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农村教育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社会背景条件,指出农村在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经费、师资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教育 职业教育
China's Ru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ed Countermeasures
Yang Rui
Abstract Ru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in China's education.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ocial backgroundin current ru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exist in ru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 whole series of questions,such as educational system,educational structure、educational funds,and teaching staff.In view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the author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广大农村的教育发展是当前我国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首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8.6亿,占总人口的73%①。农村城市化、农民农工化和知识化的进程决定了我国整体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其次,我国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也是生产力水平低而实用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农村经济结构又与过去单一的农业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现实迫切地要求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途径。
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条件
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适应。在亿万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我国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变化,从而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地讲,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1.经济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巨大发展,既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据统计,我国乡镇企业产值1983年为1016.83亿元,到1991年,就达11621.07亿元。现在,乡镇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2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净增量的51.6%、税收净增量的68.2%、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净增量的61.7%均来自于乡镇企业。1993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利税总额和出口商品交货总额都比上年同期增长75%以上②。
全国先后涌现一批经济发展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千元、生活接近或达到小康的县,至1991年,共有117个。这些县在1980到1991年的社会总产值增长5倍多,按可比价计,年均增长18%。1991年社会总产值超过50亿元的有30个县,其中8县超过了100亿元③。
2.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由传统落后的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过渡,这样就要求改变人们历来认为农业是落后的产业的传统看法,转而认为农业也可以是发达型产业。这种状况有两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表现是指当前我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场农业上的技术革命。根据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状况,以及人口不断增长而耕地逐渐减少的现实,我国应加速对发展市场经济有决定意义的农村生产技术改革,逐步建立起技术密集型的适应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做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全面发展。这是一种集约经营的农业。据江苏省张家港市对1166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有70%以上的农户希望放弃那种分散的、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④。可见,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时代早已到来,从而为更好地使用科技成果,实现劳动者与土地、技术、装备的合理组合,取得更佳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也因此而要求农村教育的相应发展。
第二种表现是产业结构开始向工业化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1991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的117个县第一产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5%,第二、三产业比重为85%,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与1980年相比,1991年百县粮食面积减少了11%,棉花面积减少了34%,总产量却分别增长了18.5%和16.3%。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0年到1991年,百县乡村两级企业总产值达到2056亿元,增长16倍,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534.5亿元,增长了11.5倍;乡镇企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5.5%,大部分县已经形成集体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为主、乡镇企业为主的格局⑤。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能否及时地培养出大批懂得技术开发、善于经营管理和掌握生产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队伍和劳动大军。
3.市场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和一些大城市的郊区,市场导向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开始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一大批具有区域规模的商品基地已经形成。成千上万个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一切围绕市场转、积极变革、敢于开拓,已经形成潮流。许多农民不仅大胆走出家门,甚至正在走出国门。仅上述的117个县到1991年底,就共兴办“三资”企业7715个,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16.9%;利用外资55.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0.6%,出口商品成交额391.45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0.2%⑥。一批批对外开放的工业小区陆续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大开放格局正在形成。这场深刻的变革,将使8亿农民卷入市场经济,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走向现代化的大趋势,其成败以及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大农村地区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说,依赖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状况。
