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反思_南京大屠杀论文

中日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反思_南京大屠杀论文

“南京大屠杀”在中日历史教科书中的不同反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大屠杀论文,中日论文,历史教科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中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后,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和平居民进行长达6周的烧杀淫掠。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无数次烧杀淫掠罪行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如何认识和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到如何对待历史,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重大问题。但不幸的是日本右翼集团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还时不时地跳出来要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铁的历史事实,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亚洲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感情。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至今还存在着很多不符合事实的问题,其观点也是难以让中国人民和曾经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人民所接受的。因此,本文对比研究中日两国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描写,阐述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对“南京大屠杀”的基本观点,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写,提出不同看法。

一、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对“南京大屠杀”的基本观点

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对“南京大屠杀”的基本观点反映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国各地编写的不同类型的历史、社会教科书中。这些教科书有:

1.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关于1994年出版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四册;

2.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关于1996年出版的高级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3.北京师范大学“五·四”学制教材总编委会编写,青岛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国历史》第四册;

4.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编写,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第四册;

5.内地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第四册;

6.浙江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第四册;

7.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社会》(八年级第二学期用)。

不管是在教学大纲还是在各套教科书中,中国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抗日战争的开始和国共第二次合作”一目下,专门列了一个子目:“南京沧陷和日军南京大屠杀”。在上述各种中国历史教科书中,除上海版《社会》教材外,“南京大屠杀”都是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描写的。

重视对学生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教育,表现在各家教科书对这一事件都有详细的描述上。人教版初中教科书在用大字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概念和所屠杀的人数后,还用4段小字描述了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细节,一是1937年12月25日在汉中门屠杀中国军警人员3000余名的情况,二是16日在中山码头屠杀中国难民5000多人的情况,三是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屠杀了57000多人这一大屠杀中最大的一次,另外就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比赛的史实。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因为初中的历史教科书已详细讲过“南京大屠杀”,所以大字部分写得比较简略,而小字讲了“南京大屠杀”的目击者、当地居民史荣禄的证言。同时在给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中,除初中教科书讲过的屠杀中国和平居民30万人以上的情况外,还写到了侵略军在南京“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和“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一“抢”和“烧”的情况,这是在初中教育水平上的扩展。北师大“五·四”学制版、沿海版、内地版、浙江版和上海版的教材,虽然不分大小字,但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过程都描写得很详细。

为了加深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直观印象,上述所有教材都配有插图。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配有两幅图:一幅是:“日军在南京以中国青年作拼刺刀的靶子”,另一幅是“日军在南京杀人后试去屠刀上的血迹”。北师大“五·四”学制版教科书配了“《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中两个刽子手杀人比赛的报导”。沿海版也配了这一幅图,同时配有“日军活埋中国百姓”的照片。上海版的《社会》教材印有三幅“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人民”的图片。

为了让学生巩固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设计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习题。人教版、北师大“五·四”学制版、沿海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习题都是填空题,如人教版是:“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____,在那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____万人以上。”北师大“五·四”学制版为“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残酷屠杀中国人民达____万人之多,犯下了滔天罪行。”沿海版为“__年__月__日,日军在南京开始进行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__人以上。”上海版的《社会》为一个列举题:“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说明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罪行”。

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真实的、血淋淋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使学生牢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这在所有的教科书中都是共同的。如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在关于“下关草鞋峡”的大屠杀中描写到:“18日,日军把被囚于南京幕府山的男女老幼57000余人,全部用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在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被刺刀砍戮。最后,日军将全部尸体焚化。其中仅一人幸免。”北师大“五·四”学制教科书写到:“日军用枪击、砍头、劈脑、剖腹、挖心、水溺、火烧、活埋、集体扫射等种种野蛮手段,屠杀了30多万中国同胞。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他们还残暴地进行杀人比赛。持续6周的大屠杀,使南京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沿海版教科书写到:“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疯狂性和野蛮性,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害人数之多,手段之残忍,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野蛮、最可耻的记录。”上海版《社会》描写草鞋峡的大屠杀时说:“日军将57000多男女老幼全部用铅丝捆扎,驱赶到草鞋峡用机枪扫射,然后逐一将尚未毙命者用刀砍死,最后将所有尸骸浇上煤油,焚尸灭迹。”读这些文字,均可使人毛骨悚然,无形中会增强对日本法西斯的仇恨。

