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学术课程,清理核心范畴,整合文论资源:欧洲文论现状的印象_文学论文

反思学术课程,清理核心范畴,整合文论资源:欧洲文论现状的印象_文学论文

反思学术历程,清理核心范畴,整合文论资源——今日欧陆文论现状之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论论文,范畴论文,历程论文,现状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6)01—0043—03

近年,随着文论界学者向文化批评、文化研究或文化学的大举拓展,文学理论在日益扩张中大有走向无边无涯之势。相对于以意识形态批评为己任而“替天行道”的“大文论”的风行,以作家作品读者为基本对象的“文学本位”研究似乎走到了尽头。于是,“文学理论已然终结”或“文学理论已经死亡”之“新说”应运而生,甚至有急先锋向“文学理论”这一学科本身发难,质疑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存在的合法性,怀疑它的身份。于是,“文学理论的边界”、“文论研究的空间”成为当下文论界同行十分关心的话题。文学理论是否真的已经死亡?文学理论研究是否真的已经终结?在对这个问题加以理论辨析之前,不妨看看今日国外同行的情况——当下国外文论的现状。所谓国外文论,不仅仅是“西方文论”;所谓“西方文论”,也不等于“欧美文论”;所谓“欧美文论”,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即便“欧洲文论”至少也还有西欧文论与东欧文论的差异。这些年来,我们对“英美文论”尤其是美国文论的动向跟踪甚勤,比较熟悉。本文主要介绍欧陆文论的一点情况,作为补充,也作为参照。在我看来,多一些参照,就有可能多一些学术生长点;多方位的借鉴,就有可能避免偏食与偏执。这对我们的文学理论学科建设,尤为需要,如果我们尚且并不认可这一学科已然终结。

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祥地在德国。在当今德国,文学理论是否已经终结?汉斯·古姆布莱希特在其题为《文学学的源头——与其终结》(1998)一文中指出:“在其作为一门学科几近200年的存在中,文学学还从没有像近10 年这样执著于自身的历史。”克劳斯—米歇尔·波哥达所编《新文学理论:西欧文学学导论》(1997)不仅对20世纪70年代以降西欧(欧陆)文学学的主要学术流派的重要学说予以比较系统的检视,如对当代德国文论中的新阐释学、文学作用与文学接受理论、系统理论、“话语间分析”(伽达默尔、尧斯、伊瑟尔等)与当代法国文论中的历史话语分析(福柯)、结构心理分析与文学(拉康)、症状读物与历史功能分析(阿尔都塞)、符号学分析(巴特)、文化社会学(布迪厄)、解构主义的文学理论(德里达),均列专章论述一一作了概述,而且对20世纪德国文学学的基本路程,加以历史回顾(世纪初方法学上的多元论,50年代的学院派文学学的危机,60年代的去神秘化……)。德国学者注意到,20世纪的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学学积极地与一些相邻学科——符号学、政治学、哲学等——互相作用,这丰富了术语武库与研究方法,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通用概念的变形,导致过度的工具主义。正是阐释学的代表们一直在捍卫着对作品的“纯洁的精神观照”,恪守精神性优于工具性。狄尔泰、伽达默尔、尧斯、伊瑟尔这几位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者——成功地在自己的学术活动中将古典阐释学的精神传统与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的实用性视角加以融合,而并不忽视艺术作品之无限性,创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读者理论”。尧斯、伊瑟尔的著作,推动了文学接受机制的多方位研究——比如,重构文学作品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接受过程(皮埃尔·布迪厄则研究接受更替史的文化社会学)。这部一版再版的《西欧文学学导论》的主要特色有三:其一,是具有欧陆文论的大视野,重点对当代德法文论的互动作了具体的考察;至于美国流行的理论诸如新历史主义、性别研究或文化研究等,均未超越本书框架,而是以一种新方式被融进到本书的论述中去。其二,突出德国学者的理论视界与领衔作用。《西欧文学学导论》全书十章,各章均由德国学界本领域的著名学者撰文,既切中要害,又要言不烦,评介简明而清晰;每章后都附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可供进一步阅读与研究使用。其三,体现出鲜明的学科反思意识,着力于文学理论学术的历史与现状的检阅。如《从方法到理论——关于文学研究的状况》、《新解释学概念——方法过程还是天才观念?》这两篇文章就颇有分量。这种检阅与反思在德国,也是自有其深厚的学术传统的,就文学学而言,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譬如,还在1842年,卡尔·罗森克兰茨就曾写就《1836—1842德国文学学》。

