂效果明显,教师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紧密联系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锻炼自己的思维习惯,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可以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学科意识与素养。备课要备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备学生已有知识,预设学生掌握情况,努力提高各层次学生学科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适当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问题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寻找更多的奇妙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教师在讲解生长周期和生长期、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其中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提问;要留意提问角度的层次性,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防止出现简单的对答和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现象。

3.应用兴趣教学

其实生物学是一门富有乐趣而且又很神秘的学科,那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欲望,以及让学生对未知的世界产生求知的激情,首先要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条件容许的地方可以经常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标本、视频、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这样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习产生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漂亮的板书、幽默流畅的教学语言以及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富有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话语,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最佳方法。应用兴趣教学,锻炼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的能力,并让学生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4. 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紧密联系

在当前由于一部分学校不开设实验课程,因为教学时间有限,然后学生不做实验单单靠死记硬背也可以考的很好,这主要是因为众多实验测试题的解题过程与结果都具有通识性。实质上,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最终也让学生达到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效果。

具体的实验可以结合实际条件开展,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农村的学生,就可以帮助家人在田地里做点农活,进而进一步观察了解各种农作物所属的植物种类及其基本结构,采用询问家长或者农业技术人员了解相关知识。如在高三一轮复习前开设《一只鸡蛋的探究》实验,学生兴致极高,提出煮熟的蛋能否进行蛋白质鉴定,用台盼蓝染色鉴别真假鸡蛋,用不同大小的蛋膜探究半透膜的透过作用等等。

5.核心素养中的另一个反思视角

正常现象中,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反思生物教学的视角,由于这种有效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所以这种反思无形之中就会将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成长引入了一个比较狭隘的境地。一般在这种情况之下,具有启发意义的积极作用就是生物核心素养。这是作者在研究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时发现的一个反思的视角。以传统的生物知识结构为例,它的基于教材上的概念形成的,只是一个网络结构,但不一定是学生认知当中的真正有效的结构,相反如果以学科素养来引导,那就可以形成以进化思想、系统论为核心,以细胞、新陈代谢、稳态与调节、生态系统、生物进化、遗传与变异为枝干的认知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包括原有的知识系统,同时还能够将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较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然在高考模式下必要的真题训练和足够的题量联系要有。

总而言之,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当前实际教学中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分析的问题,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需要教师们有足够的意识认真地培养学生们的学科意识而且坚持不懈地实践反思,但是,只要坚持,目标就一定会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东杰. 高中生物学探究技能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生物学教学,2016,41(7).

[2] 蒋桂林.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 中学生物学,2015,31(10):9-10

论文作者:陈风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论文_陈风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