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其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内容的深浅,范围的宽窄和表述的形式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反映了我国在教材建设上实行“一纲多本”的特点。如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虽然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在第一句话“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用“浇杀淫掠”四个字把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四种无耻行为都概括了,但从具体内容来看,却集中在日军对中国人民野蛮的、残酷的屠杀上。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在教学参考书中才扩展到“烧”和“抢”上。北师大“五·四”学制教科书,除了描写日军的大屠杀外,还写了“烧”;“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沿海版教科书除“杀”、“烧”外,还写了“妇女被强奸、轮奸后残遭杀害”的史实。上海版《社会》教材除重点写“杀”外,还写到:“日军还强奸了2万多名妇女。”从表现形式上看,人教版教科书用大字概括内容,用小字作详细描述;北师大“五·四”学制版、沿海版、内地版教科书只用大字作较为详细的叙述;沿海版教科书则把具体史实放在注释中说明。这些都各有千秋。

我们的中学历史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段历史,防止以后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奠定基础。那么,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上,日本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学生的呢?

二、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为了深入研究日本如何对下一代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教育,我们搜集了有关的中学社会中历史部分的《学习指导要领》和历史教科书。这些材料分别是:

1.现行的初、高中历史学习指导要领。

2.即将实行的面向新世纪的初、高中历史学习指导要领。

3.青木美智勇、深谷克己等著,株式会社三省堂于平成三年出版的《详解日本史》。

4.时野谷胜、热田公等著,大阪书籍株式会社于平成四年出版的《中学社会历史分野》。

5.弟饲信成等著,东京书藉株式会社出版(文部省昭和55年审定)的《改定新社会历史》。

6.护雅夫等著,清水书院出版,昭和59年度使用的《日本的历史与世界》。

7.吉田悟郎等著,实教出版社于昭和57年出版的《高校世界史》。

8.井山光贞等著,山川出版社于昭和53年出版的《要说世界史》。

9.村川坚太郎等著,山川出版社于昭和54年出版的《要说世界史》。

10.村川坚太郎等著,山川出版社于昭和55年出版的《详说世界史》。

11.村川坚太郎等著,山川出版社于昭和57年出版的《要说世界史》。

12.高山一十等著,第一学习社于昭和57年出版的《改定世界史》。

13.井上智勇、田村实造等著,清水书院于昭和57年出版的《世界史》(最新版)。

14.吉冈力等著,学校图书株式会社于昭和57年出版的《世界史》(再定版)。

15.中屋健一等著,三省堂于昭和57年出版的《世界史》。

16.士井正兴等著,三省堂于昭和57年出版的《新世界史》。

上述教科书中直接写到“南京大屠杀”的,只有三省堂的《详解世界史》、大阪书籍的《中学社会》、东京书籍的《改定新社会》、清水书院的《日本的历史与世界》和实教的《高校世界史》5本书。初、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和其他教科书都没有写“南京大屠杀”。

总的来看,由于在1982年的教科书审查中,日本将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改为“进入”,遭到了亚洲国家的严厉批判,尤其是中国和韩国通过外交途径给予抗议,因而,在以后的教科书审查中,增加了一项“在处理我国与临近亚洲诸国间的近现代历史事件时,必须要从国际理解和国际协调的观点来考虑”(转引自君岛和彦《日本新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特色》)。因此,近年来记述日本对亚洲侵略的内容多了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也多了一些。上述教科书中,不写“南京大屠杀”内容的,多为1982年以前的。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持客观公正态度的老师也能够较为正确地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教授二谷贞夫的一份“十五年战争”授课提纲,讲述“南京大屠杀”时,要让学生了解日本军队在南京干的事,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对日本军队干的事,现在中国的初中学生是怎样学习的,读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有关记述。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此类事件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读一些有关“平顶山事件”的记述,让学生一定要谈一谈感想:“日本军队为什么要干出那种事来?”“你是怎么想的?”等等(详见刘宗华主编《基础教育指导丛书历史》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第80页)。这样的教育我们认为是好的,这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日本的近现代历史教育没什么问题了,恰恰相反,日本在对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的教育中,与其国内对这段历史的态度一样,有时含含糊糊,有时竟然否定侵略过亚洲国家。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与日本的上述态度关系密切,至今还存在很多问题。