可与这本《西欧文学学导论》相配套,或者说,比较系统而深入地反映当代德国文论图像的,则有《今日德国哲学文学学》(文选)(2001)。近25—30年的德国文论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对于我国文论界,这可以说是一个旷日已久、亟待填补的空白。这部相当罕见的文选,是由接受美学的发祥地——著名的康斯坦茨大学两位青年学者专为俄罗斯读者编选的文选,收入当代德语人文学界最为著名的学者的16篇文章,对当代德国文学学的发展倾向作了相当全面的展示,对如今在德国流行的考量艺术文本的种种不同视角——精神分析、互文性、互媒体性、女性主义文学学、解构主义、文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做了一一介绍,对德国文学学的社会历史、体裁理论、功能理论、虚构理论、系统理论以及“记忆”、“神秘”、“圣像”等一一作了概述。这部文选定位于高校语文系、哲学系以及所有对当代文学学感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可列入高校文科教材。

法国学者于1999年5 月在巴黎七大召开过“文学理论究竟是什么”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表明,当下治文论的学者分为两组,路径可分为三条:两组学者,一组执著地寻找对理论的准确界说,致力于建构理论文本的大厦,确定基本的理论原则;另一组则视文学理论为一种元批评文本,对文学理论形成的历史阶段加以分析。三条路径:其一是继续研制文本理论;其二是相应于对方法的新的界说而重构理论场;其三是对于文学理论加以历史的考察。克里斯蒂娃在研究“想像的(世界)”这一范畴——这一堪称现代文论重要源头的范畴——的历史流变,在清理这一范畴在兰波、马拉美、超现实主义者与“如是”社团的创作中的具体演变轨迹;文学理论网站的主编亚历山大·热芬则在致力于对文学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模仿”加以梳理。他于2002年推出的长达246页的注解式文选著作《“模仿”》,在“模仿的积极性”、“各种模仿体裁”、“古典主义的模仿说”、“对模仿的追求”、“对模仿范式的批评”等5个章节里,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至布列东、巴特、德·曼等著名文论家在“模仿说”这一文学再现理论上的不同见解作了详尽的论述。安东·康帕尼翁,罗兰·巴特的弟子,曾在索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文学理论。他于1999、2000年在巴黎四大开设“作为概念的文类”讲座,一共有13讲的这个讲座,对文类理论从古希腊罗马至当代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对文类学的现状作了清晰的描述。

此前,安东·康帕尼翁的著作《理论之魔——文学与流俗之见》(1998),可谓在文论史的反思与核心范畴的清理上的一部力作。作者在这本书里致力于对当代种种文学理论企图加以颠覆的核心范畴——“文学”、“作者”、“现实”、“读者”、“文体”、“历史”、“价值”的多种内涵加以清理与反思,将不同的文学理论学说置于其历史语境之中与不断冲突的张力场之中加以审察。康帕尼翁主张将“文学理论”与“文学的理论”区分开来,批评“文学的理论”之自杀性的极端主义;康帕尼翁所说的“文学理论”,指的是普通文学学与比较文学学的一个分支,在文学研究这门学问的整个历史中一直与之相伴随的一种学术话语;而他所谓的“文学的理论”则首先指的是法国的“新批评”学说,一部分也指美国的“新批评”学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批评,包括文学理论的意识形态。作者的基本立场是不必对理论失望,而要对理论加以质疑,保持批评的警觉。此书属于“现代文论关键词研究”,也可命名为“文学理论之追问:七个问题”,此书几乎已译成所有的欧洲语言,可列入高校文科教材。

法国文论家善于抓住“文学理论”的核心课题。《文学世界共和国》(1999)一书更是一个例证。此书作者帕斯卡尔·卡珊诺娃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文学观:将文学看成是一个整一的、在时间中流变发展着的空间,拥有自己的“中心”与“边缘”,“首都”与“边疆”,它们并不总是与世界的政治版图相吻合。作者分析具体作家与流派进入世界文学精华的模式,考察文学“资本”的积累过程,并以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贝克特、易卜生、米肖、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等大作家的创作为例,探讨民族文学在全球结构中的身份化问题。此书属于对世界文学发育机制的理论思考,对传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下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有所超越。此书属于当代文论前沿问题研究,可列入高校文科教材。

反思中的法国文论家看到,当代文论的运行类似于摆式的摆动:今日文论专注于意识的分析、主体的分析、思想的分析——此乃昔日社会学批评之复活,乃对巴特式的阅读解析——将阅读看成是主体与客体之相遇的过程——的反拨。但同样是对结构主义文本解析的反拨的,还有“发生学(起源学)批评”——将文学研究从文本解析引向手稿考证。当代文论运行于悖论之中。康帕尼翁在分析今日文论现状时指出,恰恰是法国文论剥夺了文学本身的合法性,恰恰是法国理论抛弃了仅仅在法国才保留下来的人文主义的文学典律。今日文论的困境产生于文论尚未稳定,尚处于确立的阶段。如此看来,文学理论远未终结。文学理论研究队伍并未为文化研究收编。1999年,法国学者与加拿大学者建立了专门研究文学理论的网站www.fabula.org,发布文学理论研究的信息。

