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湖南衡阳 421900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结果: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实验组感染例数为1例,对照组感染例数为5例,对照组感染例数显著多于实验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且针对性较强,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 集束化管理 血流感染 临床疗效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肾病的有效方法即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患者在进行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时,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是患者的身体健康[1]。为了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效果,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48例,男性患者52例,平均年龄为(63.1±2.2)岁,留置导管的平均时间为(12.5±2.1)月;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51例,平均年龄为(62.7±2.4)岁,留置导管的平均时间为(12.2±2.2)月.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留置导管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集束化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加强护理人员对透析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操作时的手卫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清洗;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注意严格控制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如体温及患者症状,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医护人员进行穿刺时,需为患者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防止出现股静脉置管的现象,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感染;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更换敷料,一旦有组织液渗出或者汗液出现,就需及时更换患者在插管部位的纱布,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对导管的护理也应提起一定的重视,置入导管后需进行相关的消毒操作,在进行消毒后,注入肝素盐水,进行包裹时需使用无菌纱布;相关医护人员需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患者普及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另外,医护人员自己本身也应加强学习,提高操作的规范程度[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卡方检验对本次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实验组感染例数为1例,感染率为1.0%,对照组感染例数为5例,感染率为5.0%,对照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感染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目前临床治疗肾病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建立完整的血管通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的治疗操作过程中,进行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时,患者较易发生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从而影响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有效率,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3]。
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主要原因在于希望能够为患者提高质量更高的医疗护理服务,降低患者的治疗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综合考虑到多种护理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进行穿刺的部位、无菌技术、医护人员手卫生以及手术操作之后的护理情况,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法。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需注意患者术后的相关生理指标,为患者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注重导管的护理,严格控制无菌操作,注意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时手的卫生情况,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患者普及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自身护理能力的提升。总体来说,集束化护理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防止血液透析导管血流感染,为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制度,防止出现失误[4]。
从本次研究的实验结果来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实验组感染例数为1例,感染率为1.0%,对照组感染例数为5例,感染率为5.0%,对照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感染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与普通护理方案相比,具有一定优越性。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具有较强针对性,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邓长虹,陆惠华,刘月明.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换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3):566-567.
[2]余美花,周文英,马金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2704-2705,2708.
[3]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5-667.
[4]夏亚林,全丽芳,潘寄春.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2(9):562-563.
论文作者:戴双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导管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例数论文; 感染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