从对“南京大屠杀”有记载的几本教科书来看,不是像中国的教科书那样,把重点放在描写大屠杀的残酷、野蛮上,而是放在中国民众如何因此而加强了抗日意识上。这方面最明显的代表是三省堂的《详解日本史》。该教科书写到:“日本军队在上海登陆后的作战,早就遇到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战斗进行的非常艰苦,从而使中国提早屈服的预想破产了。因此,就接连不断地派遣大军,终于在1937年(昭和12年)12月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这期间的战斗中,日军虐待和屠杀了普通中国人,特别是在占领南京前后,发生了大屠杀事件。这一事件不为日本国民所知,但在南京的外国人将它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民众的抗日意识。国民政府也将首都迁往武汉,继续抗战。”大阪书籍的《中学社会》也提到南京屠杀事件受到各国的非难。东京书籍的《改订新社会》也说“南京大屠杀”“受到各国的谴责。”清水书院的《日本的历史与世界》说:“由于(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日本受到了国际上的谴责。”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近代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即使到现在,南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笔血债”(《人民日报》1995年5月24日)。但是,日本政府还时常不承认侵略了中国和亚洲各国的事实,只是在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压力下,才勉强在教科书中写上“侵略”二字,但这离认罪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如此态度,要取信于亚洲各国和国际社会,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队所屠杀的中国人民的数目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所有教科书没有一本承认日军所屠杀的中国人民在30万以上。三省堂《详解日本史》在“大屠杀事件”的注释中引用了日本学者洞富雄的说法,认为是在20万人以下。大阪书籍的《中学社会》认为是约有20万人。东京书籍的《改订新社会》认为是20万以上。清水书院的《日本的历史与世界》和实教的《高校世界史》都没有指出具体的数目。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屠杀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战后中国军事法庭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调查,核对研究,最后确定日军集体屠杀19万余人,零星杀害15万余人,被杀害总数在30万以上。而日本教科书不是在这一事件的性质上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而在到底屠杀了多少万人上纠缠不清,以淡化甚至转移学生对这一事件的罪恶性的认识。这种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所不能接受的。

另外,三省堂《详解日本史》引洞富雄的观点认为被杀的20万中国人中,包括战死的士兵,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被屠杀的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与在战场上为抗击侵略者而牺牲的中国士兵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从上面引证的数字来看,日军在南京屠杀的人数早超过30万,更不用说20万了。

最后,我们还要指出的一点是,日本教科书写“南京大屠杀”的份量太少。如上所述,《日本中学社会学习指导要领》的历史部分,根本不提“南京大屠杀”。在教科书中即便提到这一事件,在正文中一般只有一句话,只有三省堂的《详解日本史》比较慷慨,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有4句话,但除了一句是讲日军虐待和屠杀了普通中国人,在南京发生了大屠杀事件外,其他三句话一句是讲这一事件不为日本国民所知,是在南京的外国人将此传播到了全世界,另一句是讲大屠杀事件增强了中国民众的抗日意识,第三句是国民政府将首都迁往武汉,继续抗战。

日本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这种简单化处理,实际上反应了日本政府对他们在近代以来侵略中国的历史的态度。与他们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截然不同的是他们对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的描写。在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几乎凡是写到这一事件的,都用了很大篇幅描写这两座城市被轰炸的惨象,既有大段的文字叙述,又有被轰炸后的景象图片,还有用小字详细描述的被爆者的亲身经历和留下后遗症的人员的诉说,同时在教科书前面的彩页中,各家出版社的教科书都用好几幅图片反映广岛被爆后的惨象和“祈求和平”的一些图片。这样的写法,完全把日本也描述成了二战的受害者,从而混淆了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原则性区别。据日本的历史教科书记载,广岛和长崎两地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是19万人,而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用各种惨无人道的方式杀死中国和平居民达30万人以上,为什么杀死这么多中国人的大事件就那样被轻描淡写地处理,而死的人数较少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却要那样大肆渲染呢?况且这是两种不同性质情况下的人的死亡。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爆炸,对侵略者来说,是罪有应得。当然,对日本和平居民的死亡我们深表同情。

总而言之,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与中国的教科书对这一事件的描写,差别还相当大。这反映了如何对待历史,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大问题。我们希望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教育好下一代,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标签:;  ;  ;  ;  ;  ;  

中日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反思_南京大屠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