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多极:北约仍然是一块铁吗?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单极多极:北约仍然是一块铁吗?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单极与多极:北约还是铁板一块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铁板论文,多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终结和欧盟的崛起,导致北约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伊拉克战争为突出标志,北约呈现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美国在北约单极时代的终结

北约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冷战期间,由于冷战的特殊格局和西欧自身力量的局限,美欧关系基本上是领导与被领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北约权力结构上,美国处于霸主地位,当时的西欧还无法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一极。

冷战终结对美欧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苏联威胁的消失,美欧已不再有共同的战略目标。美国意欲利用自身军事优势,通过北约继续控制欧洲,以夺取21世纪的战略主动权,实现其单极世界霸权的梦想。而法德等多数欧洲国家不愿继续作美国的“小伙伴”,主张由欧洲人掌管欧洲的事务。1991年底通过的《马约》就表明了欧洲人的雄心,条约正式确认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为新成立的欧洲联盟的三大支柱之一。欧洲人把冷战的终结视为最终可得以摆脱美国控制并进而恢复欧洲世界“一极”地位的一个良机。

尽管后来发生的事情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前南地区的战争、俄罗斯未来前途的不稳定、东欧改革的波荡起伏和《马约》批准遇到的困难,使欧洲人认识到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自由统一、有着独立防务能力的欧洲将随之自动诞生。特别是波黑战争,使欧洲人重新发现了北约在维护冷战后欧洲安全方面的价值。另一方面,克林顿政府对欧盟发展其安全和防务特性采取了较灵活的、以退为进的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欧关系。但是,美欧争夺冷战后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根本上是难以解决的。美国试图通过“联合诸兵种特遣部队(CJTFs)”计划,以接受欧盟发展其安全和防务特性换取其只能在北约框架内进行,美国目的是阻止欧盟发展其独立防务。另一方面,法德等国也并未放弃建立欧盟独立防务的目标。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给它们以深刻教训: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就不能平等;对美国的依赖继续存在下去,欧洲一体化就没有保障,也就更谈不上欧盟在世界上的“一极”地位。欧盟近年来加快了自身防务力量的建设。重要举措之一是决定组建一支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持和平及救援行动。快反部队是欧盟独立防务的重要标志,势必对北约内的美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触发了北约内部的深刻矛盾,导致大西洋联盟发生了严重分裂。法德等国反战态度坚决,同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它们在北约内部寻求公开对抗美国的途径。两国明确反对北约作出协防土耳其的决定,最后迫使美国绕开法国才使其建议得以通过。两个北约主要成员国在北约盟主采取重大对外军事行动时,不但不予以配合,反而公开联合和对着干,这在北约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说明北约已不再是铁板一块,多极化趋势初现端倪。

伊拉克战争还促使法德等国更加坚定地推进欧洲独立防务建设。它们深切地感到,要想有效地保护欧盟的利益和使欧盟的外交更加有力,就必须建立欧洲自主防务体系。随后欧盟内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动向,其中最具实质意义的举动是法德比卢四国决定建立独立于北约之外的欧盟共同防务。它们宣称要在2004年内建立欧洲多国军事力量司令部,创建空军战略运输指挥中心及核子、生物、化学武器共同防御体系。在法德等国的大力推动下,2003年底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进一步取得重大进展,决定成立欧盟独立军事计划与指挥机构。对欧盟的这一举动,美国公开表示了不满。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认为,欧盟独立防务计划违背了美国提出的在北约框架内不脱离、不重叠和不歧视的原则,实施这一计划将是一种重复建设,甚至是另起炉灶的行为,将破坏北约稳定。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警告,这仅是欧盟更庞大计划中的冰山一角。

总而言之,冷战的结束和欧盟的崛起,意味着北约之美国单极时代的终结。欧盟积极推进自身防务建设,以及伊战期间法德公开向美国叫板的事实,昭示了北约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新欧洲”与北约多极化

东扩是北约多极化趋势的又一重要因素。美国是北约东扩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它试图藉此扩大其欧洲势力范围和加强对欧盟的控制。1991年北约罗马首脑会议传递出北约东扩的信息,受到中东欧国家的欢迎。此后中东欧国家同北约的关系不断加强,并流露出争取早日加入北约的急切心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与北约为敌,中东欧国家在冷战刚结束时仍对北约心存疑虑。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它们很快意识到只有美国领导下的北约才是欧洲安全的基础。1999年3月,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率先加入了北约。它们的加入给北约内部关系增加了复杂因素,它们更多的与美国在政策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从而对法德力量形成了制约。

