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及其对内需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需论文,实证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居民消费不仅表现为一定的数量,而且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消费结构在居民消费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消费结构是消费内在质的规定,扩大内需必须注意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的趋势
总的来说,今后五年至十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升级到以住、行、玩等享受型商品与发展型商品为消费兴奋点的小康富裕型消费结构。买房、购车、买电脑、旅游等消费将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内容,但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是平缓推进的。在这一背景下,居民对吃、穿、用等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服务的结构、质量会提出更多、更高、更优的要求。例如对食品工业将强调绿色环保、营养均衡、保健等要求;对服装个性化设计、时尚方面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这些传统型的商品,提高消费档次将是它们的发展方向。同时,城镇居民对新型耐用家电、室内装饰和陈设、卫生系列用具、厨房系列用具等提出新的要求。居住、交通、通信、旅游、医疗、娱乐、教育等方面消费将成为消费热点。处在新世纪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给扩大内需工作提供契机。
(二)五至十年内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各消费支出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1.食品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除美国占34.7%、波兰占49.7%以外,其余各国(地区)大体都处于37%~45%之间(见表1)。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吃的方面支出的比重将下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同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会使其恩格尔系数稳定下降。尽管从长远来看,预计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将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过渡,逐步实现下降30%的富裕标准,但根据对1985年32个非低收入国家数据回归得出的多国模型,中等收入国家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为0.54。1998年占我国人口70%的农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弹性高达0.62,高于国际水平。在未来的五至十年时期,食品消费比例仍会较高。虽然食品支出不会像汽车等行业一样对内需增长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庞大消费基数和消费档次的提升也会促进内需的扩大。企业应注重开发细分化、科学营养食品;国家调控政策也应该对食品和食品市场的供求均衡采取差别性的调控。
表1 世界一些国家GDP达到1000美元时消费结构构成表(注:因反映2003年情况的中国统计年鉴未出和各国统计的口径不一样,所以没有把2003年中国的情况列上。)
项目 美国 日本 西德 法国 英国 前苏联 匈牙利 波兰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间 1942年1967年1959年
1958年
1958年1958年 1971年 1970年
食品(含饮料、烟草) 34.7%37.3%39.7%45.3%
45.0%37.9% 45.6% 49.7%
衣着 14.8%12.0%12.4%12.6%
10.9%13.9% 11.7% 13.1%
房租(含燃料、水电) 12.4%13.5%10.8%8.3%13.8%4.4% 6.9%
4.8%
家具及家庭设备用品14.4%8.4% 13.5%10.2%
11.1%6.1% 8.2%
6.8%
交通通讯 6.2% 28.8%7.5% 7.7%9.4% 37.7% 6.6%
5.0%
医疗卫生 5.7% -3.7% 7.3%2.0% - 6.2%
7.5%
文化娱乐教育 5.3% -7.6% 7.2%5.4% - 10.9% 11.5%
其他 6.5% -4.8% 1.4%2.4% - 3.8%
1.6%
合计 100% 100% 100% 100%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据《市场报》2004年02月27日第四版资料整理
2.衣着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世界各国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的一般变动规律是先升后降,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前衣着消费比重略有上升,在超过1000美元后衣着比重缓慢下降,没有明显大起大落。表1中8国(地区)衣着消费的比重在12%~13%之间,与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所占的比重基本吻合。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重从最低收入组到中等偏上组有规律地上升,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衣着比重开始下降,完全符合国际上衣着比重先升后降的规律。在今后的五至十年内,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很大。同时,衣着消费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由于消费品的特性,衣着消费对扩大内需的贡献不大,但保持它的应有消费量也是对内需的一大贡献。企业按着顾客的需求来生产合适衣服将成为保持内需的方法。
3.家庭设备用品、服务性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2002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为93.3台和95.4台,比1993年增长1.55倍和1.17倍;拥有彩色电视机131台,比1993年增长1.72倍。上述数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表明用品消费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重点。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居民80年代购置的家用电器在“十五”时期进入更新换代期,许多新型家庭设备用品也会进入居民家庭消费内容。根据90年代的实际数据计算的家庭设备用品需求收入弹性较高,但考虑住房、医疗、教育体制改革在“十五”时期力度加大等政策性因素和1995 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已经开始逐年下降的实际情况,从2000年开始,城镇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开始下降,预计这一趋势会持续下去。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一些新兴的家用耐用品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的“消费”热点。如:电脑、空调等。中国城镇居民在短短的五年间家用电脑每百户的拥有量从1997年的2.6台到2001年的13.3台,增长5.12倍;2001年空调拥有量为35.8,比1993年增加15.36倍。这一方面证明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家庭设备用品支出项中,仍然有对内需增长有直接见成效的消费热点。抓住这些消费热点,诸如电脑、信息家电、智能环保家电,也能有效地扩大内需。
服务性消费支出。西方国家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较高,一般在10%~20%之间。前苏联、东欧各国在20%以上。我国城镇居民目前仅为12%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预计今后五至十年内,服务性消费比重将明显提高,发展空间相当大,达到15%~20%左右。服务性消费增长潜力也能成为扩大内需的尖兵。2002年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6个城市“十一”黄金周期间饭店与餐饮市场统计,餐饮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可见,服务性消费将是扩大我国内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4.医疗保健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导致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但1985~2002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比重一直缓慢上升,由2.48%上升到7.13%。在以上分析中,2002年医疗保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是0.0733,仅高于杂项商品的边际倾向。这说明医疗制度的改革要继续深入。然而,有三个主要因素将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继续上升:
(1)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
(2)收入水平提高,人们保健意识增强;
(3)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个人医疗负担适当增加。
所以,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医疗保健消费虽不能对扩大内需起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具备扩大内需的潜力。
