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及其动力研究论文

全球化及其动力研究论文

全球化及其动力研究

白卫东

(延安大学 政治与法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 全球化是一个其来有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但由于“全球化”这一概念产生较晚,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认知上的混乱。从历史进程和概念两个层面对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析,找出全球化之所以蓬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动力,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全球化并厘清历史进程与概念的不同,消除认知混乱。

关键词: 全球化;历史进程;概念;动力

一、全球化:历史进程与概念

(一)作为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起源及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全球化既是资本不断超出国家界限向全球扩张并自由流动的过程,也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过程,还是不断形成世界市场让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全球化早在哥伦布时代就已经开始,或者说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以及新大陆的发现过程就是全球化开始的过程,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大陆的发现则宣告了封闭时代的终结与全球时代的到来。“全球化”一词出现之后,其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指称经济的全球化,这无疑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深远影响。

发生于古元古代末期的中条运动,是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大量伟晶岩和伟晶状花岗岩,为龙首山早期形成伟晶状花岗岩型铀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强烈的中条运动,使铀活化并迁移,形成早期铀源层和贫矿化。中条运动后期,地壳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龙首山发生普遍海侵,形成了以稳定型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盖层沉积建造,到震旦纪末期,兴凯运动导致龙首山地壳抬升,形成阿拉善台隆。

从信息交流角度看,全球化既是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交流日益密切的过程,也是跨越地理阻碍不断去封闭化的过程,还是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传递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化几乎是一个伴随人类发展至今的过程,因为从人类社会形成之日,人类就从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正是这种探索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打破了孤立,得以交往交流,逐步实现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发展尤其是通讯技术的进步,为信息全球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全球问题角度看,全球化既是全球性问题从无到有再到层出不穷的过程,也是全球性问题对世界进行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塑造过程。由此可以得出,正是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催生了全球化进程。换言之,全球化就是某些国内问题、区域问题向全球性问题的转变过程。

(二)“全球化”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全球化”(globalization),首次应用于专著《走向新教育》,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全球化”这一术语逐渐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例如: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仅仅指的是经济的全球化,而如今“全球化”已经用到了很多方面。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就是这一时期推广该术语并将其应用到经济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维基百科的定义:“全球化,是人、公司和各国政府之间相互作用和融合的过程。由于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大。随着全球互动的增加,国际贸易、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也随之兴起。同时,全球化也是社会经济整合过程和文化的传播过程。不可避免地,冲突和外交也在全球化的历史中占据很大的比例。”[1]这个定义更加强调各个不同领域的融合,即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各方面不断融合为一体的过程。

由于全球化的概念较之其历史进程出现得晚,这种时间上的错位造成了大众对其历史进程的认知与概念定义上的混乱,因而全球化概念自创立以来,就引发了关于定义和解释的争论。各种研究项目、文章和讨论往往集中在全球化的其中某些方面,到目前为止其定义尚未统一。

从中国成品油市场发展的阶段和现状看,中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基本具备,改革的核心是实现成品油价格全面市场化,真正实现市场决定价格,这将对成品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能源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较早研究全球化的学者俞正梁对全球化作出了以下界定:“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了一个单一的世界;全球化是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现在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全球化是一个合作和冲突并存的过程;全球化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转变的过程。”[3](P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涉及四个基本方面,即“贸易和交易,资本和投资运动,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以及知识的传播”。此外,全球变暖、跨境水、空气污染和海洋过度捕捞等环境问题也与全球化有关。全球化过程影响并受到商业和工作组织、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学术文献通常将全球化笼统地分为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2](P175-176)

二、全球化的动力

(一)全球化实现的基础条件

(2)对绝对安全的追求。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对安全和绝对安全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使人类社会以聚合式发展,人类不断打破封闭走向联合,主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联合的产物,如今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便是主权国家,即使如此,人类为寻求绝对安全也没有停止联合,更高一级的表现就是国家的联合、地区的联合等,这种更大范围内的联合不仅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够防止战争危及人类生存。这种联合的进程促进全球化进程,且两种进程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72.31±1.53)s,清醒时间为(12.54±1.54)min,拔管时间为(8.65±1.25)min。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79.54±1.94)s,清醒时间为(19.35±1.66)min,拔管时间为(14.29±1.16)min。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的比对照组患者稳定。

