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遍地开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结合2016年山东省德育优质课英语学科的听课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文章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环节的设置方面,探索了互联网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新模式的优越性,以及为教学带来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阅读 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多方导入
教学切入又称入课,是课堂设计的初始化,好的课堂切入,一般具有抓点准、角度新、联系课题紧密等特点,反映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又称课堂导入。导入的设计“梯子”导入的好,对整堂课都产生好的效果。第一,图片导入。利用图片,激活已知,语境中感知、理解部分生词的含义并尝试运用,为文本的理解扫除生词障碍。同时,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图片预测短文内容的能力,引发兴趣。第二,游戏导入。课前和学生们玩游戏,迅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做好铺垫。第三,视频播放。可以利用互联网搜寻与本课相关的视频,通过看视频学习新单词,唤起学生学习欲望,通过视频阐述,让学生提前感知本课的相关词汇来引导这堂课的话题。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录制视频。自录视频中出现相关的话题词汇,为后面的阅读文本提供较好的背景和词汇铺垫。第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回帮助学习迅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七年级上册Unit 9 When is your birthday? 可以直接利英文歌曲Happy Birthday导入新课,简单明了,直达目标。
二、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在20世纪60年代最初由东尼·博赞提出并运用于国外的各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凸显,运用思维导图,使英语阅读材料的内容直观化、逻辑化,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阅读材料。
1.利用思维导图复述故事,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为下面的写作提供示范。通过复述,理清文章脉络,为输出做好铺垫。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书面表达。本环节为输出环节,让学生通过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及提示词,进行书面表达,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
3.运用思维导图对整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重点一目了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主树图、对比图、鱼骨图等。在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作为辅助思考的工具,贯穿大脑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同时可以作为处理知识及学习的有效的新方法,有助于在新授课中建构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有效地评价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设计和传授思维导图有利于把知识的结构教给学生,使学生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全面掌握英语知识要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英语教师应充分重视英语课堂中德育教育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要学会在自然中捕捉和利用各种教育因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与质量。第一,情感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课堂表演过后有更深的情感体会。如:外研版初二年级Module 10 Unit 2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the US?阅读教学中,最后让学生感受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并让学生学会放慢脚步,感受自然之美,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第二,深入钻研教材,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寓德与教。如:外研版初二年级Module8 Unit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提升,遇到紧急事件一定要冷静,被毒蛇咬伤之后,冷静地拍下照片,以便于医生可以对症下药。同时Smile,please!一句话表明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英式幽默。根据英语新课标要求,科学高效备课,把与德育内容有关的英语知识自然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理和个性特点,采用学生易于特别是乐于接受的方式,使学生明善恶,知美丑,辨是非。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第三,创设语言情景教学在迁移默化中渗透德育。利用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更容易提升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
在互联网环境下,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一节阅读课有多个切入点及兴奋点,刺激学生的思维,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利用多媒体形象、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黑板无法传递的大量信息。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语言与音乐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与感受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同时进行德育的渗透。所以,阅读课也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竺丽芬 《启迪与智慧,教育》。
[2]林莉 《新课程视野下英语导入设计方法例谈》,2012。
论文作者:郭怡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思维论文; 互联网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