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经营机制论文,看法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搞活国有商业,使它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继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一直是商业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题。国家为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以1984年实行的利改税为改革序幕,10多年来,已先后推出让利、改转租、经营承包、组建集团公司和股份制等多种改革形式。应该肯定,这些改革确为企业注了一定活力,而且也确有一些企业得益于改革的成功活了起来。但就国有商业整体而言,由于改革目标不清晰和改革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国有商业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包袱沉重,经营萎缩,阵地缩小,效益下降的困扰。认真总结10多年来改革的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途径,仍然是各级领导面对的艰巨任务。
一、要继续重视和争取外部环境的改善。从嘉兴市许多国有商业企业现状分析,负债率高和包袱沉重,是困扰企业迈出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1995年末嘉兴全市国有商业自有资金为5.4亿元, 只占企业总资产22.5亿元的24%。就单个企业而言,大多数企业不到这个比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80%,有的甚至90%以上依赖负债。由此产生的负效应是企业盈利大部分转化为利息。据查,每百元商品售额支付利息已由1991年的0.759元上升到1995年1.663元,4年中猛增1.19倍; 利息支出占全部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亦由1991年的16.27%上升到1995年的17.69%,增加一点四二个百分点;若以1991 年利率计算,1995年全市国有商业相对多支付利息达3275.3万元,是当年这些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95.6万元的121.5%。
说到包袱沉重,除退休人员多和企业冗员多这类共性问题外,国有商业企业还有实行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呆帐、挂帐,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为承担市场责任和政府行为新增的亏损。据嘉兴市区经营肉食和蔬菜两个企业的统计, 类似上述性质的经济包袱有1400余万元,别的姑且不言,仅支付利息一项,1年就要200万元。争取政府重视,为国有商业企业卸掉历史包袱,为平等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扶持国有商业尽快走出困境,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要重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现代营销策略的运用。从嘉兴市现有商业组织结构分析,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企业已形成一定群体,但从总量上分析,占绝对优势的仍是中小型企业。然而确有一些人无视这种现状的存在,较多的心态是不甘于小、安于大,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愿望,但不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当地的市场情况,继续奉行粗放型、铺摊子的管理方式,盲目增加投入,不惜耗费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去与已有的大型企业比设备、比装璜、比档次、比规模的做法则不可取。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乏“由小变大”的先进典型,但就大多数的情况而言,大型企业的优势决不是一般中小型企业所能取代的,其中已有一些企业因盲目增加投入而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因此正确选择有利于发挥本企业特点的目标市场和策略尤其重要。嘉兴市饮食服务公司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提供了一定可鉴的经验。这个公司根据中小型企业多、设施简陋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内外处境,紧紧盯着市场,围着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不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经营手段,使原来经营处于萎缩的众多企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如点心行业的嘉兴西点社、五芳斋粽子厂,由于重视新品开发,并采取自己产品打出去,外地名点引进来的开拓方式,取得了既有高速度又有高效益的好成绩。这两个企业1985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分别为91.17万元、9.61万元,至1995年已分别上升到2858万元、332万元,依次增加30.35倍、33.55倍; 服务业中的浴室、 理发两个自然行业,1995年实现的利润也由1985年的1.76 万元上升到 1995年的159.9 万元。这种可喜的变化,尽管原因可以举出许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抓住机遇,进行市场定位,并在经营实践中努力塑造出本企业经营服务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和形象。比如上述两个企业生产的鸳鸯大包、裱花大蛋糕、周生记馄饨和五芳斋粽子,已成为社会公众承认的名优产品,持续保持旺销势头;绿岛浴室和新涌洲理发店、嘉兴旅馆,虽规模不大,档次不高,但具有消费档次齐全,服务质量优良,收费合理的特点,因而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光顾,业务亦蒸蒸日上。应当承认,嘉兴市饮食服务公司搞活中小型企业的做法和经验是有实际意义的。
现在,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又提出搞活大的,放活小的方针,为国有大、中、小型企业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具备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可因企业制宜分别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放活小企业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改组、联合、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国有民营、出售等,都是可以大胆进行探索的。可以这样说,只要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搞活国有商业企业的前景是光明的。
三、要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变单个优势为复加综合优势。这项工作在嘉兴市区已作了一些探索性尝试,而且已取得一定效果。比如在酿造行业,实行以嘉兴酿造厂为龙头,将嘉兴啤酒厂、新塍酿造厂和王店大有酿造厂等4家企业,先后合并改组为嘉兴酿造总公司, 这就克服了在同一城市、同一行业、同一产品的重复开发,设备利用率低的弊端。合并改组后,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重作调整。各厂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设备、场地凝聚一起,实施以规模生产求效益的发展策略。如“贤湖亭”瓶装黄酒,是走俏省内外市场的新秀,却因设备落后、场地不足而影响产量的增加,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合并后集中了各厂的财力和技术力量,自己动手安装了一条黄酒洗瓶流水线和配套的黄酒装灌设备,建成投产后,使酒瓶的清洁度达到100%, 黄酒日产量达到1400余箱,效率提高4倍;为进一步提高啤酒质量和档次, 新添置了新型的硅藻过滤机,加装了一台啤酒精滤装置,使啤酒的保存期延长3个月,确保了“南湖”、“禾城”牌啤酒在嘉兴市场上的旺销势头;新产品开发也出现了可喜的起步,经营效益也有较大增长。此外,嘉兴市食品肉类中心的组建,也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产物,从目前的运营情况分析,虽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协调完善,如要权衡利弊,也可以说是利大于弊。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是推进规模经营,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新工作。可结合“治小、治散、治差”,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积极发展企业集团。由于我市国有商业企业中小型居多,且在经营和管理上都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所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应引起各级领导重视。
四、要重视大市场大流通的参与,努力寻求新的商业发展机遇。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鼓励竞争,搞活流通,繁荣经济的要求出发,打破区域界限,实行跨省市、跨地区经营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竞争和发展的机遇是均等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均等机遇去壮大发展自己。事实上敢于吃头口水的一些企业已经这样做了,嘉兴惠肯股份有限公司、五交化公司等企业,去年先后跨地区在市外开设了5 家专业性商场或连锁商店,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惠肯公司设在桐乡市的经营服装专业店,1995年实现销售额和利润分别达到405万和20万元。
参与大流通,发展大贸易,要敢于冲出传统经营范围和地域界限的束缚,努力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向生产资料、旅游、娱乐、房地产等领域扩展,还要敢于到市外去跻占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