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走向现代行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论文,行政论文,MP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MPA在中国的身份认同
2001年10月,随着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24所高校将面向全国联考招收MPA,一种新的学位MPA将在我国兴起。
作为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在我国最早主要是从行政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学科中发展而来的。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区别是:受工商管理学等一些现代管理学科的影响,公共管理学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管理学、经济学视角来研究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另外,较之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的涉及面更宽,除了涉及政府部门的管理,还包括非政府的民间公益性组织的管理。公共管理、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文官制度。只是中国的文官制度后来走向政治化,而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却向实务迈进,逐渐扩展成公共管理学科。如今,这一“出口转内销”的学科却正是中国行政干部和公共管理者迫切需要的东西。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教育是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中国共产党曾在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但在1952年院系及学科调整后的20多年间,行政学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未能作为独立学科保留。1979年以后才开始恢复研究。从1986年起,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陆续设立行政管理专业。1992年后,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拥有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权。经过20年的努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育都已获得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和管理手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我国建立起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政策管理体系,由此对各级公务员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过去很多由政府包下来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也将由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完成,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1997年,我国决定正式设立培养公共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开始组织专家,就我国设置和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方案指出:“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特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初步定于今年10月前后,进行首次MPA全国联考招生,目标是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包括政府机关公务员、其他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政策分析专门人才。
因此,公共管理学在中国还是一门近年来刚刚兴起、相当年轻的学科,而且,目前它正面临着向更具交叉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范式转换的艰巨任务。如今它下辖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等5大二级学科。1999年10月,清华大学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筹建公共管理学院,并开办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师资班,国内另有北大、复旦等高校开设公共管理课程,但为数不多。
据当时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MPA教育的招生对像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有若干年正式工作经历及实际工作经验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在职培训政府公务员为主,同时兼顾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的人才培养。教学上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特点,学生能综合运用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问题。入学采取全国联考形式,保证生源质量,毕业要求撰写论文,学习时限2~3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已经设立的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政府与企业关系、国际政治经济、非政府组织、科技政策与管理、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在研究生班及各类培训班中已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运筹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分析、比较政治学、第一外语等课程。
接着,2000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高校为首批MPA培养试点单位。定于2001年秋季招生,2002年初入学。这24所院校的名字是: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001年4月28日、6月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人事部相继发出2001年MPA招收工作的通知和报名推荐有关问题的通知,24所MPA试点院校积极准备,中国首届MPA招生工作正式启动。MPA招生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公务员。符合报考条件的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不超过录取限额的20%。
至此,MPA教育从政府到学校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MPA教育观念在中国也已经得到了空前的身份认同。
中国MPA的教育设想
我国的MPA教育主要是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应运而生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中的职能与角色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政府公务员应首先转变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现代行政管理水平,从传统的“干部”的角色转变到现代公务员的轨道上来。此间人士认为,中国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公共政策无论是制订还是实施都面临新课题,这就对政府的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即将加入WTO,各行各业都面临挑战,但最严峻的挑战还是政府的管理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学历层次偏低,受过系统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也很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有资料显示,到1997年底,中国公务员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6.1%,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9.92%,具有硕士学历的仅占0.35%。尽管近年公务员队伍学历提高较快,但高学历与专业化并不能划等号,一些“高级人才”进入公共管理部门后依旧缺乏该方面的专业训练。并且,多年来,“干中学”是中国公务员成长的一个“土模式”。这种通过实践自学和摸索的路子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府公务员队伍已成当务之急。据国家行政学院日前的一项调查,中国许多省市干部均意识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与时代距离较大,许多人特别是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渴望进行系统地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理论、经济管理知识、法学理论和相关的实用性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因此,建立起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政策管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及长远的战略目标,也是对国家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加快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步伐提出的一项重要与紧迫的任务。