5.交通通讯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表1中的8国(地区)这一比重一般在7%以上,我国城镇居民目前这一支出比重仅达到5.7%,与这些国家(地区)当时的水平有一定差异。在温饱型消费阶段,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比重极低,城镇1985年为2.13%,在各类消费比重中均居末位。随着温饱型消费结构向小康型消费结构转变,1998年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上升到5.94%。国家在前几个五年计划对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已经使交通通讯供给约束基本解除,这将为“十五”时期和以后更长时期的城乡居民扩大交通通讯消费提供便利条件。
在这个消费支出项目中,我们应注意到汽车和移动通讯消费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消费热点,它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现实选择。在一些经济发达大城市,汽车消费和通讯器材消费成为启动内需的动力源。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发现,在北京居民消费新三大件中,汽车消费增长最快,与2002年相比2003年的增幅达51.2%,通讯器材紧随其后,达到35.5%(见表2)。
表2 2002、2003年北京居民三大件的消费情况
项目 2002年(亿元) 2003年(亿元)
增幅(%)
汽车201.9
305.2
51.2
通讯器材20.728.135.5
住宅相关产品132.7
154.7
16.6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2002与2003统计年鉴
从目前来看,汽车成为消费热点的原因如下。
(1)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现在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和超过1000美元,而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则已达到2000~3000美元。
(2)公路的发展为扩大居民的汽车消费提供了基础条件,我国未来交通将以公路为主。
(3)加入WTO之后汽车的销售价格将明显下降,更加接近普通居民的购买力。
以通讯器材为代表的通讯消费热点体现了消费结构需求升级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2003年据对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表明,1—11月份,通讯器材销售增长74%。2003年,在通讯消费方面,1~8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总量达4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固定电话用户增长3070万户,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811万户。
6.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在生活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或再向富裕型过渡的进程中,人们在不断满足“吃、穿、用、住、行”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宽。促进城乡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持续上升有三大因素。
(1)双休日制度的实行为居民增加了闲暇时间,促进了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产业化发展。今后五至十年内,城乡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继续上升。2002年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边际倾向仅次于食品消费,说明城镇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敏感与重视。
(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技术含量高的彩电、VCD、摄录像机、家用电脑等文教娱乐类耐用消费品不仅成为娱乐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居民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这类耐用消费品的商品不断更新和价格下降使其家庭普及率迅速上升。
(3)市场化改革使就业竞争加剧,个人教育文化科技水平逐步上升为就业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城乡居民对子女教育和自身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和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使城乡居民教育费支出大幅度上升。
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中有三个消费热点:旅游休闲、教育、体育与保健,这三个热点能直接扩大我国内需。
(1)旅游休闲。旅游消费成为正在兴起的消费热点。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的情况也证明了这点。200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99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实现旅游收入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次黄金周之最[2]。
(2)教育。教育消费成为长期的消费热点,教育产业正在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在广州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学历的群体的经济收入的比率为1∶1.21∶1.28∶1.73。这就是说,个体对教育的投资越大,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所得的经济回报和精神回报就越高。上海市统计局城乡调查队最新抽样调查表明,2003年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达937元,比上年增长14.1%。教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中的一个新热点。
(3)体育保健。去年“非典”促使居民增加了清洁、健身方面的消费。“非典”过后,人们更加重视保健品和健康类商品的消费,特别是绿色食品备受欢迎。同时,人们偏好体育与保健也符合消费结构升级的规律。据国家信息中心估计,1992~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已从84元增加到211元,年平均增长20.2%。1994~1998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1.5。这种在20世纪末已经展现出来的趋势,在新世纪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2002年国家体委公布的《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体育人口约占31.4%,有近4亿人。而且,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的产值一般占GDP的1%~2%左右,而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大大低于这个比例。应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无疑会壮大我国体育产业,是扩大我国内需的契机。
7.居住消费发展趋势及对内需的影响
表1中的8国(地区)这一支出的比重大体在12%~13%之间,前苏联、东欧各国住房支出比重都在4%~7%之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住房制度与前苏联、东欧各国比较接近,带有很大的非商品性、福利性。城镇居住消费比重虽然从1985年到1998年由4.79%上升到9.43%,但城镇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一直小于0.7左右,高低收入组居民的居住消费比重几乎相同。推动居住消费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不是收入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而是住房体制改革和居住类价格变动。“九五”时期我国城镇基本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和住房消费商品化的改革造就了现在住房消费的繁荣。
住房消费现在已成为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点,也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改善居住条件,购买住房,成为我国居民生活的重要目标,住房及相关产业,如建材、装饰、家居形成了日益升温的消费热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房价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下降,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内,汽车及住房等新型消费热潮将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乃至一些富裕小城镇扩展,并带动相关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2003年据对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表明,此年1~11月份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增长高达46.6%,家具类商品销售增长达47.2%。2003年岁末,美国兰德信息公司对我国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居民消费调查显示,住房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的新三大件中最大件。其中,人均住房消费支出为7267.64元,占居民消费支出的53.3%,位居商品消费支出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