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论文_丁春凤

丁春凤(宿迁市泗阳县中医院 2237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3 月~2014 年11 月收治的34 例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比较2 组疗效。

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26-01

患者在感染乙肝之后,由于干细胞长期受到伤害,从而造成乙肝肝硬化,此类病症临床表现是肝功能异常,代偿期逐渐变成失代偿期,这个过程中一半左右患者会产生腹水现象,腹水在长期治疗后仍不能明显好转,又称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该种病症具备预后差、发病率高等特征[1],采用西医治疗时,治疗重点是降酶、利尿、护肝等,人体蛋白低给予蛋白补充,以此增加患者免疫力。在临床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明显比单纯西医疗法疗效显著,本文重点是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3 年3 月~2014 年11 月收治的50 例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1~62 岁,平均年龄(44.7±19.3)岁。所有对象均符合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 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各自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西医疗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具体病情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西医疗法,包含均衡水解质、利尿、改进微循环、保肝、降酶、抗感染等,根据患者病症实际情况给予抗病毒疗法。

1.2.2 实验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实施治疗。

中药处方如下:泽兰、楮实子、茵陈、薏苡仁各35g,茯苓、大腹皮、太子参、大腹子、车前子各20g,炒谷芽、当归、生甘草、白术、炒麦芽各15g。跟随患者病情轻重酌情增减药量,水煎,每日一剂,250ml/剂,早晚各一次,两组均30d/疗程,2 至3 各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我院相关标准,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显效:腹痛、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检测显示正常,彩超显示腹水消失,无并发症,为显效;好转:腹痛、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好转,肝功能指标检测逐渐改善,彩超显示腹水消减,腹内炎症未完全消除,为好转;无效:腹痛、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肝功能指标检测无改善迹象,彩超显示腹水无减少,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为无效[2]。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处理,两组的组间差距用X?检验。P>0.05 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2 组研究对象取得一定疗效。实验组显效14 例,比对照组多5 例。2 组好转例数接近。实验组无效仅3 例,比常规组少3 例。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比常规组约高23%。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16.2765,P<0.05),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肝硬化处于失代偿期呈现的主要特点便是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它会造成腹膜炎、器官功能衰竭等,从而使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中。因为此病症病因较复杂,单纯的西医疗法临床疗效欠佳。所以,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都是主要课题。

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中,西医疗法注重处理病症方式,主要为降酶、利尿、保肝等,人体蛋白含量过低及时补充蛋白,完善人体机能、引导腹水消除的疗法,但是若腹水长期不退,可能使肝肾出现综合病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疗法逐渐受到医学界重视,本文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主张在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中应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起到显著效果。

根据中医观念,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应被归为“膨胀”范畴中,发病原因是人体肾、肝、脾机能失调,进而影响气血疏泄,使其不能正常运转,造成开阖混乱,阻止气血正常运行,这时患者呈现的主要特征为本虚标实,病症顽固难治[3]。若想对其实施有效治疗,需专门针对本虚进行补肾、养血柔肝、健脾顺气等疗法,针对标实需进行利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疗程。所以,在实施临床治疗时,本文主要选用车前子、大腹子、泽兰、大腹皮、路路通、陈葫芦等中药材用来利尿、活血化瘀;选用白术、炒谷芽、薏苡仁、生甘草、炒麦芽等中药材用来健脾顺气;选用楮实子滋阴补阳,郁金香通肝解郁、茵陈清热解毒。太子参主益气补血,可在增强患者免疫力基础上再做有益填补,各种中药材应综合利用,在充分发挥自身特性之外,又能互相补充,与常规西医疗法相配合,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对促使身体机能康复有显著效果,本文研究表明,实验组研究对象在治疗2 各疗程之后可使总有效率达至94.12%,明显比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总有效率高。

综上所述,在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控制病况进展、减缓病情症状等有良好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惠广进.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76-177.[2] 任志强.付亚芳.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医临床研究,2014,(33):56-58.[3] 叶美琼.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11):97-98.

论文作者:丁春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论文_丁春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