同时,随着国家机关政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过去由政府包下来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也将转由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完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这些部门的职能会日益增强,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数量要求会有较大提高。
因此,根据有关政府和学校部门的有关精神,中国MPA的教育设想如下: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MPA教育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实际,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MPA教育制度,培养掌握公共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及招生对象: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招生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四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招生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事业管理、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市政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公共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以在职培训政府公务员为主,同时兼顾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的人才培养。
3.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将突出MPA学位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实际我国实际,突破原有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局限,从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出发,从职业要求考虑,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特点。为统一标准、选拔合格生源,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的方式,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以保证质量。学习年限二至三年。论文选题必须紧密联系管理实际,特别是我国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管理或服务部门的实践。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体现学生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MPA课程设置:(以中山大学为例)学制:三年,在职不脱产;核心课程: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Δ第一外语Δ公共管理Δ公共政策分析Δ政治学Δ公共经济学Δ行政法Δ定量分析方法Δ信息技术及应用Δ现代领导理论;选修课:公共组织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市政规划与管理、公共伦理学、社会保障改革与管理、现代领导理论、科技政策与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项目管理与评估、比较政府与政治、教育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环境政策与管理。
——MPA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公共管理学科同行了半个多世纪,合格的MPA人才既要有科学要求,也要有人文追求,是一种实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因此,目前中国的MPA教育面临三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师资、教材和案例。教师的视野和教学思想要有意识地转移,要跟上MPA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MPA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不可能照搬国外教材,编写教材的任务也迫在眉睫。现在,开办试点的高校几乎都在编写或编译自己的教材,有人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浪费。与此不同的观点是,在MPA教学的起步阶段,这种浪费不可避免,甚至是允许的。只要编写从实际出发,各种教材之间可以充分地交流借鉴,也是一种财富。另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编写案例。在MPA教学中,案例教学(CaseStudy)十分重要,可以让学生间接充实实践经验。
对于MPA热,很多人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一是怕这学位“做滥”,一些庸官也能轻易拿上个MPA来防身,谁知道下一步会不会演化出一场一些官员竞相攫取MPA头衔的混文凭热呢?二是怕MPA是舶来品,本国现成案例不多,恐怕会患个“水土不服”症。就第一种担心,连开设MPA的资深教育界人士都有所顾忌,但“万事开头难”,起码做了再慢慢堵住漏洞;而第二种担心,有人认为则大可不必。若论怕“水土不服”,史美伦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之前心里不知想了多少遍,但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她坚信一些国际惯例是在哪里都行得通的,诸如对游戏规则的遵守等。
MPA火爆现状
随着我国首届MPA招生工作的正式启动,首批24所招生院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招生咨询和考试辅导等工作。许多人把MPA看作是中国公务员的一次空前的机遇。并且,有关专家和人士认为,MPA将使中国公务员从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不仅可以学到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MPA不但不会陷入“惟才是举”的误区从而有悖于选拔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而且恰恰相反,在MPA教育中,“德”不仅不会被偏废,而且将与民主法制等价值观念一起被列为“才”的一部分;问题的关键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公务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即使就中国公务员的数量和MPA教育的容量来说,要让每个公务员都经过MPA训练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MPA带来的冲击却也足以使中国公务员素质提高一大截,政府公务员要像当眼科医生一样,必须经过正规训练方可上任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MPA教育在中国将大有发展前途等等。在这些观念的指引下,MPA火暴中国。请看MPA近期日志:
2000年10月24日,清华大学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并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的消息一发布便引来轰动效应。垂询者纷至沓来,其中绝大部分是政府公务员,大都是年轻人。他们急切地想知道,MPA对中国公共管理体系和中国公务员意味着什么。清华大学有关人士则认为,清华大学MPA教育将在公共政策、中国国情、企业与政府关系、经济合作、廉政建设、社会政策、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NGO等领域进行专门研究。届时,不仅有国内知名教授授课,还将与哈佛大学、希拉丘兹大学和香港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公共管理院系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且,清华大学今后还要设立公共管理博士学位。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一行数人也专程来京洽商与中国重点大学合办MPA培训班事宜。首批将培训100名MPA人才,另外还计划为中国西部培训100名人才。教学将在中国和美国两地进行,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大学。
2001年5月22日晚,在人民大学召开的“造就二十一世纪公共决策和管理大师”MPA咨询会上,能容纳400多人的会议中心座无虚席,甚至连后排和过道上都挤满了人。MPA秘书处秘书长朱立言介绍了MPA的有关情况后指出,我国首届MPA将于2001年10月,由24所试办院校进行统一联考,原则上各校有100个名额,全国共招收2400人,其中80%面对政府公务员。据悉,MPA的学费将由各院校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并参考MBA的收费自行决定。据估计,在北京学费将略低于MBA,共计在人民币30000到36000元之间。并且,中国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多位顶尖人士也莅临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了该校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大会暨首届公共管理论坛。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也在报刊介绍了中国MPA的有关情况,MPA引起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为吸引优秀考生,招生高校争相出招,如人民大学承诺:联考成绩为全国前6名并在人大正式注册的考生,可获奖励3万元;成绩在人大考生中列前两名者,奖励5000元。
