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变迁与主观理论_心理学论文

人格变迁与主观理论_心理学论文

人格变化与主观间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观论文,化与论文,人格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格的主观间理论(Intersubjective theory)是关于人与心理环境或人与人际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强调人格前后联系性,把人格变量放在不断转变和暂时界限的人际环境中。人作为一种动力和反应,总是被持续性的心理活动所影响,同时又不断地影响着心理领域。

主观间理论与人格心理学中的“相互作用主义”(Interactionist)的观点有关联。这种观点是基于不满意特质说(特质说认为行为和经历的决定因素是独立的个体)和情景说(这种理论把环境作为主要决定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个相关的理论是沙利文(H·S·Sullivan)的“人际精神病学派”。沙利文从个体的人际环境出发重新构造了人格功能和心理病理学的心理分析观点,这里特别有趣的是他的自我观。 这种自我观产生于早期双亲的“评价反应”(reflected-appraisals),它突出了社会性和人格相互作用的性质。沙利文的某些理论观点构成了主观间人格理论的历史基础。不过,沙利文的观点却曾受到英国“不列颠学派”的影响,因此,下面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英国传统心理分析学的一个主要人物温尼科特(winnicott)的研究。

温尼科特总结了他作为一个儿科医师观察母亲和她们的婴儿的经验。强调了人格的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些概念。他认为婴儿的心理世界与对环境的反应紧密地连在一起。因此,他强调了“好母亲”的重要性,通过连续不断地、重复地满足婴儿的心理需要,“好母亲”能使婴儿发展他本身的功效和体验上的信赖感和现实感。 温尼科特的观点导致了他对“心理边界”(Psychic borders)的强调。这种心理边界是介于相对脆弱的、无差别的婴儿和具有差别性的母亲之间的。母亲间的差别则表现在她们调节婴儿的心理波动、情感状态方面所提供的必要反应上。因此,在这种观点中,人格是建立在发展的前后关系和人际的基础上的。虽然温尼科特提出了人际领域和主观间领域历史的重要性, 但它只有在海因茨·考夫特(Heinz Kohut)的自身心理学(Self Psychology)中才得到完整的论述。

一、考夫特的自身心理学

自身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在人格理论上主要有三点区别:首先,自身心理学对人格的本质有根本不同的假设。虽然在结构的假定上与精神分析学有关联,但它极少注意那种属于生物学上的基本驱力和随之而来的心理冲突。考夫特论述的不是驱力、防御和冲突,而是论述了在可感知的环境特征背景上的凝聚性、暂时的稳定性和自我体验的情感质量;其次,自身心理学的临床实践是围绕着对治疗的不同理解而组织起来的。这种临床观点直接起源于主观间的概念化人格,在许多方面,它更类似于现象学和人本主义疗法的临床理论;再次,自身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在方法论上有不同描述。主观间方法的思想反映了知识、材料和证据的观点,这决定了不同于传统心理分析理论家在方法上的自然科学观点。最为关健的是,主观间方法把知识背景作为知识的决定因素,它要求在一种有目的的、特定的背景中去了解人格。

考夫特的临床理论与罗杰斯的临床理论虽存在显著性联系,但考夫特的理论不同于那些经验主义心理治疗家的理论。首先,是它的历史。考夫特的研究产生于传统的心理分析学派,他似乎未受到人本主义现象学、经验主义理论研究的很大影响。他的理论十分注意发展问题和个体人格的历史性,这反映了它的精神分析的起源。从这点来看,自身心理学要求对患者的过去经历进行精确的重建的观点,我们就能理解了。其次,它很少强调“此时此地”的体验。最后,考夫特和罗杰斯两人虽都把共情(empathy)作为治疗技术的中心, 但考夫特仅仅把共情作为能够发现他人主观经验的一种方法来看待。

考夫特在自身心理学研究上的进展(1959、1971、1977、1984)已经引起了心理分析家和心理治疗家的很大兴趣,考夫特及其后继者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正在改造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 他对自恋欲(narcissism)的新论述和他的“自我客体”(selfobject)这个中心概念, 提供了一种对主观间理论的清晰说明。

考夫特把自恋欲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独立方向和独特性来看待。他认为自恋欲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我和他人的幼稚幻想,即倾向于一种对自我全能和他人全能的夸大性和理想性的幻想,或者幻想成极端的无助和无能。另一个表现为发展上的积极性和心理上的健康性。如追求成功,积极投身于工作,能与他人建立互相依赖、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具有稳固的自尊和自信等。

