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BIM技术成为国际工程管理的潮流,国内工程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的采用BIM技术,利用BIM技术对建筑施工中涉及的诸多要素进行施工模拟,使得建筑施工更加简便科学,降低了施工中管理的难度,同时为工程参建各方节约成本。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施工模拟
1. 导言
目前BIM技术已成为国际工程管理的潮流,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采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近年来国内建设行业内的部分大公司也开始逐步推广BIM工程管理技术。BIM技着眼于工程的全生命期,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虚拟设计、建造、维护及管理。从而给参建各方带来较大的经济益、大幅降低项目风险,减少了过程中的未知,让管理变得轻松和精细化。
2. BIM技术应用
(1)模型创建
通过采用BIM技术,将设计院提供的二维的CAD图纸转化为三维的BIM模型,实现工程的可视化管理。对模型的创建需逐次进行,首先完成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添加建筑模型,然后依次添加装修模型和机电模型,最终完成这个项目信息的统筹归纳。
(2)信息梳理、图纸审核
在模型创建完成后对各专业信息进行梳理,检查彼此可能产生的冲突,并针对解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对结构图纸和建筑图纸的审核,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能更加直观了解最终建筑效果,从而对因图纸设计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排查,提前解决,降低此项对施工的影响,保障工期进度。
(3)施工模拟
在BIM模型的基础上链接施工计划从而完成施工进度的模拟,有助于选择最佳施工方案,使得进度管控更加便捷;综合场地信息,对施工场地临建设置布置进行模拟,最大成都上满足绿色施工和文明施工的需求。
3. BIM常规应用点
3.1 深化设计
根据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搭建各各专业模型并进行深化设计,同时与设计单位进行复核,采用三维可视化的BIM技术使工程完工后的状貌在施工前就呈现出来,表达上直观清楚。模型均按真实尺度建模,传统表达予以省略的部分(如管道保温层等)均得以展现,从而将一些看上去没问题,而实际上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最终通过深化优化后才进入施工阶段。
3.2专业建模
依据各专业施工图纸,利用Revit建立土建、机电模型,并实现同部位、同角度观察,充分了解后期施工的内容。同时,通过模型对比发现各专业之间的工程施工问题,提前进行解决,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于BIM技术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临建规划设计的三维场地布置,项目技术人员可根据三维场地模型编制现场布置规划方案,三维模型解决设计思考规范考虑不周全带来的绘制慢、不直观、调整多以及带来的环保、消防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充分地利用了周边的有效场地,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碰撞检测
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利用BIM审图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二维审图方式,以三维模型为基础,快速、全面、准确地发现全专业的图纸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业主、监理等单位沟通解决,对模型进行优化保证现场施工,并编写图纸会审,形成四方会签正式文件。
3.4进度分析模拟
根据业主工期节点,编制总包单位内控进度计划,实现流水作业施工,按分区划分流水段后与相应任务项关联,进行计划模拟,分析计划的可行性,调整计划,保证工期节点。
跟踪现场施工过程,调整、修改计划。保证计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反馈-计划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网络,确保施工计划可行性。
3.5三维可视化交底
通过制作3D动画的施工方案代替传统的图纸交底模式,针对关键节点,通过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使施工方案更简便易懂,从而提高方案的可视化交流能力,使施工人员更直观地对工程方案进行了解和掌握。
对于复杂节点的钢筋排布困难,使用BIM技术可以加快径行钢结构中复杂节点深化效率,比传统软件更高效的排布,调整展示,降低影响施工进度的困难节点。
(1)柱钢筋排布三维展示,指导实体样板钢筋绑扎
(2)通过BIM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模拟现场钢结构施工,同时应用软件进行碰撞检测,及时与设计、业主、监理沟通指定解决方案,并将确定的方案有设计单位下发变更或编入图纸会审。根据优化方案重新修改模型,保证现场可施工。
建立复杂节点如劲性钢柱核心区的节点模型,三维展示,辅助现场钢筋排布。
(3)通过BIM进行幕墙深化设计,优化施工节点、单元板块,模拟现场幕墙施工。
(4)通过三维动画展示空间结构、管线综合。相比于二维表达,更加直观、清晰。
3.6虚拟样板
通过BIM技术建立虚拟样板,利用三维模型可视化的优点,检查重点施工区域或部位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分析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协助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和执行方案。
项目除现场设置真实样板外,也设置虚拟样板展示屏幕设施,便于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样板进行施工过程系统的学习,规范施工人员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1.7合约规划、三算对比
项目基于BIM模型的计量、对量、询价、计价、招/投标文件编制、数据积累、指标分析、施工进度款统计及审核,并形成不同阶段的运用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新的工作模式。
4.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BIM技术的应用成本太高,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一般项目根本无法承受,其中最主要的人力成本、软件成本、硬件成本三项成为制约BIM技术大面积推广的直接障碍。还是需要国家及企业从培训方面加大力度,将BIM技术的应用普及到现在使用CAD一样,将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需要国内的建筑软件行业加大研发力度,设计出更加简便易用的软件,降低其软件成本。
BIM技术的应用,上游配套厂商、下游专业施工人员太少,为此应该加快BIM技术的普及,施工总承包单位主动把上下游单位纳入到整个BIM应用体系中,从而带来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并将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5. 结论
BIM的工程管理模式是数字模式,是创建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信息的数字化方式,是建筑行业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它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晓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消费电子,2014(2):165-166.
[2]吴卫华,张云庚,郭兆儒,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10).
[3]张伟.论究BIM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1).
论文作者:李建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图纸论文; 节点论文; 计划论文; 方案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