4.广大农民的社会心理及生活方式开始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中国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耐用消费品普遍进入农民家庭,城镇建设、村镇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形初步形成。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薄弱、人才缺乏和文化落后的现象日显突出,亟待解决“技术贫乏”和“文化饥饿”的问题。即使在不发达地区,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强。据调查,70%的农民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活动,89%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文化科学知识⑦。由此便引发了广大农民文化价值观的根本变化,教育的功利价值、求知价值与审美价值受到重视,8亿农民摆脱温饱问题之后,生活的目的从争生存到图享受进而到追求发展,教育做为促进人自身发展的功能逐渐提到了重要地位。
二、农村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确定农村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目标、种类的重要依据需对两个问题进行通盘分析和预测:一是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人才种类、层次提出的客观要求;另一是农村实际的生产、经济状况能否承受得住因培养人才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经费开支的负担⑧。以此考察我国的农村教育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具体分析如下:
1.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过于滞后与迟缓;另一方面,教育的性质也不适宜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所以,农村地区文化教育问题已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反映在:
(1)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旧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生产方式排斥了文化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造成农村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普遍过低。当经济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产生出许多新的要求时,却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首先,低素质的农民仍占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地位。据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对全国27586个农户调查,在农村总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5.2%,小学程度为40.6%,初中程度为27.9%,高中以上仅为6.3%。另据典型调查,当前农村各业普遍缺乏具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⑨。其次,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数量趋于扩大。在贫困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据统计,在现有的劳动力中,最高时就有36%的中途退学学生充入,其中近20%为小学生⑩。而且大批儿童小学毕业后弃学,从而壮大了低素质农民的队伍。
(2)农村劳动力所受教育的性质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把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标准只确定在国民教育的一般文化程度上,忽视了农村职业技能教育。这是与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不相宜的,农村发展必然是走向非农化、城市化,发展途径是必须走出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的狭谷,发挥地区优势,走农工商、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元化经济道路,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这就要求劳动力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艺,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多元化经济类型。但是,我国农民因为迫于科技水平低,只好依赖提高原有技术效率,1965-1988年总体上的平均技术效率达到83%左右,即现有技术水平的生产潜力仅有17%左右末曾发掘,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与当今世界发展科技农业的方向相违背的(11)。
2.就农村教育自身内部而言,陈旧的模式尚未革除,新的形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又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一定影响,正处于一种茫然无所适从的困境状态。其突出表现是:
(1)教育体制僵化。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都缺乏与社会的血肉联系,脱离现实环境。农村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在管理上,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高度集中,形成政府有关部门“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过细的管理削弱了学校内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政府各部门本身应该管的事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致使教育丧失活力与生机。另外,教育中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学校归于众多的部委和地方政府,割断了教育的内部联系,影响了学校的横向联系。再者,办学形式过于单一,农村经济建设急需的大量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农村学生走的也是和城市学生一样的道路,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造成一方面大量初、高中毕业生待业,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和经济部门缺乏初、中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局面。在这种体制下,由于广大农民不能从教育中获益,又无法参与并改造教育,因而缺乏办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教育结构失当。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同农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不相协调,教育效益极低。农村地区各级教育之间的结构与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极不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学的巩固率只有60%-70%,中学入学率更低。农村高等教育更是薄弱,在当前我国高中毕业升学率不到10%的情况下,农村占的比例极低,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尽管如此,在教育类型上,农村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普通教育为主,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比重太小,中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各行各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和推动农村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在专业结构方面,一方面长期存在重理工轻文农的现象,另一方面,农业院校专业过细过窄,同农村产业、技术结构不协调,在农村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不能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尤其是在第三产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教育的专业结构更显得不合理。另外,在农村山区、牧区、边远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布局也过于薄弱。