考夫特理论的中心是个体观。他认为个体(individuals)存在于“自我客体子宫”(selfobject matrix)的心理背景里和对环境的自我延续功能(self-sustaining functions)的心理内部表征上。沃尔夫(wolf,1988)认为“自我客体”既不是自我(self)也非客体(objects),而是一种主观面貌和一种通过自我对客体的关系所执行的自我延续功能,这种关系是通过自我和客体的存在和活动所唤起,而保持自我以及“自我中心”(selfhood)的体验。这里有一种重要的观点认为自我是不断地被埋置在对他人响应体验的背景中,如果没有对环境响应质量的明确参照物,内心状态就不能被确定。因此,情感状态总是和变化的自我客体环境相联系,这种变化或者能提供足够的所需的共情协调(empathic attunement),或者不能。共情的失败会导致自恋欲的强烈情绪发生(如狂热、盛怒等)、自恋欲的分裂和自我衰歇,最终将导致惯性的空虚感和自我的过度兴奋。

考夫特理论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发展。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很大部分受周围环境性质的决定,这一点和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观区别不大。但是它很少强调心理内部的内驱力状态,而更多地强调儿童和他的抚养者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质量上。这种相互作用既是成人人格滞后也是成人人格组成成功的决定因素。

考夫特理论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认为个体的自恋需要始终贯穿于一生。心理健康的成人也需要自我的镜子,“这个镜子是通过自我客体实现的……另外,他仍需要目标以达到自身的理想化……自我客体关系发生在所有的发展水平上和健康心理上,就象发生在心理疾病上一样”(Kohut,1977)。由于个体保持在贯穿于他整个生活的“自我客体子宫”的动力学领域内,所以考夫特的人格理论具有人格发展上的完全联系性,仅仅通过参照相应的自我客体环境,就能如同了解儿童那样了解成人的主观体验。

二、主观间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强调背景(context)的重要性, 这也许造成了与实证式研究者的相异处。虽然在过去十年里自身心理学在临床上和理论上的文献以指数的形式增加,但是很少研究运用实证方法来检验自身心理学的概念和假设。一个理由可能是认为人格研究只能在一个共情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进行。因此,自身心理学家所选择的调查方法就是对个体主观世界的“持续共情式探究”(sustained empathic inquiry)。这种观察者影响和控制观察对象的观点,使现代心理学专心于客观性知识产生了困难。然而,在主观体验的领域内,主种观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考夫特和他的后继者有这样一个假设,即只要通过患者与心理分析治疗家之间的良好沟通,自我条件、自我状态和心理结构就能被理解。那就是说,对于自身心理学家,心理分析方法就象共情——内省法(empathic- introspective method)一样,是一种研究主观体验和它的结构的优秀方法。从这个观点看,在自我的主观领域内,用客观方法去发现普遍的事实或原理是不可能的。

如上所述,对人格的主观间理论在理论和临床上的假设进行系统地、严格地检验是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我们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方法既能应用于临床上,也能满足系统调查研究的需要,这些方法的发现也许能修改目前流行于行为主义科学家之间的科学有效的观点。此外,心理学的非临床领域的研究也能影响主观间理论。下面我们简要论述一下自身心理学的当前研究状况。

许多研究人员正致力于自我表象和他人表象发展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能直接应用于心理分析理论和实践。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工作提出的自我表象和他人表象起源于婴儿,形成、发展于人的各个发展阶段,它是婴儿与有意义的人物相互作用的特殊模式的结果。这些典型地建立在母婴相互作用的微观分析基础上的实证式研究,提供了一种对发育过程中婴儿具有前符号表象能力的观点,婴儿有一种对关系的预期的观点和母婴间可以彼此影响各自的内心情感状态、以及母亲身上的婚姻失败和协调失败会显著地影响她们的婴儿等观点的支持。

贝比等人(Beebe等,1988)提出双亲身上协调的不断失败会被合并进婴儿的自我表象和他人表象中,这个观点极类似于考夫特关于婴儿自我客体环境的失败性观点。斯登(stern,1985)发展了他称之为一般化相互作用表象(representations of interactions that have been generalized,简称RIGs)的概念。它产生于婴幼儿对人际相互作用的各个事件的经验积累。这些RIGs本质上是一种原型或图式结构,它在一种当前情景的某些条件下被无意识地唤起,转过来又帮助婴儿组织和预期这种情景的外观。这种早期相互作用的质量将会影响、进而决定儿童自我感觉和他人感觉以及这两者关系的性质。斯登曾祥细论述了和临床有关的他本人关于母婴关系的实证式研究。他指出,心理分析理论应该容纳各种各样领近领域的实证式研究成果。

