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重新审视论文,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1)10-0010-04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应当以应用研究、咨询决策研究为重点。但是,也应注意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才能推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第一门主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发展创新问题发表一些见解,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发展要有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理论体系自1985年建立至今,其发展创新,一是运用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进一步地抽象、概括、凝炼,从而使认识更为全面、深刻、科学,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载体等的认识深化便是如此;二是吸取同行实践基础上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与时俱进,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拓展便是如此。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必须要有新思路,否则,不利于学科体系又好又快地走向成熟、完善。也就是说,要开展元理论研究,特别是要推进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
(一)元理论研究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显得紧迫
元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之初不仅少,而且难以发表。当时,能发表的主要是学科研究对象、过程规律一类的论文。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论文因难以被公开采用,只得在贵州师大办的内刊《思想政治教育》发表。李凯写的“元思想政治教育学”论文,1995年被《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公开发表,但讨论不起来。因为,许多学科都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回头看、加强元理论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近30年的建设,成绩斐然,成果丰硕,牢固地确立了它在法学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一个二级学科的地位。当今,开展元理论研究不仅条件已经成熟,而且还显得较为紧迫。自党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以来,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各门哲学社会科学都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2010年把《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教材编写纳入“马工程”序列。笔者认为,响应十七大号召,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势必要求加强学科的元理论研究。
“元理论”并不神秘,也不是如有的人说的那样“越弄越玄”。所谓元理论是指以某种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元理论的研究内容,一是研究该学科理论的理论体系、结构;二是研究该学科理论观点和原理的分析力、解释力。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坚持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是可以侧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侧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二者虽紧密联系,但又相对区别,前者为应用研究,后者为基础研究。元理论研究当然属于基础研究。教材中“绪论”所述问题多属于元理论、元问题,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本质、范畴、规律、理论体系结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元问题。元理论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论证、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的重要手段。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是时代的呼唤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拥有的学术理念、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等。研究范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定时期一个科学共同体往往以某一种研究范式为主导范式;人们说“范式转向”自然是指主导研究范式的转向。
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可称为社会哲学范式,这一研究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它侧重强调社会需要、工具价值,这是革命战争时期夺取政权这一中心任务所决定的。但社会哲学范式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像某些人指责的那样是“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学的空场”。如我们党一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毛泽东强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提出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无不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人学意蕴。不应把改革开放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左”的失误混为一谈并一概地贬之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何况“左”的失误还都是我们党自己纠正的。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社会哲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均发挥了“生命线”作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建国后我们未及时自觉实现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的惯性和计划经济体制制约,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一度停留在社会需要、工具价值层面,未能全面贯彻唯物史观的指导,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目的价值,理论认识存在片面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发展,也随着哲学从认识论向生存论的范式转向,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时代日益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国内同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新以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下研究成果的否定,而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继承、超越、拓展、深化,是更全面地贯彻唯物史观的指导。它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既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又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又要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生存发展方式的优化和提升,将这两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否则,便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不能为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服务,也不可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学科体系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是一个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过程。在人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这门首要的主干学科的创新研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体系结构的拓展和优化
1.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认识要拓展和深化。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虽强调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特别是要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但主要是并列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十个左右的原理、理论,认为这些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运用得最多的“直接理论依据”。由于缺乏整合,无意中未能全面贯彻唯物史观的指导。今天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方面。过去我们较多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指导,而对于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不够。上世纪90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我们从整体上自觉运用人学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提供了思想武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研究、价值论研究、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成果涌现;尤其是万光侠教授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的面世,更是从马克思主义人的生存论、本质论、发展论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提高了同行们从整体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自觉拓展、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认识,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定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2.“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理论体系要全面落实学科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但在教材、科研中,基本还只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仅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章中用一节写人的思想品德结构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分量太轻。之所以如此,一是我们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得少,学术积累少,二是在社会哲学研究范式视野下,还是自觉不自觉地重宏观轻微观,重社会科学取向轻人文科学取向,重施加教育影响(灌输)轻自我教育和接受,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甚至是重理论轻实践。