(3)教育经费紧缺。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一些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地区,发展农村教育的难度极大,一些地区连“无危房、有课桌、有凳子”都不能充分做到,更何况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教师居住、工作条件等。总体上讲,我国农村教育系统的财力是很不充足的,农村学校办公经费和国家投资于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数量极少。有的山区甚至靠向学生收取一些学杂费维持,有的甚至买不起粉笔,冬天烤不起火(12)。我国目前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教育税收的再分配额,包括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和群众集资办学额。由于我国农村教育经费筹集渠道的单一,以及由于法治不健全和司法不严而造成的各种侵吞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4)师资队伍不稳,质量过低。农村学校教师的成份复杂,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等构成。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不能满足和适应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数量不足最主要的是指学历达标教师的缺乏。按国家教委规定,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必须分别具有中师、大专、本科的学历。但从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的总体现状看,距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例如江苏省响水县现有教师3855人,其中民办教师、民办合同教师约占总数的37%,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44.7%,初中为58.8%,小学为50.5%,职中的16.7%(13)。由于学历达标的教师严重不足,只能大量使用民办和代课教师,大大地影响了师资质量。据江宁县的调查发现,1/3小学教师不会正确按部首查字典,一些教师不会进行长度、重量、时间的单位换算,不了解所教年级的教材,不能掌握拼音,语音差,用方言教学,有的音乐教师不识简谱或五线谱,美术教师不懂绘画技法等(14)。
教师队伍不稳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令人忧虑的现象。由于教师工资收入过低,教师劳动与收入之间形成“倒挂”,教师职业过于清贫,不少教师纷纷弃教从商,也有不少千方百计设法跳出教育领域。如在1988年4月,宁德县碗窑小学6名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集体“请假”,使8个班停课。古田县半数农村教师课余搞食用菌生产,清晨上街卖了香菇便不去上课(15)。
(5)教学内容背离实际需要。多年来,农村教育在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一般文化素质方面的确做出了贡献,但并没有培养起一代有技能的农村劳动者。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学校教育一直都没有围绕农村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至今基本上仍是升学教育。初、高中毕业生若不能继续升学,回乡后就会发现学到的用不上,要用的没有教。这种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需要严重脱离的现象目前仍极为突出,不仅普通教育如此,一些职业技术教育也受之影响,不少学校挂着职中的牌子,传授的是普中的内容,严重影响了教育投资效益,也贻误了急需人才的培养。据对响水县85-87年三年农职中林蚕、畜牧兽医、农学三个专业183名毕业生跟踪调查,学以致用的仅12人,约占6.5%(16)。
三、农村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对策
宏观地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都是教育领域中最薄弱的部分,即使在自给半自给的农村体制下,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当时社会的各种需求。加上长期以来倍受漠视和误解,以及各种历史原因,使得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处于一种极端落后和低效的状态之下,致使今日农村教育变革不仅惰性强,而且阻力大,所存在的问题是全面性的,当前迫切需要的改革应是彻底的,而不是零敲碎打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在我国农村教育的未来发展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需认识并予以优先解决。
第一,加深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农村教育在我国不是一项新课题,早在二、三十年代,就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及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黄炎培的“富教合一”等。有的还造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如定县实验期间农民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1933年定县全县民校高初两级毕业生达7644人,自1927年以来,毕业生人数不下1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17)。当时的认识可以梁濑溟为代表,认为近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现代化只能走改造文化、民族自救的路,而要民族自数,关键在于乡村建设,为此必须推进农村教育。这在当时处于水深火热、内外交困的中国,实非救国之良策。因为农村问题,包括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讲,都是一个全局性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结构作根本性的变动。即使在今天,农村教育确已成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其仍然有赖于整个社会环境条件的改善,仍然是个全局性的问题。
当前,重视农村教育,多方面的培养农村人才确实需要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应立即改变那种认为农民种地不需要多少文化的陈旧观念,真正把经济工作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次,要树立依靠社会力量办教育的思想,改变那种认为教育只是教育部门管的传统观念,农业部门、科技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把农民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再次是改变单靠国家办学的观念,把官办与民办结合起来,鼓励并支持集体、个人以及海外华侨兴办农村教育。
第二,认清农村教育的方向与对象。农村教育的方向应该是为农村发展服务,这看上去似乎无可争议,但却是个争议了几十年的问题。过去,陶行如就曾严厉批判旧的乡村教育“教人吃饭不种稻”,“教农人子第变成书呆子”(1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一再指出农村学校不能忽略其独特的使命,认为农村学校不能培养大批“在智力上发展的,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去充实教育,就谈不上农村的科技进步,也谈不上农村的智力丰富的精神生活”(19)。
为了使教育适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就必须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加进适合农村需要的内容,对农村课程体系进行修改,从全国统一教材转到按地方经济特点使用教材,从面向少数人的淘汰制升学教育转化为面向大多数人的素质教育,并应继续编写和使用乡土教材。
既然方向是服务农村,农村教育的对象就应涵盖农村的全体居民,包括幼儿、儿童、青少年直至成人在内,而不仅仅只是青少年。这样,就相应地要求对农村教育进行整体性的调整,以适应农村智力开发的需要。因此,需要广开学路,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教育,全日制、半日制、住校、走读、半农(工)半读、业余、函授、广播电视、国家办、集体办、私人办等多管齐下。
