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的劳动教育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的劳动教育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的劳动教育

◎涂丹霞

摘 要: 劳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劳动教育要与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并在30多年的实践中提炼出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些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还未形成体系,普遍流于形式,因此既需要教育部门从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学校从微观层面进行完善劳动教育。具体来说,教育部门要建构体系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加强政策指导;统筹资源,开发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做好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学校要培养“劳动型”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劳动品德;构建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开展常态的、体脑结合的劳动教育。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劳动教育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劳动教育再一次和“德智体美”一起被提起,被明确要求纳入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中。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关于劳动教育讨论的热潮。与此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即发展中国家正在和我们争夺中低端的制造业,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保护和激励政策,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突出创新驱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进行思考。本文将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劳动教育提供思路。

一、我国劳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人类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包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教育应是有体系的、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2]

尽管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等概念已经普及,但社会评判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还是离不开学业成绩,离不开升学率。在此背景下,学校也出现了重视分数轻视素养,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体育、劳育,重视知识的输入轻视实践活动等异化现象。国家规定的劳动技术课程甚至变成了自习课。[3]

综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中包含劳动教育的课程,除了现行规定的劳动技术课程之外,还包括以各种实践活动形式存在的课程以及各学校的各类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如以STEM课程、机器人创客课程等为代表的创新性课程,以剪纸、风筝设计、陶艺制作等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类课程,以烘焙、插花等为代表的各类生活技能类课程,农耕体验等种养殖课程以及生涯规划课程,等等。但有些学者认为,这些课程只是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而缺少劳动教育的“灵魂”,即缺少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缺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深层次互动,也缺乏成体系的管理制度。因此,这些劳动教育或劳动实践更像是一种体验性劳动,而非有目的的、全面培养人的系统的教育。[4]除此之外,一些学校也设立了打扫卫生、值日等制度,但部分学校将其变成惩罚一些不守规则学生的手段,致使劳动变成了惩罚,而不是正向的教育。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劳动的“变异”。

另外,从家庭教育来看,家长也普遍缺乏劳动教育意识。“拖地洗碗这些家务不用你管,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了!”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口头禅。根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儿童经常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其中经常洗袜子的不足四成,经常洗碗、洗菜的只有三成多,经常洗衣服的仅有两成。[5]这些还只是普通的家务劳动,对于那些更开放、复杂的社会劳动,会有多少孩子参与呢?答案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解析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他以一所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为基础,结合自身30多年的教育经验写成多本教育著作,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劳动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开展具体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还从理论上对劳动本身进行了深入思索,并对劳动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教育方法等给予了详细阐述。

(一)劳动的重要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公民,培养“真正的人”。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德智体美劳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是分不开的,且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促进作用。

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于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有着直接作用,打造高效的赋能型组织,需要高度重视领导力建设。我们常说的领导者是指领导个体本身,而领导力则指的是领导者带领下属共同发展,统率团队完成目标的能力。只能创造自身价值的领导者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让他人获得这种价值的领导才是赋能型组织所需要的领导。

1.劳动可以促进道德的发展,形成美好的道德意识

苏联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的范畴,也是一个道德的范畴。他在考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就把能否开展自觉的劳动作为一项主要的标志。[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们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由不会到会,掌握真正的劳动技巧,在自己的劳动中体验到、感受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自豪,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他认为,在劳动领域有着进行精神斗争的广阔场所,这种精神的斗争就是人的道德面貌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结合劳动教育来进行。

平时,没有戏唱的时候,二狗伢就在家里拉琴,他拉琴的时间没个准,有时是中饭后,有时是晚饭后,下雨天出不了门,他可以关起来拉上一整天。我和健保,塌鼻子还有牛伢曾多次去看热闹,其实也不热闹,大多数时间是他一个人在那里忙乎,有时候,他女人喜姑站在旁边,边纳鞋底边伴唱。有喜姑伴唱的时候,二狗伢就越拉越起劲。

10月26日至30日,为期5天的2018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在厦门举行。本届艺术节秉承“跨界与创新”的主题,邀请两岸艺术表演团队及专家学者等约490人参与活动,其中台湾团队人员约130人。艺术节期间,23场(项)活动在厦举行,包括跨界戏剧展演、传统工艺DIY、艺术进校园、社区剧场工作坊、学术沙龙等五大板块。