研究和掌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研究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依据和基础。因为只有遵循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去开展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只有提高了每一个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才算得到落实、才能达到目的。“两个规律”不可分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不可不懂得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而研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以“两个规律”为研究对象,就必须改变教材体系中重宏观轻微观、重社会轻人文、重灌输轻接受、重显性轻隐性的现状,使研究对象落到实处,使教材与研究对象名实相符。尤其是在“微时代”中要充分认识人们思想和行为特点,更应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微时代”用微传播、微公益等孕育着“微主体”及其“微生活方式”,从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群体力量(周琪:《微时代下社会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透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4期)。不深入系统研究“微时代”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规律”,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体系中也应体现对“两个规律”的研究成果。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自教自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较为薄弱和零散,亟需加强。尤其应当首先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体系中去,而且在教材中应当占据近半的比重。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体系的重构思路如下:
上篇:“思想品德论”包含:思想品德的结构研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如不全面了解、把握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便可能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很多时候、很多方面(如思想品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出现不全面、不系统、不科学的问题。
下篇:“思想教育论”包含:教育者施教过程及规律研究、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接受、学习)过程及规律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其它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都应从各自实际出发加强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对象自教自律规律的深化拓展研究。
3.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需要拓展和深化。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尚较薄弱。一般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其它领域中作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特殊功能、目的、特点和规律,从这一角度切入来分析本质,大多认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意识形态性。但除此之外,研究还可以拓展为: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其特殊性何在?与观念上层建筑中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的意识形态性的联系和区别究竟是什么,需深入论证。二是可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本质上或从不同社会形态下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共同本质上拓展其研究。原始社会尚未出现阶级,没有政治教育,但有朴素的思想道德教育,从群婚制进化到伙婚制(普那路亚婚姻)又到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都离不开前辈对后辈的教育、引导,这样才使得人类的种群不断进化,兽性越来越少,人性越来越丰富。由此可见,从根源本质上看,思想道德教育是优化、提升人的生存、发展方式不可缺少的途径。进入阶级社会后,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了阶级性、强化了政治主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而作为优化、提升人的生存发展方式的根源本质、共同本质仍然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下,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可以相互借鉴的原因之一。比如,要重视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等等。与此相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也必须拓展和深化。在社会哲学范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是强调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那么,在人学范式下还应强调推进人的生存发展方式的优化,使这方面的认识达到规律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4.对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和基本方法的认识也要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人学范式下还应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主体能力素质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过去较多地强调和运用各种他教他律、显性教育的方法,在人学范式指导下要拓展并加强对人们自教自律方法和开展隐性教育、渗透教育、活动教育、体验教育等方式的研究,以促使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人们优良品德的养成。
(二)在核心概念、某些重要理论解释力上的发展创新
1.核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应率先克服单一主体性倾向。教育部组编的辅导员研修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核心概念清除“施加论”痕迹作出了努力。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概念应当优化。可以这样表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众与其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构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定义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单一主体性”的弊端,体现了“交互主体性”的现代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强调教育的引导、促进性质,落脚到受教育自教自律和思想品德的自主构建上去,即“教是为了不教”。
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必经途径。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首先靠它本身的真理性、科学性,同时,要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建设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必经途径”是它的最深层次的价值。许多观点都从不同方面印证了这一价值。如,谭政在《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强调的“思想领先”;我们党不同历史时期强调的“生命线”论断;毛泽东说的掌握思想教育是完成一切政治任务的中心环节;要革命总要先造成舆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的灌输原理;做好群众工作,组织群众先要动员群众;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等。这些观点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根到底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包括它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3.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亟待开展学术争鸣。自从徐志远和笔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一书)以后,同行有的采用,有的争鸣,但争鸣不多。还是应当有更多人争鸣才能深化认识,促其完善。吸取现有争鸣文章中的合理因素,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应当优化为以下八个:
上述范畴体系的优点在于:优化了基本范畴的分类标准,既有要素范畴,又有过程范畴;既有起点范畴,又有终点范畴;既有主体范畴,又有客体范畴,逻辑结构较过去更为严谨。除了对偶范畴外,还把最重要的单体范畴纳入其中。有的同志认为思想与行为、个人与社会都是起点范畴,叫“双起点”。究竟如何认识、论证和构建?希望更多的同志参与讨论。
4.要多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来开展研究。除过去已有的研究方法外,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下,还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可以深化对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如兽性与人性、动物性与社会性、主体性与客体性、个性与共性、个体与群体、物质性与精神性、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显性与隐性、单一性与全面性、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现实性与虚拟性、硬权力与软权力、有限性与无限性、他教他律与自教自律,等等。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政治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范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