第三,走科教兴农之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仅仅只是生产力中的单个因素──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并未引起生产力总体上的根本性变化。所以在农村经济得到初始发展之后的转型时期,它就失去了先前的推动力。今后农村的发展必须通过科技进步,取得农业科技成果,用以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质量,特别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并注重要素间质量的协调提高,从而不断形成新的综合生产能力,导致农产品的巨大增长。这种依靠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来发展我国农业,使农民不断“智能化”是我们所讲的科技兴农的实质性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科技人才方面,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全国平均每7000亩耕地,每7000头牲畜,每160个乡镇企业才拥有一名大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20)。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已掌握的大量科技成果中,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仅占30%-40%(21),其中的主要障碍就是我国农民素质太差。农民素质差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缓,以及教育体系的不合理和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因此,在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时,农村教育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原有的教育方针、体制、形式也需要重新调整;现有科技队伍面向农村,通过兴办经济开发实体,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增强自身运作的实力;应建立有效的人才通向农村的机制,把大量的科技人员引入农村第一线;此外,还要通过国家支持的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火炬计划等,把农村经济工作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四,推行综合性的中小学教育。发展学者日益认识到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起飞”都不能依赖于从外部移植政策,而应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建立在内原价值基础上进行发展。这就要求其成员积极参与查明需要,获得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使之能认识到周围的环境,认清有利与不利条件,懂得在现实的基础上如何变革,使环境符合他的需要,还必须学习到必要的手段和能力。这样的人不仅有文化修养,又有专门知识,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科技理论,更有如何在当地应用这些科技理论的实际本领。然而,现实的农村教育却与此相去甚远。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的农村教育都是从城市教育中搬来的,城市教育的内容又甚至是从外国直接移入的,当然不可能与农村实际需要相符;二是人们长期以来总是错误地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截然区分开来(22),这种区分的做法并非出于教育方面的实际需要,仅仅是体现了人们对体力劳动的深层次反感和拒绝抛弃作为一个社会体制缩影的现代教育制度。因此我们主张,在农村的中小学中推行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农村青少年增长知识与技能,并使这种训练更加符合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应全部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懂得农牧业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同时,在各种文化课教学中有机地加授一些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相关的知识,从而理顺文化教育、科技传授和劳动锻炼的深层关系。
第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国农业振兴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在合理利用现有耕地,搞好养殖业的同时,面向广阔的山区、丘陵、草原和水面、海域、滩涂,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林果业,逐步建立起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信息、信货等各项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发展还包括交通、能源、环境、文教、卫生、体育等全面建设以及山、水、村、田、路、林的综合治理。为此,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各种技术人员是非常迫切的,是扭转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的突破口,也是直接为农村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发展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在策略上应首先注重加强县、区高级职业中学这种“龙头校”建设,然后再大力扶持和发展乡镇职业中学。职中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拓宽职业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和优化师资队伍。就职业技术教育的微观而言,首先要教给学生实际本领,这种本领必须实用、见效,能让学生获利;其次,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既专更杂,强调通用性与适应性,以满足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多元经济发展的要求;再次要工农相互渗透,工农结合是为了适应农村亦工亦农、五业并举、多种经营的经济特点。
第六,高等农业教育注重为农村发展服务。我国现有65所农业大专院校,但是,由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西方发达国家模式建立起来的,从来高高在上,忽视本土尤其是农村的真正需要。因此,目前应通过深化改革,在农村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具有符合农业和农村特点的专业性、地方性。在实施措施上,高等学校应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地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和能工巧匠,使之毕业归乡学以致用。各农业院校还应拓宽科类领域,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特别要重视经济管理、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农业金融、市场建设、资源与环境保护、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法等软件的教育,条件许可的话,一些学校要根据乡镇企业的需要,设置二、三产业的专业,逐步向综合办学的方向发展。此外,各农业高等院校要最大限度地与农村社会沟通,实行官方、民间和高校农业科研并举,促进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
注释:
①刘荣勤、秦庆武:“农村教育与农村现代化──山东莱芜农科教协调发展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2期
②李宝恒:“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希望”,《末来与发展》。1994年1期。
③⑤⑥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百县农民奔小康的成功之路”,《管理世界》,1993年3期。
④太央:“农业现代化重要问题──土地经营规模”,《现代化》,1988年1期。
⑦⑩刘敏主编:《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 93页,第51-52页。
⑧(14)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第391页。
⑨(11)(21)陆学艺主编:《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第131页,第124页。
(12)吴福生:“条件、速度、效益”,《教育研究》1986年9期。
(13)(16)陈清山:“贫困地区教育的困境及其出路”,《教育评论》,1991年4期。
(15)“闽东八百教师弃教,百余学校被迫关门”,《解放日报》,1988年5月22日。
(17)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第181页。转引自吴怀连:《农村社会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18)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5页。
(19)〔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1页。
(20)郝克明、张天保、谈松华主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宏伟纲领──学习“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22)〔比利时〕埃立克·雷麦克斯、米利安姆·贝克兰:“促进农村发展的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展望》中文版7期,第127页。
标签:农民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社会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