5月25日,华中大和武大的公共管理学院近日接到近3000咨询MPA(公共管理硕士)报考者的电话。27日上午9时,“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作客华中科大在线网站(www.hustonline.net),与跃跃欲试的MPA考生“面对面”。
西安交大作为西部地区惟一一所试点高校,为集中各方优势办好MPA教育试点,成立了MPA中心。据MPA中心主任朱正威介绍,西安交大与MPA教育有关的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相关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已有9年开办行政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认为,我国现有政府公职人员541万余名,加上非政府机构公职人员,全国拥有2000万余人,而24所试点高校首期招生仅有2400人,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
上海四所试点学校: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和同济大学的考前辅导班火爆异常。目前的课程设置有两块,统一的核心课程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外语、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公共经济学、行政法、定量分析方法、信息技术及应用等9门,而选修课程则由各院校根据自己设定的专业方向制定。当然,目前主要的对象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来报考的话,按规定其录取比例相对较低。据我国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我国公务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占30%以上,而具有本科学历的仅为10%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左右,其中与政府事务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几乎为零,我国高校中也没有相关的专业。不久前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少渴望深造或进修的公务员以及公共机构的管理人员只能选择高校或党校其他专业学习,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而据上海交大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介绍,目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并且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学科领域。美国联邦政府有20%的工作人员获得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在部分国家甚至明确规定所有公务员都必须获得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位。
武汉大学作为首批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首次联考招生的准备工作现已经展开。武汉大学于1986年、1999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和全国第一个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均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该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六个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之一,已有十届400余名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成为各级管理骨干。武汉大学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拥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四个二级学科的学校,现已成为全国公共管理教育学科最齐全的重点大学。华中大和武大的公共管理学院近日接到近3000咨询MPA(公共管理硕士)报考者的电话。据了解,这些咨询者大多为武汉乃至湖北省的党政机关公务员、公司、厂矿的管理干部和一些中小学教师。“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在武汉大学座谈时也声称,中国将形成北京、上海、武汉三大MPA(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这是夏书章在回答当地记者提问“武汉能否成为我国MPA教育中心”时的预言。
据悉,中国首批24家MPA试点单位,北京7家,上海4家,武汉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2所高校。而天津等其余MPA试点单位所在地均只有1家。因此,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只有武汉有2所MPA试点高校,这在全国是唯一的,武汉MPA教育大有作为。
北京大学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招生咨询会宣布:北京大学2001年将招收100名MPA专业学位学生,其中非政府部门人员的录取比例不超过录取限额的20%,也就是说,录取的100人中80人是政府公务员,其中包括党团部门的工作人员,20人是非公务员。北大的MPA项目设在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目前开设了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公共政策方向(包括一般政策和部门政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据了解,北大MPA将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方式是在职学习,学习年限为2-4年,学习期间的学费、论文指导及答辩费总计3.5万元。因为学生是在职学习,上课时间都安排在晚上和周末,因此,欲攻读北大MPA的学生必须居住在北京及周边地区,以保证上课时间。MPA考试科目中的政治理论由学校单独命题,据透露,北大政治理论考试将采取面试形式,内容将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建设上。为帮助考生复习,北大将在7、8月份举办考前辅导班,开设周末班和脱产班,辅导班的报名目前正在进行之中。5月28日一上班,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生玉海桌上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生玉海说,询问MPA情况的人中,约有八成是在京中央机关工作人员,但是外地电话也不少,记忆中有山西某县办公室主任,还有东北某市劳动局的一位副局长。
作为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教育24所试点高校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名工作也热闹异常,本已进入假期的校园随处可见报名和参加补习的学员。报名者大多数是机关公务人员,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人员也十分踊跃。在已开始两天的补课班上,许多学员提前两个小时就来占座位,200多人的教室往往还得加座。据介绍,为加强MPA的办学水平,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已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研究所达成合作培养协议,聘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吸收海内外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日前举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招生信息咨询会。据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跃教授介绍:北科大今年招生以文法学院、管理学院为教学主体,师资力量雄厚并有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有信心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北科大首批招收的MPA报名审查资格阶段现已开始。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声称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具有丰富的与MPA教育有关的资源。北师大不仅具有培养科学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丰富经验,也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培训实际工作部门人才的成功经验。据了解,2001年北师大MPA招生方向将集中在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国土资源及城市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以及医疗卫生管理等。北师大将举办考前辅导班,现已开始报名。
7月20-22日,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在广州举办“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我国启动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的首次关于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全国24所MPA教育试点院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美、日、韩等国的国际知名学者,及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有关方面的领导,济济一堂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其中不乏关于如何开展MPA教育的“内行”讨论,但更吸引记者眼球的是公共管理的实际应用,这与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密切的关系。
MC、MBA、MPA、PMP四大家族谁领风骚?
