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的教育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使命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大学的发展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发展任务,但是大学作为教学科研的机构,其核心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其内涵什么样的教育使命,依然是值得我们再三思索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学发展的教育思想。大学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了探究真理。大学的使命是探究人类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并且,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成功者所必需的社会和个人品质;而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要阵地,大学应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即如何从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到促进成功学习。换言之,缺乏优异的学习成果,缺乏质量、效益和结构的根本提升,高等教育外延发展的意义是有限的。
这也需要我们关注大学发展所具有的特性:一是对大学工作的不断认识。大学的工作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以不断听取来自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的意见来改进工作。二是教学与研究的辩证关系。研究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学生,而充满了好奇心的学生对教师的不断质疑又推动了研究的发展。三是对大学职能的不断认识。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而不是更多的其它行为。大学本身就是公共服务的最高形式之一。技术转让不应成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应该只是副产品。四是自我管理和相互竞争的灵活结构。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自由追求予以鼓励。第五,最重要的是学科专业的创新。学科专业更新的动力机制有两个,一是与国际学科前沿相连接,二是与社会实践前沿相连接。
同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其中包括:1.形成高等院校合理的阶梯结构,健全中心大学、专业院校和社区学院发展之间的体制与功能关系:中心大学主要的职能是在知识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专业院校构成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链;社区学院灵活应对社会急需的实用和应用人才,如服务行业等,从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合理布局和结构平衡。2.信息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3.大学第一学位的合理化。4.进行适当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5.增加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或以学生贷款为主的学生财政资助,建立和完善包括学生贷款项目在内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6.大学自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自治,培育自身的知识乃至课程创新的土壤,以知识与课程创新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合理体系。7.大学社会化和理事会管理,赋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下放更多的权力。8.高度关注科学研究的价值与作用,特别是基础研究,因为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大学的特征与优势,应增强与世界各国大学的竞争与合作。9.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在大学工作,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具有同步发展意义的课程体系与优秀教师团队。所有这些,都是在健全与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的。
如前所述,要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自身的创新能力将起关键作用,这就需要考虑形成在应用背景下的开发研究与学术发展驱动下,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之间相互推动和结合的知识生产模式(见表)。(注:两种知识生产模式,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吉本斯等在《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一书中提出。)
两种知识生产模式
模式1模式2
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
涉及多个专家领域的跨学科的知识生产
在大的学术背景中形成和解决问题
在以应用为基础的背景中确立和解决问题
创新被视为新的知识生产
创新也被视为现存知识针对新情境的改造
知识生产与应用相分离 知识生产与应用相整合
标准化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科学的”知识生产 交互作用的、不断协商的知识生产
由“精确科学”所界定的稳定的研究实践 由问题解决所刻画的动态的研究实践
半永久性的、以建制为基础的团队
松散的、问题取向的、非建制的团队
研究实践遵照学科的科学规范
研究实践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反身性
在模式1中,人们在学术兴趣的驱使下,提出并解决问题。在模式2中,人们在应用的背景下进行发明。模式1和模式2在动机方面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两种模式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如果没有模式1之下的研究工作的超前, 研究工具的发展即使是在模式2之下,也会迅速地枯竭。模式1到模式2应是良性循环,因此, 应该要求在两种模式下进行知识生产的学者们能够相互交流。
教学中的学科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科研开发来说,学科只是有束缚的参考框架。有了学科的存在,对同类事物的评判就能取其精髓;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学科的纯洁性。相反,在模式2下,共性的分散有利于跨学科的发展, 学科之间的对话意味着见解的改变。
模式1反映了基础研究的特点,而基础研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保障;模式2反映了应用研究的特点,应用研究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两种知识生产必须均衡发展。
在此基础上,需要特别关注竞争力与知识产权的问题。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技术评论》(Technology Review)2000年、2001 年提出对企业和高校核心技术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新概念,连续两年对全球最有影响的高科技领先企业和美国最著名的50所研究型大学的科技能力进行排名,涉及的主要领域为航空、自动化与汽车工业、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化学工业、计算机行业、电子与电器行业、半导体与通讯产业等8个方面;以获得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技术能力、专利数、当前影响因子、科学关联和技术周期。其中值得重视的是,除了美国在绝大多数领域领先、德国紧跟其后外,日本的科技竞争能力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分别进入除航空以外的7个领域, 中国台湾地区已有计算机和半导体两个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所以结合以上两点,我国需要建立处于国际学科和学术发展前沿的相关学科学术群和研究中心,以及相关的研发创新平台,力争跻身于世界先进领域,引领国内和地区间的相关发展。
