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公众阅读方式的转变,公共图书馆法在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方向上作出指引,明确了国家和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法律规范落到实处,真正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公共图书馆在今后要全面落实法律规定,加快数字资源建设,依托国家大数据战略,借助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1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涵义和现实意义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即图书馆通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图书馆及各类电子终端互相连接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读者都可以共享数据库数据资源的目的,实现资源的共享,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读者甚至是读者与读者之间相互孤立的状态。最初的图书馆网络化是讲各项工作和服务环节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到最终阶段就是虚拟的网络图书馆,进一步来说,图书馆网络化可以广泛地开展电子咨询服务,以实现本馆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资讯资源,在网络咨询服务系统中进行实时分享。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网络化能有效促进图书馆发展,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必然推进图书馆的体系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更加方便为读者服务,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进一步打破社会封闭性和孤立性,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增进社会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图书馆网络化的现状
2.1网络化图书馆普及率较低
目前我国图书馆仍主要以传统运作模式的图书馆为主导,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普及率较低。在图书馆网络化的过程中,其对自身的定位模糊,缺乏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图书馆之间也存在着城乡差距,分布及结构不平衡,经费的限制也使图书馆网络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
将传统图书馆与新型图书馆对比来看,二者虽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在运行模式上却有极大的区别。传统图书馆的作用主要是保存和开发信息资源,类型主要与文化、教育和科研相关,对空间依赖性较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劣势将更加突出,而网络化图书馆将会主动提供服务,随时随地提供读者所需信息,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因此,图书馆网络化对图书馆的技术、人员、硬件、软件要求都更高。
2.2信息服务意识较低,服务能力较差
受到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我国大多数对信息服务模块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是被动式的服务方式占主导地位,“守株待兔”式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对服务人员的缺口较大,同时在有限的服务人员中,其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信息服务队伍整体来说处于较低的水平,图书馆相关专业的人才短缺,对信息服务技能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在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工作上,相关专业的人员配备层次并不深入。在服务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图书馆服务效率低下,导致读者体验不足,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3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路径的思考
3.1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国家应当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的标准指标体系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完善实施细则,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数字服务网络。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资源建设、系统开发、服务提供、数据开放等方面的公共数字文化标准规范体系,促进数据、资源和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元数据规范、对象数据规范、资源统计规范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方面的标准,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统一推行。另一方面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对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加强对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效能的考察。并根据公共图书馆法的要求,把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政府给予公共图书馆补贴或奖励的依据(第四十七条),采取正向激励措施,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提供服务。
3.2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在三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所推出的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充分体现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了以往全国各地数字资源库的平台孤岛现象。在下一步工作中,国家应当加大对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普及公共文化云平台,使公众可通过手机、电脑、公共文化一体机等多终端便捷获取,整合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将数字文化服务与公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公共图书馆应当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优势与特色,积极上传具有当地特色的数字资源,共同打造数字文化超市,普及菜单式、点单式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式服务模式的广泛应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整合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数字资源,实现跨层级、跨地域的共建共享。
3.3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从内容和设施两方面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公众阅读方式的转变和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拥有优质的内容是获得用户认可的根基。而在移动阅读盛行的今天,用户获取内容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也面临更多的选择。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挖掘公众的阅读需求,加快文献数字化转化步伐,积极开展微视频、微讲座、慕课等适应现代移动互联网特点的新媒体数字资源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服务水平。还要加强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库建设,将其作为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上传至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同时也要重视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建设,提升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注重馆内数字服务网络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对移动阅读载体的投入,让公众随时随地享受阅读服务。
3.4完善数字实体空间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实体空间,是指公共图书馆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探索数字技术在读者服务中的创新应用,提升互动体验和服务效能的数字化设施空间。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实体空间,首先要对电子阅览室进行功能升级,通过对数字资源、环境、设备的全面升级,拓展和延伸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向数字创客空间进行转化。创客空间有利于用户的自我发展、知识交流转移和创新,也有助于延伸图书馆开发智力资源的理念,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公共图书馆可在创客空间中提供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举办相关培训和讲座,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配备专业志愿人员,对公众进行指导和项目协助。其次还可通过数字互动墙、数字休闲空间和虚拟现实体验等设施设备,提升互动体验和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要进一步实现与科技融合发展,增强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增进阅读兴趣,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法在数字服务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和长期保存、线上线下服务联动、数字阅读产品开发等方面,规定了国家和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国家应当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数字标准体系建设,打造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朱宁宁.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N].法制日报,2017-11-01(002).
[2]杨立东.网络文化背景下读者服务创新研究——以县级图书馆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8):126-127.
[3]李宏.互联网+时代少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J].科技视界,2017(15):156-157+155.
[4]唐华.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7(01):1-3.
论文作者:黄键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图书馆论文; 公共图书馆论文; 数字论文; 资源论文; 文化论文; 国家论文; 读者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