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态与儿童肥胖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肥胖症论文,心态论文,家长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眼下,您随便朝哪个孩子堆儿里扫一眼,准能见到几个胖墩儿。
胖墩儿吃饭,那真叫“香”。大口扒饭,大口吃菜,厚味的、油炸的、齁甜的,一点都不觉着腻。
孩子的体型,终于使家长着急了。赶着孩子去了减肥夏令营,十日之苦没白受,可回到家,体重很快反弹,“退一进二”。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胖墩儿亢奋的食欲和饮食习惯,非一日铸成,可以说与家长的某些心态有关。
婴儿呱呱坠地,虽说割断了脐带,脱离了母体,却依然靠吸吮母亲的乳汁生存,母婴仍为一体,断奶的那天到了,母亲不能再享受“哺婴”的乐趣与安慰了。这对某些多愁善感的母亲来说,是一种失落,顿生莫须有的抑郁和焦虑。这种焦虑集中地表现在担心孩子缺营养,担心孩子在吃上受委屈,对孩子的进食量过分敏感。正巧,从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来看,一二岁的孩子,无论身高、体重,增长的速度都开始慢下来,以后就更加明显。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却使这些家长产生错觉:“孩子瘦了,营养差。”似乎“验证”了“担心不是多余的”。
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烹调时不惜多用油以增加食物的美味;甜食、甜饮料,保证供应,任其自取,从嘴上不能亏了孩子。孩子大口大口吞食欲——是吃饭香;吃饱了再多吃几口——是乖,都得到赞美。
孩子为了取悦母亲,也常常把小肚子撑得滚圆。真是“孩子多吃一口,妈妈舒坦一宿儿”。
可是,在这种导向下,孩子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贪食厚味、甜食,大口吞食,不及细嚼,饭量惊人。食欲中枢亢奋,运动中枢受抑制,孩子陷入多食、少动的怪圈。
值得提醒的是,一二岁的孩子,体内的脂肪细胞仍处在增加数量的阶段,如果热能的摄入长期大于消耗,脂肪细胞的数量猛增,可就与肥胖结下了不解之缘。
趁着孩子还没完全形成固定的饮食习惯,趁着孩子体内的脂肪细胞还没有超标,趁着孩子虽胖,但仍然胖得可爱不可怕,母亲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把心思转移到孩子的玩上去。孩子健康成长需要运动,跑、跳、蹦、攀、爬、钻、掷,让孩子的运动中枢在快节奏中兴奋起来,使食欲中枢的亢奋状态得到抑制。另外,要学会用科学的尺度衡量孩子的高矮胖瘦;别用吃食哄孩子,孩子的乐趣不应只是吃喝;节假日要淡化吃喝,平时营养不缺,何必说“改善改善”。
“孩子要壮不要胖”,应该成为家长心目中的一条重要的“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