2.劳动可以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发展

3.劳动可以强身健体,稳定情绪

1. 建构体系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加强政策指导

另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对关于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也提到,儿童要培养快速书写的技能,首先要对手部肌肉进行一定数量的操作性训练,也就是说让儿童的左右手做一些精细的劳动动作。比如,在入学前,学校就要先让儿童学会用小刀雕刻和剪裁纸板和纸张,雕刻木料,设计和制作小型的木质模型等。这些精细的劳动能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流利书写做了准备。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里提出,劳动的重大意义在于手脑结合,这也是驱使孩子进行体力劳动的最强大动力。比如,那些与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有关的工作可以使孩子为实现一些创造意图而激发他们通过智力去思考、观察,并且研究自然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顺其自然地要对物理、生物、地理等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也更加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成都地铁4号线列车的紧急保障制动率为0.84 m/s2,鉴于目前已有项目列车的紧急保障制动率为1.0 m/s2,因此本文模拟了在优化紧急制动距离与停站时间,以及紧急保障制动率采用1.0 m/s2情况下的追踪间隔,如图8所示。结果显示,该模拟可以实现70 s的追踪间隔。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育与劳动教育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体力劳动在良好的体魄中所起的作用与运动同样重要。“有许多劳动过程,人体在其中的协调优美动作可以同体操相媲美。”[7]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在整个学期过程中从事割草、栽植树苗、嫁接等劳动的学生都显示出体态良好、体形美观、体魄强壮的特点。在冬天不太寒冷的时候,适当的户外劳动对于促进新陈代谢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患伤风感冒的风险。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对于一些情绪易激动甚至有多动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的孩子而言,户外运动是解决这种问题的“良药”。他通过对27名进校时有明显神经官能症的孩子进行观察,发现安静地进行户外劳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细心精神,从而忘记周围的一切,情绪趋于稳定。

4.劳动可以促进美育的发展

2) 设计开发的烟苗剪叶器解决了目前大棚剪叶大多需要移动育苗盘和大棚死角难于修剪的问题,可手持操作,在大棚内任何地方对烟苗进行剪切。该烟苗剪叶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应用前景广阔。

五是经常性和连续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劳动不应过于集中于某一段时间,而应持续进行,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比如,用两三年的时间培育果木,这就需要学生在春夏秋冬四季不间断进行照料。

(二)劳动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六是手脑并用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无论开展哪种形式的劳动,都应避免一味重复的、单调的毫无意义的劳动,而应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智力思考,实现手脑并用。

一是道德性和公益性原则。“我们力求做到,让那种要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去劳动。”[8]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要多做一些开放性的、社会性的劳动,比如给土壤施肥、培育林木、参加经济文化建设等志愿性劳动,而不应过早地参与有报酬的劳动。

二是尽早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应该使劳动在幼年时期就进入儿童的精神生活,让他们体验到自豪感、高成就、自尊感。比如,将农业生产劳动变成有趣的儿童式劳动,让孩子体会到播种、培育、收获等完整的过程。

三是量力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过程会产生正常的疲劳,因此劳动设计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脑力的可承受性,使劳动多样化,从而使得劳动变得力所能及。

四是全面发展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开展劳动应该与人的全面发展,即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紧密结合。

学校的美育工作除了周围环境的建设与常规的美育活动开展之外,劳动对美育的发展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对美育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形体美发展,就如上文提到的,劳动的强身健体作用尤为明显;二是劳动,尤其是集体劳动可以促进人的心灵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三是劳动过程以及劳动成果可以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审美发展,比如在一些剪纸、刺绣等劳动过程中,学生会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审美能动性,提高其审美品位。再比如,如何将一块原始的土地整合成一块美丽的花圃,这也是对学生审美的一种考验。

邓肃(1091-1132)《送成材》借冯道寄托忠奸之感慨:“伯夷自甘首阳蕨,商臣不戴周日月。那知世人冷笑渠,却言冯道有全节……” 〔17〕(卷七)胡寅(1098-1156)也针对苏辙维护冯道的言论,大谈君臣之义:“苏氏尝学春秋而昧乎君重于师之义,区区立论为道解纷,亦可见其不知王道之权衡矣……而乃君亡不愤,国破不耻,推戴他人,忍而安之,人理至此。则虽空天下而无人举,生齿而尽死亦何预。”〔18〕(卷三十)范浚(1102-1150)把国家灭亡归因于冯道这类人:“冯道相庄宗,又相明帝……方且著书,自陈更事四姓与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呜呼!有臣如此,唐与晋汉安得不亡乎? ”〔19〕(卷八)