伊拉克战争突显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美之间的独特地位,“新欧洲”崛起为北约内一支新兴政治力量。中东欧国家不仅与英国、西班牙联合发表声明,还自己联合起来发表10国声明,支持美国对伊动武。它们对美国的及时、坚定的支持,在战术层面上似乎微不足道,但在战略层面上意义却非同寻常。因此美国称赞它们为“大有希望的新欧洲”,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盟友”。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国正试图通过“新欧洲”战略,即利用新加入北约的中东欧国家在欧洲内部建立一个亲美阵营,通过同时是欧盟新成员国的这些国家来限制欧盟的发展。

“新欧洲”国家在对伊问题上追随美国,表明它们对欧美奉行了平衡策略。冷战后中东欧国家都把加入欧盟作为当务之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又担心加入后受大国的控制。为求得两全,它们把美国看作一种抗衡力量,并谋求加入美国领导下的北约。一来寄希望于北约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二来利用欧美力量的变化来加强自己的民族政权,以便在由法德占主导地位的欧盟保持一种独立地位。尽管从长远看,中东欧国家不可能完全成为美国的追随者,因为它们的根本利益系于欧盟的未来,但也不能否认伊拉克战争确立了中东欧国家在北约内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今后一个时期,中东欧国家会继续朝着为自己争取更多权力和空间的目标迈进。因此它们将继续在对欧美政策中运用平衡策略,从而使北约内部关系更趋复杂化。这一点构成了北约多极化趋势的一个重要依据。

北约未来何去何从

北约多极化趋势实际反映了在世界新秩序形成过程中美欧矛盾的复杂化、表面化,以及欧洲的安全与经济主导权分离的现状。在国际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影响下,北约多极化趋势有其必然性和现实性。同时,由于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又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1.必然性和现实性。北约自成立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冷战期间西欧就在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并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当时谋求独立的努力基本上局限于经济贸易方面,而在政治和军事安全方面则裹足不前。冷战后欧盟重新定位其与美国的关系,把谋求与美平等地位作为追求的目标。对法德等国来说,在现阶段还不能离开北约的情况下,利用冷战结束带来的机会打破美国单极主导北约的局面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北约多极化趋势带有某种必然性,它根本上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现实性可通过两点加以分析。一是从世界全局来看,法德等国在北约内谋求与美平等地位的努力是与欧盟争当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大目标相一致的。伊拉克战争加强了北约多极化趋势的现实性。实际上,这场战争就是北约内美欧追求单极和多极化目标时所产生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二是从北约力量结构的新变化来看,“新欧洲”国家崛起为北约内一支新兴政治力量,使得北约多极化趋势真正成为了现实。

2.长期性和复杂性。如前所述,冷战后不同的战略需要和目标追求导致北约内部形成了三支政治力量。但必须指出,尽管美国单极主导的局面基本上已被打破,三支力量并不平衡。美国仍是最强大的一支,“老欧洲”处在上升中,“新欧洲”最弱但具有平衡作用。北约多极化目前仍只是一种趋势,还不是现实。

美国与法德“老欧洲”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将具有长期性。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势头,令美国感到忧虑。它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成为制约美国的一极,因此试图利用“新欧洲”来遏制欧盟的独立倾向。伊战期间美国大搞分化活动并实际造成了欧洲内部的分裂,表明其分化策略暂时取得了成功,这同时也意味着法德追求与美平等地位将不可能一蹴而就,斗争将是长期的。另一方面,法德对美政策中也有现实主义的考虑。它们认识到,欧洲目前在安全方面仍然离不开美国,仍需要得到美国的支持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此乃法德致力于搞欧盟独立防务但又强调不脱离北约的原因所在。

“新欧洲”国家作为影响北约多极化趋势的一个复杂因素,其未来在北约内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今后一个时期,它们在国际事务中仍可能继续跟随美国,借助于美国的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以便加大其在欧盟内的地位和筹码。这将可能对法德“老欧洲”力量形成更大制约。但长远来看,如果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和欧盟后能够实现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实质性飞跃,其在欧洲的位置也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实现了提高自己地位的同时,也就必然会追求自身在欧洲乃至全球事务中的独立地位。因此中东欧国家未来在北约内的作用,既是影响北约多极化趋势的一个复杂因素,也预示了这一趋势的不可逆转性。

标签:;  ;  ;  ;  

单极多极:北约仍然是一块铁吗?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