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要改善生活质量,就要完善生存环境,提升环境质量,随之园林设计得到了一定发展。园林设计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并且利用建设技术加强空间的艺术性,使艺术与自然有效结合。在实际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园林设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这两项内容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园林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优化需求,利用专业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创造协调、美观、舒适的生态环境。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增加园林外观的形态,使园林设计更加多样化,加强园林设计与自然的融合。不仅如此,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增加城市绿化,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城市美观性的提升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一)美化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其设计质量与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植物景观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景观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和状态,使人们在不同季节观赏到不同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进而提升园林美观度。
(二)陶冶情操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提升生活环境的舒适度,通过优美的植物景观来缓解人们的日常压力,实现陶冶情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环境的好坏会对人们的心情产生影响,城市生活使人们缺少对自然的接触和亲近,使人们的内心浮躁。而园林景观中配置了大量的植物,利用植物创造了优美的景观,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释放心中的压力,将心态归于平静,进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现状及改造对策
(一)现状
要做好植物配置和造景工作,就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其中地理环境因素尤为重要,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以某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为例,该地贯穿西北两个地区,具有“立体气候”也正,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温差,所以植物配置和造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缺少科学的设计。该问题主要体现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度倾向于设计美感,忽略了使用性能。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虽然对植物的色彩和线条进行了良好的搭配,但过于形式化,忽略了植物的生态需求、应用作用,进而植物配置和造景工作失去意义。一方面,设计师没有根据环境状况选择植物;另一方面,对植物缺少安全防护,也没有突出地域特色。从目前该地植物群落分布情况来看,乔木过多,植物配置相对单体,没有满足环境需求和生态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配置结构单一。近年来,园林设计行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设计思路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成功的园林设计会被其他地区模仿和学习,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等条件不同,模式化的园林设计会造成形式单一、缺乏特色等问题。不仅如此,对植物色彩和功能的多元化缺少重视。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观赏对象,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能够出现不同的色彩,进而形成不同的景观形态,创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但该地区园林设计明显存在配置和造景单一的问题,紫丁香、水蜡等乡土植物使用过于频繁,没有合理利用玫瑰、小云杉、连翘等引种植物,进而影响园林美观性。
(二)对策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型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按照人们需求创造景观。配置和造景要对人们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根据园林的功能和作用进行配置和造景。例如,公园用于人们的放松和休闲,植物要具备纳凉的功能,增加环境舒适度。古典园林则主要用于观赏,所以要充分体现自身的美学价值,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感,并且与周围景观和谐相处;其次,依据没设原理进行配置和造景。植物配置和造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考虑与周围景观、建筑的配合,起到互相衬托的作用;最后,注重整体效果。在群体景观设计时,要做好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协调。例如,树的轮廓线、林缘线的协调。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分配组合植物群体。
要改善植物配置和造景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在实际设计时,要做好调查和分析工作,根据当地环境和生态条件等要素进行植物的选择。要注重整体协调性,其中包括园林光影、线条、植物颜色、种类等多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和需求,再进行植物的配置,与当地地形、环境特点进行结合,可以在原有的自然地貌上进行植物的布置,在不同的空间内展示不同植物的不同功能;其次,坚持生态型原则。首先要对园区内的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在适宜的地点选择恰当的植物,保障当地土壤条件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进而确保植物的存活和生长,使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在外中引进方面,一定要注意环境的考察和改造,做到适地适种,避免植物死亡等问题的出现。要合理利用本土植物,充分展示地方特色,使园林设计具有独特性;最后,坚持艺术性原则。要提升园林设计的美感,就要简直艺术性设计原则。植物的栽种并不是单纯的堆积,其与绿化工程有一定的却别,需要以自然作为基础,但要高于自然,具有一定设计美感。要将美学知识和科学生态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符合环境条件、地理条件和居民审美的园林景观。要考虑植物季节性变化情况,对植物的后期效果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植物在生长后破坏原有的景致,降低园林景观的整体美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园林景观的增多,人们对园林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一定要做好植物的配置和造景。要坚持科学性、生态型和艺术性原则,不仅要对环境条件和地理条件进行规划和改良,还要合理分配布置植物的栽种位置、品种组合,进而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葛慧莲.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J].现代园艺,2016(22).
[2]常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7(1).
[3]黄华荣.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
论文作者:张坤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造景论文; 环境论文; 景观论文; 作用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