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对牙周炎和冠周炎采用替硝锉含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50例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替硝锉含片含服和替硝锉片口服,对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相较对照组76.0%有明显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硝锉含片治疗牙周炎及冠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进行深入推广。
【关键词】替硝锉;牙周炎;冠周炎;临床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096-01
牙周炎和冠周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由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性疾病[1]。有些患者于患病初期未进行有效治疗,随着病情进展,致使口腔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并产生剧烈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替硝锉是一种抗厌氧菌、抗原虫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牙周炎及冠周炎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易引起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本文就此展开深入研究,现回顾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选择我院口腔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23~63岁,平均(44.12±1.68)岁,其中11例牙周炎患者,8例冠周炎患者,6例合并牙周炎、冠周炎患者;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22~64岁,平均(43.95±1.17)岁,其中10例牙周炎患者,9例冠周炎患者,6例合并牙周炎、冠周炎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替硝锉含片(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09),2.5mg/次,4次/d,于三餐后及睡前含服,于口腔内滞留20min,忌嚼服或直接用水吞服,服药后30min~1h内禁水、禁食。5d为一个疗程。
1.2.2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替硝锉片(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90)口服,1.0g/次,1次/d,首次服用剂量为2g。5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效:患者牙龈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无流脓现象,牙周袋颜色明显变浅,牙齿松动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牙龈红肿、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牙周袋颜色有所变浅,牙齿松动的情况有所改善;无效: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相较对照组76.0%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有效控制混合感染性细菌,直至完全消除[2]。由于当前国内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组织产生了耐药性,如果长时间应用全身抗菌药物,不仅会引起患者胃肠道组织中的菌群失调,损害其消化、吸收能力,还会影响口腔内微生态平衡。因而需对其应用程序进行优化。
替硝锉对原虫及厌氧菌有较高活性[3],用于各种厌氧菌及牙周感染等的治疗,具有分布广、耐受性高等优点。该药进入人体后,可保持缺氧状态,通过电子传递的方式,将硝基成分还原为氨基组织,完成对细胞DNA的转录程序及复制合成程序的有效阻断,并充分降解已合成的DNA,以确保细胞死亡。采用替硝锉含片含服的方式进行治疗,服药剂量小,且能够长时间、高浓度作用于病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相较对照组76.0%有明显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应用替硝锉含片治疗牙周炎及冠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进行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凤英.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7):78-79.
[2]贾燕.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42例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疗效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196-197.
[3]赖丛红.牙周炎和冠周炎经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30-131.
论文作者:王双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冠周炎论文; 牙周炎论文; 患者论文; 含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替硝唑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