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陈姣姣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08500

【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以9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2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统计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根据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再发组和未再发组,对比分析2亚组患者的血压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中的平均S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DB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17.02%、6.6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中的平均S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DB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的SBP指标值升高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压;心血管事件

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强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变化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相关性,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患者血压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WHO于1978年制订的标准[1],冠心病诊断标准参照WHO于1979年制定的标准[2]。其中,男55例,女39例;年龄52~72岁,平均(65.34±5.28)岁。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9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52~72岁,平均(66.18±5.52)岁。病例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者;(2)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3)合并糖尿病者。

1.2方法

2组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监测仪器采用美国迈瑞Mindray动态血压监测仪 ,型号MC-6800 。监测指标包括:24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6︰00~22︰00),夜间动态血压(22︰00~6︰00)。

1.3观察指标

1.3.1 2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值。

1.3.2 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于2组患者入院后直至出院后6个月,分别予以随访观察,统计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心衰、卒中等。

1.3.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根据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2个亚组,即再发组和未再发组,对比分析2亚组患者的血压特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表示,用t检验组间两均数的比较, P<0.05即提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表1 2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中的平均S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DB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存疾病,据最新的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5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且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成为威胁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有诸多研究报道指出,许多冠心病患者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作为一个应激因素暴露其易感性,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新发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3]。本研究结果显示:

(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BP呈明显升高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中的平均S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即SBP指标值的异常升高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报道证实高血压为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血脂沉积在内皮下,逐渐形成斑块,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4]。黄小荣[5]等报道指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高血压患者如长期不治疗,有50%的可能死于冠心病。

(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时,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17.02%、6.6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中的平均S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是交感神经激活的预测因子,血压上升意味着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对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有促进作用,所以血压上升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患者各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显著上升[6]。

综上,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的SBP指标值升高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李淑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77-78.

[2]李征.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04):29-30.

[3]杨志星,张亮清.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9):105-106.

[4]姚芳,许飞.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2):122-123.

[5]黄小荣,孙媛媛.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2):186-187.

[6]王惠敏.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2):4257-4258.

论文作者:陈姣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陈姣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