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文化 提精神 促发展 用雕塑传播城市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雕塑论文,促发展论文,精神论文,城市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眼睛”、“名片”和“历史教科书”,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需。年初以来,重庆市南川区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谋划,精选题材,精心设计,出精品出形象,使城市雕塑成为重庆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的要求,如火如荼展开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南川区高度认识城市雕塑传承历史文脉、反映时代发展、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振奋市民精神、促进开放发展的强大效应作用。为将此工作抓紧抓好,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区城市雕塑建设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和区城乡建委、教委、规划局、市政园林管理局、文广新局、林业局、旅游局、城投公司、新城区管委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宣传部,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区委常委会、区委重大事项酝酿会、区政府常务办公会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城市雕塑建设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精心选题、合理布局。南川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选题材,围绕人文历史、地域风情、开放发展和生态环境、现代生活“五大主题”,建立“以公园、大型广场为中心,以城市街道、河道、绿地为纽带,以站场、馆所等大型公共场所为节点,以机关、校园、企业、庭院、街心花园、社区小游园、城市出入口、重要道路叉口为基础”的雕塑布局。在市民广场规划主塑毛泽东、邓小平等10位革命伟人雕像,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规划主塑孔子、鲁迅等10位中国文化名人雕像,在南园路规划主塑刘隆华、古承铄等10位本地名人雕像,在金山大道规划主塑王阳明、陈之佛等10位友好城市名人雕像,在体育馆(场)规划主塑萨马兰奇、刘长春等10位体育名人雕像、在半溪河沿线两岸规划主塑50种金佛山国家级保护动物和88米长的南川历史文化大事记浮雕,50米长的主要建筑遗迹浮雕、30米长的本地民俗风情浮雕,在三环路中铝职工之家前规划主塑139米长、6米高的反映南川主要风情、风光和风流人物的大型文化墙,在花山公园规划主塑现代市民休闲小品雕塑,同时,在有关区级部门大楼前和各中小学校广泛塑学习楷模雕像,在城区适当位置广泛布置刻有箴言的景观石,使整个城区总体上初步形成单看成点、纵看成线、横看成面、总看成体的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城市雕塑体系。
三、质量为先,推进迅速。在建设过程中,南川区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始终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把设计关、进度关和验收关。在设计上,要求专业单位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采取“多家设计、三级审评、比选定优”的方式确定方案;在材质上,综合考虑雕塑内容特征、相邻雕塑材质特征、周边建筑环境特征,主选铜材和汉白玉、花岗石等性感强、质感好、色调妥的材料;在进度上,相关单位倒排时间、天天通气、周周汇总进展情况,遇难题实行现场办公,并对设计和施工单位实行延时问责办法,确保快速顺利推进;在验收上,采取“倾听群众意见、相关单位联审、次品必须整改”的方式,确保雕塑质量。截至目前,已落成白求恩、张思德、王鼎盛等人物雕像38座;其他规划建设的32座人物雕像、大型文化墙和中大型浮雕将在明年年初完成。
四、注重管护、发挥作用。在城市雕塑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南川区对有关单位建设的雕塑实行谁兴建、谁管护,对公共场所雕塑采取市政部门为主、街道社区为辅的方式加强管护。同时,高度重视已建雕塑的宣教作用,举行了刘邓雕像、白求恩雕像、王鼎盛雕像等一系列揭幕仪式,适时组织干部群众学生在雕像前开展入党入团宣誓仪式和“唱读讲传”活动等,还利用区内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热爱雕塑、支持雕塑建设、学习雕塑承载的文化、崇尚雕像名人的先进事迹,勤勤恳恳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