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提高煤矿职业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二仙,包珂

新常态下提高煤矿职业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二仙,包珂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三矿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加强煤矿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育培训形式和方法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本文对当前煤矿企业职业教育现状及影响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职工教育培训质量作以探讨研究。

关键词:职工培训;培训质量;影响因素;探索实践

前言: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做出了总体安排部署。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发展,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煤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与考验。面对当前严峻的煤炭生产经营形势,如何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煤矿企业安全状况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同时还取决于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职业教育、安全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教育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切实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是从根本上筑牢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本文对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三矿如何适应煤矿发展新常态,破解职业教育“瓶颈”,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做法作以探讨研究。

1 当前制约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员工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分析近几年煤矿各类事故的发生原因,绝大多数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企业个别领导缺乏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职工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积累与学习的过程,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而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最大化,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工作缺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使得培训工作成效不明显,进展缓慢。三是煤矿井下职工多为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素质较低,只关心工资,福利,工作上图省事,得过且过,惰性怠工情绪严重,只看到眼前利益,安全知识、事故防范和应急能力严重不足,安全和技术培训不到位。

1.2 职工培训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安全培训课程设置上,与职工现场实际操作要求还有差距,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性和知识性,而学员在培训中希望得到的确实实用性和操作性,也就是解决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存在诸多工作混在一起培训的现象,如采煤工与掘进工等工种放在一起培训;安全培训存在盲目性,系统性,计划性不强;生产一线人员流动性较大、较快,给安全培训带来较大影响;专职教师的知识与安全培训的要求,存在不衔接的问题,印象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激励约束机制作用发挥力度不大

虽然有些煤矿企业对职工的教育培训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但尚未形成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等一系列的激励机制,缺乏岗位竞争机制和较为明显的待遇差别,且对技术优秀的工人也没有予以适当的重用。煤矿企业中也有部分职工市场经济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相对薄弱,仍习惯于过去的“大锅饭”,满足现状,缺乏危机感,对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素质的意识不强,缺乏主观能动性。

2 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几点建议

安全为天,质量为本。培训质量作为提高工作质量的一部分,应当引起各级培训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培训质量提高的因素和问题,把培训质量实实在在提高上去,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根据上述分析的影响安全培训质量的因素和问题,具体谈谈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几点看法。

2.1 煤矿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煤矿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安全技术素质较低的职工队伍与现代化矿井的要求是很不协调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煤矿发展的需要。要搞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领导认识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要到位。培训对煤矿企业来讲,是一项以人为本,提升安全素质的工作,需要花人力,物力,财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个矿上,能不能舍得让有工作能力和富有实践经验的教育培训管理人才及教育人才放在教育培训位置上;能不能加大财力、物力投入;能不能舍得眼前利益,求取长远利益,“一把手”是关键。平煤神马集团领导非常重视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指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提出了“培训不达标就是隐患,无证上岗就是事故”、“宁停产、不停训”等培训理念,将培训工作提高到与安全生产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煤矿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领导重视是至关因素,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2.2 建立“大培训”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鉴于安全培训工作涉及组织、劳资、安全、培训等有关部门,统筹协调这些部门抓好安全培训工作,要建立以党政一把手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培训部门具体实施,安全部门、组织部门,劳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配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矿、战线、区队、班组四级培训网络体系,形成“大职教”格局,明晰各方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规范安全培训管理。

2.3 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培训针对性

培训部门应紧跟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围绕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找准安全培训的切入点,开展一系列专项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十三矿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紧密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矿井生产实际,制定出一系列专项培训计划,如新《安全生产法》解读及三大规程学习、防突防治水、应急避险、瓦斯灾害、质量标准化、职业卫生健康等专项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2.4 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最大化地使用考核激励手段,充分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安全培训与技能水平的高低与薪酬、职称挂钩,这样才能鼓励矿工参加培训;同时还要让矿工意识到:教育培训是投资,投资就要有回报。注重培养使用工人技师、技术大拿、专业带头人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落实待遇,关心成长,将“学习提升素质,素质决定命运”理念融入到矿井安全生产、员工成长的各个环节。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畅通技能人才职业生涯成长通道,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集团内部开展首席技能人才评聘工作,在各个战线分别进行首席技能大师、首席技师、首席技工评选,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强,在处理重大安全隐患,减少事故损失中作出较大贡献,掌握关键技术,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的职工进行评聘,集团首席技能大师享受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副职年薪待遇;首席技师按本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标准发放工资;首席技工按本人所在区队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标准发放工资,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考核、绩效浮动。

十三矿自2011年推行“员工素质登高”工程,实行每季度分段升级,年度总评升级考核制。各基层区队设A级(高级工)、B级(中级工)、C级(初级工)。实行百分考核和基层单位自主考评制。采取理论考试+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测试+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各区队考核加评定的方法评出A、B、C级职工,依据不同的级别段位,给予不同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根据不同岗位及工种给予相应的津贴(A级工津贴500元、B级工津贴300元、C级职工不奖不罚),A级职工才有资格当班组长,班组长才有资格进入后背干部序列,逐步形成学技术、重培训的浓厚氛围。这样,通过多种激励机制,提倡职工爱学习,爱钻研、积极调动职工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的浓厚氛围,打造了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煤矿企业而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和煤矿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煤矿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通过采取多方面的举措,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不断增强煤矿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才能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筑牢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线。

参考文献:

[1]孟智泉.浅析煤矿职工素质与安全生产的关系[J].煤矿安全,2010(07).

[2]曾彦军.浅谈如何搞好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工作[J].河北煤炭,2011.

[3]吴海林.煤炭职工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03).

[4]李艳霞.煤矿职工培训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3(16).

论文作者:王二仙,包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新常态下提高煤矿职业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二仙,包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