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党与工会要分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党论文,英国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换势移,工党拉开与工会的距离;不容轻视,工党仍要利用工会的力量
拉开了距离
英国的工党与工会在某种程度上犹如一对孪生兄弟。1900年,英国工会和独立工党联合成立劳工委员会,1906年委员会取名为工党。在以后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英国的工会始终是工党的阶级基础,也是工党经费的主要支柱,而工党亦成为工会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两者组织上相互交叉,许多工会集体加入工党。尽管工会与工党之间也发生过多次政策上的冲突,但纵观历史,两者相互支持,并肩奋斗仍为主流。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1994年7月41岁的布莱尔掌管工党以来, 工党开始有意拉开与工会的距离。1995年4月, 工党在年会上通过修改一直被视为该党象征和灵魂的党章第四条,有关公有制的条款(主要内容是确保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工人享受他们劳动的全部成果,要在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方面实行公有制)的决定。同年5月, 工党又规定工会今后在工党年会上的投票权从原来的70%减少到50%,并开始实行一人一票制。这就大大减弱了工会在工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布莱尔还大造舆论说,如果工党在下一届大选中获胜,它将不打算废除保守党执政期间旨在束缚工会的劳动法规和政策。而且,工党政府只能给工会公平机遇而不是任何特权。去年工党没有对工会组织的铁路工人罢工给予任何支持。工党如此明确地把工会抛在一边,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那么,与工会相互依存,携手共进近一个世纪的工党,为什么要主动拉开与工会组织的关系呢?
“政治上的绊脚石”
1945年工党上台执政把工会推到了英国政治权力的中心。尤其是到了70年代中期,工会领袖可以与政府部长以及大资本家们平起平坐,其权力甚至不下于议员。工会频频组织罢工,多次迫使工党政府改变政策,可以说,工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
然而,1979年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工会权力的法律,工会处境日益艰难。外部的不利因素加上内部的危机使工会处境日益艰难。外部的不利因素加上内部的危机使工会四面楚歌。从内部来看,工会机构庞大臃肿,观念陈旧,步调不一,很难制订出统一的政策,更难采取团结一致的有力行动。如1978—1979年的一系列工人罢工和1984—1985年的全国矿工大罢工,都因工会领导人决策失误和领导层内部分歧而失败。从外部条件看,从50年代开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英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工党原有的政纲(特别是“公有制”)和政策主张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撒切尔政府上台后,从法律上严厉限制工会活动。如1982年的《劳动法》和1984年的《工会法》等一系列法规都使工会和工人的罢工权利受到限制。内外交困使工会元气大伤,加上这些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工会会员锐减,从原来的1000多万降至现在的700 万左右,力量大大减弱,昔日的雄风一去不复返。
上述原因加上多年来人们认为工会好斗,使工会难以树立起好的社会形象。工党因此把工会转而看成是“政治上的绊脚石”。
工党的“新思维”
布莱尔出任工党领袖后提出了“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他认为,“除非工党准备放弃其过时的意识形态”,“否则选民们是不会把权力交给工党的”。为此,布莱尔大胆提出了对党章第四条——公有制条款的修改。取消大规模的公有制,取消政府干预,维持保守党的减税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一个繁荣的私营部门和高质量的公众服务”。按照这一思路,工党的社会经济政策将向保守党靠拢。
工党修改公有制条款,意在模糊党纲中的社会主义色彩,拉拢和吸引中产阶级和工商界。布莱尔的上述举措遭到工党左派和工会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抨击。他们认为,布莱尔为了实现自己上台执政的目的,而改变本党的最高纲领,与保守派“同流合污”。有人甚至威胁说,工会是工党的“根”,如果工党继续藐视工会的存在,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指下届大选必败)。
工会改进自身
在事实面前,特别是在经历多次挫折后,英国工会也开始冷静思考,调整思想,进行自我改造。
工会迈出的最大一步是改变工作思路,扩大工作职能。它意识到工会的职能不应仅仅局限于在分配领域维护工人的利益,而应随着生产的扩大,在其他更广泛的领域(比如工作安全、养老金、休假日等)中确保工人的经济社会权益。1995年7月, 英国工人职工大会有史以来首次邀请英格兰银行总裁埃迪·乔治到总部向工会总理事会做经济形势报告,探讨调整政策和劳工问题。这表明新一代工会领袖已开始真正意识到要恢复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首先必须促进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削减庞大的财政赤字。工会的改革思路与同年5 月召开的欧洲工联与欧洲委员会联席会议的精神是一致的。
工会的第二步做法是扩大政治基础。工会开始与其他政党接触,近年来工会领导人出席了自由民主党的代表大会。过去工会把宝押在工党重新执政上,现在开始超脱于一些重大问题。同时,工会力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反对私有化和改善劳动条件方面,从而淡化政治色彩。
工会采取的第三步是扩大群众基础。工会多年来坚持全会入会制,排斥工会人员就业。这种做法在会员人数急剧下降的形势下已日显过时。现在工会开始在企业一级参与建立雇员代表委员会,工会通过这种更广泛的基础组织来扩大影响,维护会员利益。
形成伙伴关系
尽管工党与工会磕磕碰碰, 但看来两者的关系还不会完全中断。 1985年,工会内部就工会政治基金问题搞过一次投票,95%以上的工会坚决支持保留政治基金,即工会对工党的财政上的资助不减。不久以前,对政治基金的表决获得同样的结果。工党改革与工会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拉更多中产阶级的选票,但如走得太远,工党将不但丧失其特色,而且会失去多数下层选民的支持。因此,布莱尔设想工党与工会建立“德国式”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是相互支持但又相对独立。工党主张建立国家政党基金来解决经费上对工会的依赖。工会将更多地通过法律的制定而不是通过工党的特殊政策来维护工会会员的利益。同时,在组织上,工会将不再以集体名义入党。
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转变反映了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自身的需要,工党不得不拉开与工会的距离,从而改变自身形象,重新确立自己在英国社会的位置,以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但是,工会仍是英国社会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在可预见的将来,工党与企业家联姻,同时与工党形成伙伴关系将会是总的发展趋势。
标签:企业工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