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检修;电力建设;技术
1 当前电力检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检修和电力建设技术相对陈旧
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力相关设备的不断发展,落后的电力检修和电力建设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检修和电力建设水平,造成电力检修和电力建设质量问题。此外,电力维修和施工工作往往需要登高,将使用小型起重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不断更新,这些新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技术,传统的电力维修和施工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相对落后,导致电力维修和施工工作的开展。不能顺利进行。
1.2 电力维护、电力建设安全意识不足
安全生产是社会各界顺利开展工作的首要保证。电力检修和电力建设本身就是危险的。因此,应更加重视安全生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电力检修和电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未按实际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而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电力检修和施工。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电力检修和施工作业的危险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另外,电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致使施工人员不能根据维护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生产工作,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2 电力检修技术概述
2.1 电力开关检修
断路器是电力开关设备中的重点检修项目,断路器通过对回路内的电流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回路开合功能,一般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断路器通常采用万能式结构和塑壳式结构两种,在断路器检修过程中,应根据断路器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检修工作。在实际检修过程之中,断路器常见的故障形式较多,主要包括断路器拒动、误动、爆炸、异响、起火等等[1],其中,拒动与误动是断路器最为常见的故障形式,拒动和误动主要是由于断路器合闸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接触线圈错误、电压异常等都会导致断路器拒动。另外,如断路器内部及外部机械结构遭到损坏、断路器销子脱落等因素也会致使断路器出现拒动和误动故障,因此,电力维修人员应根据断路器的实际情况来排查断路器故障原因,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检修。
2.2 电力变压器检修
在电力变压器检修工作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变压器频率分析,即通过分析变压器频率响应,了解变压器绕组实际情况,如果变压器绕组出现变形或位移,可通过频率响应来发现变压器电容和电感支架的差异,能够有效掌握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其二,变压器气体分析,在变压器中,各种不同元件损坏会产生不同的气体,针对这一现象,检修人员可以检测和分析变压器中的气体类型,从而对变压器内部故障加以诊断。其三,变压器局部放电分析,这种变压器检修方式往往应用于变压器绝缘系统老化情况下使用,通过测量变压器的放电情况,能够了解变压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变压器绝缘系统是否存在老化现象。
3 电力施工技术概述
3.1 电力电缆敷设与连接施工
电缆敷设和连接是电力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电力施工的基础工作,因此,应重视电缆铺设和连接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前,需要对电缆敷设路径加以实地调研,通过细致的核验工作来确保电缆敷设深度。针对电缆支架,一定要根据电缆实际情况进行牢固安装,防止因电缆支架不牢靠而产生的质量问题,电缆支架的质量应予以重视,采购质量完善的支架能够确保电缆敷设的牢固。同时,在电缆支架安装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支架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保障最终电缆通直。在实际电缆敷设过程中,如出现直线段电缆桥架超过实际标准时,应采用施工伸缩缝来处理过长直线段电缆。电缆导管一般为镀锌材质,在施工中对镀锌管材的质量和厚度加以检查,确保电缆导管的功能得以发挥。针对国家发布的电缆敷设标准进行研究和学习,尤其是电缆弯曲方面,应确保电缆弯曲半径符合国家施工质量标准。
3.2 电力变压器附件组装施工
在现代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中,电压器一般是分开运输至施工现场,在到达现场后,需要引用吊车来进行安装。在变压器组装的过程之中,应重点管理变压器散热器和储油柜的安装,确保变压器内部干燥,再继续进行安装。当前最为常见的储油柜为胶囊式储油柜,这种储油柜的优点是能够确保储油柜的完整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胶囊式储油柜进行全面检查,从而确保储油柜外观没有出现缝隙或破裂,一旦发现储油柜上存在裂缝、锈蚀、杂质,应立即停止安装,根据储油柜的实际情况开展维护工作,如无法维修,需更换变压器储油柜,保障储油柜的质量。在安装密封塞时,应注意密封塞的安装牢固程度,并进行加压测试,保持密封塞压力,经过30分钟后,观察是否存在密封塞漏气情况,确保密封塞性能后才能继续进行安装。在变压器油位表安装时,需对油位表警报器加以检测,避免因油位表警报器故障造成变压器质量问题。油位表连杆的质量十分关键,应重点检测连杆的伸缩性能,保障油位表连杆能够发挥出实际功能。
3.3 电力接地装置施工
电力设备中,接地装置十分关键,通过埋设接地电极和导线来进行接地装置。接地装置能够保护整个电力设施的安全性能,因此,必须要重视电力接地装置施工,使整个接地装置在工程设计标准之内得以运行。在实际接地装置施工之中,需要了解避雷针之间、避雷针与建筑物之间以及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接地装置符合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另外,电力接地装置的焊接是其关键环节,在焊接前,必须对接地装置加以清理,从而保障整个焊接面清洁程度。在焊接环节结束之后,需要全面清理施工现场,擦除焊接残余物,并利用沥青加固焊接位置。如在接地主干线和引线焊接时,则必须保证两条线路之间的搭接位置和长度符合要求,进而保证主干线与导线之间的牢固程度。
4 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4.1 开展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人员培训
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是一项技术工种,为了确保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的顺利实施,应重视对施工及检修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根据人员实际能力与水平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从而提升施工及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每一名人员的水平及能力都能够满足当前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另外,可引进当前国外先进的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和设备,利用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来不断完善检修与施工水准,进而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队伍。
4.2 加强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并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张贴海报、标语等方式来提升施工及检修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另外,开展安全生产相关培训可以大幅度加强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在培训中应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名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人员都能掌握相关领域的安全生产知识,确保在检修和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标准。针对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电力企业应予以严肃处理,不能姑息这种行为,为施工和检修人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从而保障电力系统检修与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4.3 完善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管理方法
首先,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层面来约束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人员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符合实际检修及施工要求。在制定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制度时,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与工作人员的情况来进行设计,从而保障制度的合理化。其次,在制定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机制后,应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定期及不定期检查的方式来保障电力系统检修和施工质量,针对检查结果优秀的工作人员,电力企业可对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一旦出现检查不合格的情况,电力企业应对改人员实际问题加以分析,通过教育培训的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和方法,如多次出现不合格现象,则应予以一定的处罚。通过这种奖惩分明的方式来激励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提升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进、科学的技术是电力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的培养,通过开展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人员培训,加强检修及施工安全管理,不断完善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管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华.电力施工与电力检修安全防护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41-142.
[2]赵健.论电力施工及电力检修的安全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2015(15):117-118.
[3]魏敏,杨亭,包桐君,等.电力施工与电力检修安全防护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17):267.
论文作者:魏建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电力论文; 断路器论文; 变压器论文; 储油论文; 电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