1.内在驱动力:人类对无限财富与绝对安全的追求

(二)全球化的基本动力

色彩: C3={{x1,x2,x3,x6,x8,x9,x10}, {x2,x3,x4,x5,x6,x7,x9}};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全球通道”是全球化得以发展的工具。全球化进程的行为主体归根结底是人类本身,故而全球化随着人类活动的步伐而发展。人类因交流、贸易往来的需要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商路、航道、市场、通讯渠道等一系列通道,同样构成了全球化广泛深入发展的通道,这种“全球通道”无疑为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1)对无限财富的追求。人类从古至今没有一日停止对财富的追求,为获得财富而创造出许多条件,条件越成熟,获得的财富越大,却越不满足。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正是人类追求财富的衍生物。如果说全球化进程真正始于哥伦布时代,那么哥伦布船队向未知世界进发的最直接动力正是远在印度、中国的黄金或财富,船队航向的偏离才偶然间开辟了新航路并发现了新大陆,尾随其后的便是攫取财富的狂潮:殖民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热潮虽然是西方资本的扩张,将许多自给自足的国家强制拉入殖民市场,但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基础条件为全球化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但仅有基础条件,尚不能产生全球化,真正促使全球化产生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是一些基本动力。这些基本动力和基础条件一样也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两类:一是人类本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人类对无限财富与绝对安全的追求,这是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最基本动力;二是由内在驱动力衍生而来的因素,如科学技术、世界市场等,这些客观因素对全球化进程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方面,人类“全球”整体性认知的形成是全球化的前提条件。人类对“全球”的认知可以追溯到哥伦布时代,地理大发现增强了人类对地球的整体性认知,从而促进人类突破局部地域限制在更广泛的地域、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活动,这使得全球化进程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这种对全球整体性的认知,人类活动仍将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样将不可能有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以及商品的流通,也就不可能有世界市场形成,从而就不会有全球化进程。

2.外在推动力:科学技术与世界市场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全球化蓬勃发展。毫无疑问,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成为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交往交流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便捷,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人类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活动,商品货物能够在各个地区间自由流通,这种人和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活动与流通的过程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基本进程。再如: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能够更便捷地获得信息,这种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具有双重性质,它不仅是全球化的推动力,还是全球化的产物。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不断壮大为全球化提供了发展平台。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全球化最初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的最直接动力便是人类对财富的追求,这种追求又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但需要明确的是,世界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为全球化提供发展平台,对全球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方便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使一国之内的商品货物越过国界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交换,而且日益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世界市场内逐渐形成更大的经济体,这种大范围的经济体则是人类追求以获得巨大财富的最高形式。

三、结语

全球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进程,从哥伦布时代算起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化也是一个极难定义的概念,自“全球化”这一概念在20世纪产生以来,其内涵从没有得到确切的定义,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其内涵将随着其深入发展进一步丰富。就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看,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使人类打破局限,实现空前的一体化,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便捷,也正是这种相互依存,使人类社会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如果要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与挑战,还需对全球化进程进行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母猪在进入产房前必须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包括:冬季用温水以及夏季用冷水清洗猪体全身,然后用百毒杀或来苏儿对猪体进行消毒,要特别注意母猪的外阴以及乳房的消毒。在冬季约0.5 h猪被彻底晒干后,经消毒通道转移到产房。

参考文献

[1]Wikipedia.Globalization[EB/OL](.2019-03-04)[2019-03-06].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obalization.

[2]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缉思.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3-0289-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3.125

收稿日期: 2019-03-05

作者简介: 白卫东(1993—),男,甘肃陇南人,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国关系。

(责任编辑:陆水东)

标签:;  ;  ;  ;  ;  

全球化及其动力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