作为发展性研究者,他们探究了人格结构的起源以及他人表象的内在化,提供了与人格发展心理分析理论和心理病理学相关联的资料。特别地,最近的一些研究,关注于情感调节和相互作用效应;关注于母婴间的协调和协调失败,所有这些充实了自身心理学的临床理论。

三、人格变化的机制——持续共情式探究

如上所述,自身心理学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分析学派,不仅仅是它的人格理论,同时也包括人格变化过程的概念化方面。从传统的心理分析观点看,作为人格变化的机制——解释,使无意识冲突上升到意识层面,形成了治疗学的新概念。而自身心理学则把自我客体关系的性质作为人格理论的中心组织结构,关注于共情式探究的角色以促进遭受挫折的发展过程的再继续。

象沃尔夫和其他治疗专家说明的那样,治疗程序是由患者的醒悟或由治疗者给予的患者在避开自我客体需要或愿望前的刺激组成,它是通过在一种共情态度和为患者创设安全的条件下实现的。如果心理分析者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患者的需要或愿望的被理解就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这些共情失败就会导致患者与治疗者所必需的这种自我客体契约的破坏,接下来患者就会以退化防御,诸如孤立、过份性别化、侵犯性的言语或行为表现出来;当治疗者对患者保持一种尊重、探究、接受的态度,那么对契约破坏、原因、以及患者人格历史起源的解释就有可能,就能使所需的那种自我客体纽带得到修复。治疗过程中这种程序不断重复,就能使患者通过内在化嬗变(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s)获得发展,即获得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获得投入工作和玩耍活动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坚强的人(考夫特认为“内在化嬗变”是一种结构和功能的内在化)。

正如斯达劳罗(stolorow)等人指出,这里似乎存在同时产生的两种人格变化过程:一种是如上面所述的通过内在化过程而进行的自我建构;另一种是发展过程的再继续(这种发展过程曾一度受到干扰)。他们认为,通过提供一种利于成长和成熟的环境,那么支撑自我所需的关系的建立就决定于自我本身。他们还进一步指出,考夫特“破坏圈”(cycle of rupture)所暗指的“良性挫折”(optimal fructration)以及共情契约的恢复也许对成长不是很必要的,相反地,他们认为成长仅仅发生在所需的自我客体纽带未损伤的情况下(这里的假设是人类在本质上有自恋的需要,诸如需要得到认可、注意和证实等)。病状被看作是源于环境提供必要的反应的失败,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病状的自我构成。治疗提供了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中通过心理分析者,患者的原始的、不适宜的需要能够被重新体验、组织和恰当地反应出来,能够使患者从性格结构防御或行为防御中解脱出来。

上述内容与来访者中心理论及其治疗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在缺乏任何实证式研究去调查自身心理学的临床假设的情况下,转回去研究起源于罗杰斯和其他实证式治疗专家的那种治疗关系也是可能的。如文化主体成长说(q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虽然不是起源于自身心理学,但是,它指出了“治疗联盟”(therapeutic growing)的重要性。治疗联盟很可能与上述我们提到的作为与治疗专家有关系的自我持续的自我客体纽带具有显著性联系。这两者都提到了形成、发展于良好治疗关系中的信赖、舒适、安全和接受的气氛。 鲁伯斯基(luborsky)等人研究发现,检测治疗联盟可以很有效地预言治疗结果,“治疗家协调”(therapist attunement)在治疗过程与治疗结果中是一个影响因素。奥林斯基(orlinsky)等人研究了86个案例中的大部分,特别是那些反映了患者对关系的看法的案例,发现了“治疗家协调”与治疗结果之间的积极关系。另外,他们所评述的其中大约31个案例中的三分之二也反映了交互协调(reciprocal attunement)和积极的治疗结果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些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果(strupp,1980; Horowitz等,1984;Cumming等,1988)。因此, 上述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治疗联盟”的角色作用,也提供了一种对考夫特人格变化概念的支持。

本文编译自《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

标签:;  ;  ;  ;  ;  ;  ;  

人格变迁与主观理论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