俄罗斯学者普遍认为,文学理论的当务之急是反思自身的历史,清理最为核心的范畴。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理论部主任亚·米哈伊洛夫在其生前撰写的最后一篇文章《关于当代文学理论的若干课题》中提出:将研究本身视为一个课题乃是人文学科的一条治学原则;文学理论这门人文学科到了该“反思自我”,该“对关键词加以历史的清理”的时候了。这位多年研究德国文论的著名学者倡导对“文体”与“性格”之观念的流变、对“内在形式”与“崇高”这样一些范畴的评价,加以历史的清理,他本人就对“性格史”作过专门梳理。他的这一倡导,得到了他的同事们的响应。世界文学研究所理论部组织了关于“文学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其中的问题就有“文学学的界限”(文学学对相邻学科的扩张与文学学家的自我限定)、“文化对话”与文化学的强暴、文学学的教学与研究,文学学是“纯科学”还是文学?总之,是把文学学作为一个课题在研究。世界文学研究所理论部这几年的一个大项目就是《20世纪文学理论总结与21世纪的前景》,计划出8卷,2003年已出2卷:《文学作品与艺术进程》,《艺术文本与文化语境》;即将出版的有《20世纪的文论学派:思想·方法论·学说》、《体裁理论的现代课题》、《20世纪的文学与现实》、《20世纪的文学神秘化与作者身份问题》等。

文论史反思与关键词的清理工作也在俄罗斯高校中展开。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高级人文研究院的谢·森金教授在2002年的一篇《理论札记》中写道:今天,最有价值的,倒不是革命性的学说,而宁可是在理论史方面有学识很在行的工作——进行总结,应对那些具有观念性的关联与根基加以梳理,将大师们的未尽之言说透,将大师们未曾点破的东西说穿。

那么,今日俄罗斯文论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著作呢?至少有两种。其一是2004年已出第4版的高校教材《文学理论》。本书系莫斯科大学文学理论教研室资深教授、近15年来在俄文学学界十分活跃的学者瓦·哈利泽夫继《文学理论教程》、《文学学导论》之后推出的一部力作,1999年问世,初版10000册,2000年再版,2002年出修订版,2004年推出最新版,全书约36万字。本书定位于大学生、研究生与高校教师,将文学理论的阐述。置于与其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与美学、社会史、文化学、价值哲学、符号学、语言学、交往理论、宗教学、神话学——的关系之中;19世纪至20世纪这200年来文艺学的各种思潮与流派的学术方法论立场,在这里得到了讨论;艺术本质与文学特征、文学起源与文学功能以及世界文学进程的普遍性问题,都设有专门的章节;理论诗学的基本概念得到了详细的界说。与现有各种《文学理论》教材相比较,这部教科书的主要创新有三点:

其一,开放的学术视界,兼容的理论立场,定位于“流派之外”。种种不同的有时甚至是互不相容的学术理念与思想观念在这里被对比。学理上的系统性、逻辑上的有序性与取向上的反教条性、方法论上的对话性这两方面的结合——这是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其二,对当代“文学学”已经达到的成就与当下高等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实践的脱节有所克服。对现有教科书中所缺失的一系列概念与术语展开探讨,诸如文学创作中的预设性与非预设性,读者在文学生活中的作用,经典与大众文学,精英观与反精英观,传统与非传统的诠释,文学类别之外的文学样式,等等。

其三,关注“文学学”的一些关键词,对其主要涵义加以界说。诸如作者、作者创作能量;读者、读者在作品中的在场;作品、文本;互文性;结构、结构的内容性;富有内容性的形式;视角、主体机制;对话与独白,等等。

另一种是《艺术话语(文学理论导论)·艺术分析(文学学分析导论)》这是两种教材。其作者瓦列里·秋帕教授,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理论诗学与历史诗学”教研室主任,是10多年来在俄罗斯高校文学理论界十分活跃、富有创见的领衔学者《艺术话语(文学理论导论)》是给高校文科教师和研究生授课的讲稿,阐述“文学三性”,即符号性、审美性、交际性,具体展开路径是:作为派生符号系统的语言艺术,艺术文本的结构;作为情感折射的语言艺术,艺术性的样态;艺术书写的策略,艺术性的范式。这在理论视界上可谓别具一格。《艺术分析(文学学分析导论)》是为高校文论专业教师开设的讲座讲稿,它在文学作品分析上提供出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方法学。作者将文学看成一种艺术现实,来探讨其在文本与意蕴之间的本体状态,致力于对文学作品加以多视角而言之有据的分析,多层次而具体入微的阐释。作者以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为例,来演绎自己的理论,在具体操作上深入浅出,努力克服文论教学常常高头讲章的毛病,深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收稿日期:2005—09—18

标签:;  ;  ;  ;  ;  ;  ;  ;  ;  

反思学术课程,清理核心范畴,整合文论资源:欧洲文论现状的印象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