另外,交叉学科与分化这两方面的重要趋向,以及国际上刚起步的学科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如美国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反映了学科专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最新趋势:一是文理学科向综合化发展,体现通识教育基础及作为高等教育传统基础的文理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学科交叉十分普遍,非但学科群涵括了14个大学科门类,而且所有学科门类均有复合交叉,如心理学18个学科中,交叉学科达16个,占总数的95%;又如认知科学由五门学科共同构成(心智哲学、认知语言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二是学科专业细分亦成趋势,反映了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工种、岗位的社会分工“细化”的密切联系,如生物学、医疗卫生诊断与治疗技术、管理助理与秘书、音乐等四个一级学科分别细分为21个、13个、13个、18个二级学科。
可以说,交叉学科与分化这两方面的重要发展趋向,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学科发展水平,而且可以给予不同类别或类型的高校拥有独具特色的发展空间。
进而,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分布应该引起重视,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趋势和动向加强学科专业领域的创新、更新、调整和建设。在自主权还未完全获得之时,可以利用高校中已有的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专业的条件,统筹和瞄准国际前沿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与国际和区域间的合作办学,以及共建专业的力度。这里的重点在于以研究生教育为突破口,因为当知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时,需要大力普及的则是高端人才的教育。由于大学本科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一种通用人才,而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高端人才在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中心角色,因此尤其需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在两种意义上是实现国家目标的基础:首先,我们的大学有责任培养未来的研究人员和教师——为明天的变化和产品打下基础及教育下一代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第二,研究生教育能够直接为更广泛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根据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于2002年8月发布的数据,以及截至2004年6月由中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数据显示,就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情况而言,美国2000——2001年度硕士、博士研究生总人数分别为468476人和44904人,其中教育学硕士与博士分别为129066人与671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7.55%、14.95%;而中国2003年度的硕士、博士人数分别为120186人与18625人, 其中教育学硕士、博士生分别为2845人和276人,同期的工学硕士、博士人数分别为39813人与6242人。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我国2003年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占总人数的2.37%,而工学硕士占33.13%;2003年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占总人数的1.48%,而工学博士占33.51%。而美国的数据则显示,无论是教育学硕士还是博士,在所有专业中都是比例最高的。这个例子也许可以说明,对基础人才的培养,两国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距。
尽管我们实现学位制度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但是学位制度依然还存在一个亟需完善的方面,如专业学位制度建设。其中需要考虑以技术本科建设为核心,连结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与学术学位体系相配套的专业学位体系,以及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灰领”人才资源系统。这样,既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进入专业生产和服务领域,满足如制造业等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保持和加强第二产业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品质和社会地位,为社会发展提供从中端至高端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系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一种权宜之计,相反它是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与高职相配套的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相衔接的专业教育学位制度,是对现行的学术学位制度的重要补充。(注:如美国在近年来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中,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都各占五分之一。我国2003年专业硕士授予人数为17567,占总数的14.61%,专业博士授予人数占1.16%。)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调整高校的投资策略。因为,适当调整高校的投资策略,把投资重心放在学科专业创新,以及培育与国际学科前沿和社会实践前沿相连接的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上,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保证最大的投资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考虑:一、以国际前沿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为目标,形成自主知识创新和生产的能力,以及合理的学科专业创新与发展的布局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在赋予不同类别或类型的高校各具特色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学科前沿和社会实践前沿的连接;二、以国际与区域间的合作发展为目标,形成优质人力资源及其高端人才培养高地;三、以教育、企业和经济部门的联合发展为目标,形成培养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教育学位制度和系统资源,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的高端专业人才。由此,以高校学科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改革为重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踏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