就在MC、MBA、MPA教育如日中天的时候,在中国刚刚起步的PMP考试又突然火爆,一场“四国大战”悄然启幕。可以讲,洋学位的入境带来的可不只是培训观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开始冲击传统的职业定位。以MPA为例,这个在欧美、北美等很多国家盛行的学位,培养的是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和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
而MC商学硕士,是一个在国外商业领域备受欢迎的专业性硕士学位,即masterofCommerce(商学硕士)的缩写,它和MBA一样是管理领域的硕士学位,分别设有国际会计、金融、商法、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的是,MBA注重培训管理精英,所设课程的重心是管理课程,而MC注重的是培训管理中所用到的专业人才,如财务经理、市场经理等,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澳大利亚等国家,MC是广受推崇的专业管理学位,MC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一项统计表明,在澳大利亚的著名公司中,1/2的公司总裁都拥有MC的学位,许多总裁还取得注册会计师(CPA)资格。按照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可不是简单的算账会计,它是总裁最有力的助手,是为总裁决策提供最直接资料的参谋。企业界人士称,你可以不知道自己的资产有多少,但你必须知道你的现金流动有多少,而这些都是传统的会计不能带给你的。
教育界人士认为,“M兄弟带给中国的是一场管理革命,从工商企业管理到金融会计的资本市场管理到政府公共事务管理,“M兄弟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冲击。据统计,在中外合作项目中,以M打头的专业超过了2/3强。
1.培养目标:
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最早引入中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MPA(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和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都是近几年我国引入的新品种。可以说三者同宗,都属于工商管理领域。所不同的是PMP是一种资格认证考试,是表明通过者已经在项目管理知识和应用方面达到了专业水准。PMP资格认证每三年由PMI会重新审查其有效性;MBA、MPA是“一朝在手终身拥有”的学位。其中,MBA是一个专门为生意人设计的研究生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的高级管理人才;而MPA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培养的则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
2.招生对象
MBA、MPA、PMP同属于高层次的成人教育,绝大多数学校在招生简章中都明确规定不招收应届毕业生。MBA的招生对象相对较宽,MPA招生对象以招收政府部门公务员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主;PMP则要求报考者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和至少3年以上,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历。或是虽然不具备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但必须具有至少5年以上,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历。
3.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最早引入的MBA教育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授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9所大学“作为试点培养MBA。到1999年,全国可授予MBA学位的高校已达到56所,招生人数在9年中增长了105倍;MPA于1999年5月被我国正式引入,2000年10月进行了首次全国24所招生院校的MPA联考。最晚进入我国的PMP则是于1999年12月被国家外专局培训中心与美国管理技术大学联合引入的。在2000年,已经在国内举办了两届考试,目前已经参加考试的300人中只有100余人通过这项认证。虽说刚刚引入,但PMP的培训机构已是遍地开花。众多机构都公开标榜自己是“国内被美国管理项目协会授权的PMP考试认证机构”。而据了解,我国唯一一家被授权的机构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北京地区开设项目管理培训的机构有英姿国际培训等。
4.就业前景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PMP、MPA、MBA人员的需求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发展最早、人数最多的MBA虽然每年的产出量已达到了3000人,但与目前国内35万名经理人才的总需求相比显得十分滞后;由于引入较晚,MPA、PMP在国内还未形成供求市场。但专家预测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MPA的需求将不逊于MBA。而与PMP相关的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简称PM)职业在西方国家更是炙手可热,美国《财富》杂志预测,项目管理PM将成为21世纪的首选职业。
从薪资水平上说,三者的薪金水平可谓一路飙升。最近某调查公司提供的一项国内MBA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年薪8.8655万元在国内已属高薪阶层。借鉴于国外的数据,在美国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初级人员年薪一般可达4.5万-5.5万美金,中级人员一般可达6.5万-8.5万美金,高级人员可达11万-30万美金。
虽然中国正在招收第一批MPA学员,对考中者的未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是,MPA面对的是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于从事企业工作的人员,与经济类相关的MBA对他们的意义更大些。而且比较起来MBA的课程设置更加与国际接轨,也更加实用,而MPA由于营建之初,里面大而化之的理论比较多。与MBA(工商管理类硕士学位)一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职业专业学位,MPA同样可能出现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目前我国缺少具有较高学位,又熟知公共管理领域实际状况的MPA教师。二是目前我国教学过程中缺乏大量本国的案例,而完全援引国外先进经验不大符合本国国情。即便如此,有人仍然认为,MPA一定会热起来。因为有几个有利条件:国家热情,由于这不仅是又多了一种硕士学位,更是教育产业化的继续深入。学校热情,首批有资格招生的都是名牌。考生热情,名牌大学的MPA出来又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众人拾柴火焰高,MPA必火!MPA作为我国公务员教育的一种新形式,继MBA之后正日益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而WC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随着社会对技术的重视,它的发展前景也是极为广阔的。PMP针对一些专业项目而设置的,它也有很大的教育市场。因此,四种学业各有千秋,各领风骚,都将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公共管理专业论文; 清华大学mpa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 北京大学mpa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同济大学mba论文; 大学论文; mba培训论文;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行政部论文; 在职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