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目的:讨论血清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检测血清LDH水平,之后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过42天的持续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血清LDH水平检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实验组一组,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其中实验一组症状完全缓解,实验二组症状部分缓解,实验三组症状没有缓解,对此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DH水平。结果:持续治疗42天后,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24例,无效4例,临床缓解率为94.59%,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血清LDH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三组的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一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实验二组,最后为实验三组,组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血清LDH水平下降越明显,说明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越好,血清LDH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参考,动态观察更加有助于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血清乳酸脱氢酶参考文献;效果
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寿命较短,其破坏速度增加【1】,其破坏速度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只出现溶血,没有贫血,如果在短时间内超过了骨髓造血的能力则会引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本次调查中,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检测治疗前后血清LDH水平,讨论激素治疗效果与血清LDH水平下降幅度之间的关系,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23-58岁,平均(40.5±2.6)岁,其中包括慢性溶血急性发作23例,自身免疫性贫血26例,药物性贫血21例,其它原因引发的贫血4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B超、胸片、肿瘤指标、血生化以及骨髓穿刺,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检测并记录治疗前血清LDH的水平【2】,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根据溶血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贫血,并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血清LDH水平,之后开始糖皮质激素的系统治疗。首先给予甲泼尼龙每天一次,根据体重每次1mg/kg,治疗时观察血常规变化情况,预防性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果Hb正常后,可将泼尼松逐以每周减掉总量的10%逐渐减量,总计治疗42天。
1.3疗效评价
在持续治疗42天之后,检查相关指标,包括胆色素、肝功能、血红蛋白以及网积红细胞数百分比,根据检查结果对病情做出有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胆红素以及红细胞计数水平均达到正常,Coombs实验为阴性;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血红蛋白大于80克每升,血清胆红素小于34毫摩尔每升,网织红细胞比例小于0.05,Coombs实验为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相关指标无变化或者加重。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LDH水平,对比不同治疗效果的血清LDH水平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SPSS16. 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士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程度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LDH对比
随着溶血程度的加重,血清LDH水平会随之上升,不同程度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LDH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清LDH是一种糖酵解酶,当身体发生急性肝炎或者急性白血病时可刺激其活性上升【3】。红细胞中的血清LDH含量较高,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时候,红细胞破坏,LDH会释放到血液中,所以发生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LDH会明显上升【4】。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血清LDH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三组的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变化,并且实验一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实验二组,最后为实验三组,组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在治疗过程中,血清LDH水平下降越明显,说明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越好,血清LDH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参考评价,动态观察更加有助于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 刘清池, 李建英, 马亚辉, 等. 雷帕霉素治疗28例复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疗效观察[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3): 241-242.
[2] 刘冯, 肖丁华, 莫东华, 等. 血清乳酸脱氢酶在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11, 14(2): 538-539.
[3] 金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15): 1127-1128.
[4] 刘清池, 李建英, 马亚辉, 等. 雷帕霉素治疗28例复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疗效观察[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3): 241-242.
论文作者:罗洪,于慧洋,姜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血清论文; 性贫血论文; 水平论文; 患者论文; 红细胞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三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