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详细阐述了劳动教育应该遵循的几大原则:

在此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劳动教育的方法,包括榜样的感召、经常复习、集体劳动等等。

三、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现行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建立起实施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保障

我们在对中国荒漠主要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中国植被资料,结合当前国家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植被区划及其植物分布图等,获得科尔沁沙地主要植被类型,再根据前人研究结果[30, 31]重新划定科尔沁沙地分布范围。基于科尔沁沙地区域物种分布数据统计,对该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弄清科尔沁沙地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主导因素。

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短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演变。早在1995年,“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就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被列入教育部2019年重要工作要点。尽管如此,我国劳动教育仍然缺乏像学科课程一样体系化的目标,这样就不利于劳动教育的普及与科学推广。[9]

2. 统筹资源,开发建设劳动实践基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以帕夫雷什中学为例,该校建立起了工作间、车间、专用室、实验室、温室等。时至今日,欧洲有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物质基地建设。顾明远在2015年参观芬兰教育时发现,芬兰非常重视儿童的劳动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被要求一学期要在木工车间做一件产品,自己设计、自己制作。[10]劳动本身具有实践属性,开展劳动教育对物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在一些面积有限的城市学校,都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来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能力、有资源可以单独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因此,对于开展劳动教育需要那些专业性较强的实践基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统筹全社会资源,以调研评审论证、向社会公开招标等方式,开发拓展劳动教育基地,从而满足区域内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需要,为实施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劳动技术课程提供适宜的场地。

3.做好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Control Methods of BIW Width Dimensional Consistency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劳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熟科学的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一所学校随意开设一门特色化体验课程那么简单,而应有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提到,要通过两条途径让学生获取相关的技能与劳动教育:一是通过教学大纲规定必修课程,比如低年级的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则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结合的劳动;二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和倾向的劳动。这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就能形成一个完备的劳动课程体系。当然,学校要杜绝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评价劳动教育课程成效,否则就异化和窄化真正的劳动教育了。

(二)完善学校的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操性

1.培养“劳动型”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劳动品德

顾明远在参观芬兰教育时还提到,一所教育学院要设有专门的教育技术实验室,包括木工、金工、缝纫、刺绣等手工车间,以使得师范生能够掌握这些劳动手艺,将来能够去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和促进者。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课教师自身劳动素养的缺乏,不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劳动榜样。因此,我们的学校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劳动型”教师。

2.构建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劳动教育环境既包括一定的物质基础,又包括整体的氛围环境。即使条件有限,学校也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如,开辟小块的绿化基地交给学生专门打理,开展一些简单易操作的盆栽种植、养殖等活动,等等。另外,学校还应在德育过程中,不断加强“劳动最光荣”等相关理念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竹叶青酒的常温下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萃取温度选用常温25℃,萃取时间50 min,模拟消费者饮用竹叶青酒产品前先闻其香的行为特点和环境特点。

3.开展常态化的、体脑结合的劳动教育

虽然现在劳动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视,许多学校也设置了一些劳动课程,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缺乏时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应遵循经常性和连续性原则。开设长期的、连续性的劳动教育是避免形式主义的重要方法。另外,在具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也要注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避免单调的、无意义的劳动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本文从“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分析了玛丽的生存状态及心理困境,并在文章结尾处告诫女性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由于笔者的主观原因及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本文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未能俄狄将浦斯情节与“自我”“本我”和“超我”联系起来分析玛丽的父爱缺失在她的心理困境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深挖。此外,目前的研究对于《野草在歌唱》中男性角色研究的较少,但是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对于小说的主线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研究者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2] 布素蕾.道德的形成与公民的诞生——读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5(3):95-96.

[3] 马英.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4(1):61-64.

[4] 李群,郝志华,张萍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观照与理性回归[J].中小学管理,2019(5):8-10.

[5] 作者不详.教育部喊话家庭教育,劳动素质教育刻不容缓[EB/OL].http://www.sohu.com/a/190579969_523936,2017-09-18.

[6] 毕淑芝,王义高.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1992(5):34-38.

[7] 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5卷本 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3.

[8] 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21.

[9] 徐海娇,柳海民.历史之轨与时代之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8(3):36-41,47.

[10] 顾明远.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8/1018/c1006-30347662.html,2018-10-18.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19)08-0079-04

(涂丹霞,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工作与合作发展办公室,武汉 430079)

(实习编辑:乾亚会)

标签:;  ;  ;  ;  

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的劳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