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基坑监测论文_唐雨虹

刍议建筑工程基坑监测论文_唐雨虹

唐雨虹

大庆市掘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63714

摘要:随着城建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因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复杂,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建筑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实践,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

1.引言

基坑工程是指建筑物基础工程或其它地下工程(如地铁车站、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和人防通道等)施工中所进行的基坑开挖、降水、支护(围护)和土体加固等综合性工程。在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中,实时检测是施工安全最重要的手段。现场监测数据可及时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

2.建筑工程的基坑监测监管分析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需要多个工程专业合作完成,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监测数据分析人员要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工程测量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共同对建筑基坑工程监测进行监管。

2.1 统一监测标准。基坑工程涉及各行各业的各种建设工程,基坑监测,主要是监测相对变形量。目前,有关变形测量要求,在多种国家、行业测量规范中有规定。如工程测量、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变形、水运工程、火力发电等,但测量等级、方法、精度、要求各不相同。2009年9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虽对各监测项目详细规定了监测要求和精度,但没有规定相应的监测等级与精度。在修订时应增加与基坑类别、支护形式、监测精度相对应的监测等级和技术要求,统一监测标准。

2.2 严格准入制度。从事基坑工程监测的单位必须同时具备岩土工程资质和工程测量资质所规定的业务项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监测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应符合 GB/T190OI 标准。并有类似工程业绩和经验,且无不良信用记录。

2.3 提高准入门槛。监测单位以自身的综合实力,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揽的基坑工程监测项目,不得转包或分包,必须有中标单位独立完成。决不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测仪器设备相对匾乏的低等级资质单位或挂靠单位从事基坑监测工作,提高准人门槛,保证监测工程质量。

3.监测内容

3.1 周围环境监测。周围环境监测主要包括:邻近构筑物、地下管网、道路等设施变形的监测,邻近建筑物的倾斜、裂缝和沉降发生时间、过程的监测,表层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沉降的监测,坑底隆起监测,桩侧土压力测试,土层孔隙水压力测试,地下水位监测。具体监测项目的选定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施工连受和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支护体系监测。支护体系监测主要包括:支护结构沉降监测,支护结构倾斜监测,支护体系应力监测,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支护体系受力监测,支护体系完整性及强度监测。

4.检测方法

施工前,应对周围建筑物和有关设施的现状、裂缝开展情况等进行调查,并作详细记录;对于同一工程,监测工作应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施测。

基准点应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可投入使用;基准点一般不少于 2 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应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为了能有效确保其在整个施工期间都能够正常使用,在整个施工期内都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在施工之前,应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初始观测。而在开挖期间则每天一般观测一次,在观测值相对稳定后则可适当降低观测频率。而当出现报警指标、观测值变化速率加快或者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则应增加观测次数。在布置观测点时,要充分考虑深埋测点,其不能影响结构的正常受力的同时也不能削弱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监测工作开始测量元件已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时,深埋测点的埋设的提前量一般不少于30天。

5基坑监测的数据观测与预防

监测期限、频率和预警值自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至地下室侧壁回填土完毕,根据工程工期进度安排,基坑监测时间应与基坑施工保持同步。从几天观测一次到一天观测几次都可以;每次的观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即为累计量,与前次的观测数据相比较即为日变量。根据公认的数据,日变量大于 3mm,累计变量大于 10mm 即应向有关方面报警。监测数据必须填写专用表格上。所有监测的内容都须写明:初始值、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工程结束后,对监测数据,尤其是对报警值的出现,进行分析,绘制曲线图,并编写工作报告。

根据经验,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为坑深的 3~4 倍,因此,沉降观测所选的后视点应选在施工的影响范围之外;后视点不应少于二点。观测的仪器应选用精密水准仪,测回校差应小于±lmm.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都应在基坑开工前测初始值。此观测值是计算变形(变化)量的起始值,观测时特别认真仔细,连续观测2 次,没有发现异常取平均值作初值。

位移监测点的观测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偏角法,测站点应选在基坑的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外方向的选用应不少于3 点,每次观测都必须定向,为防止测站点被破坏,应在安全地段再设一点作为保护点,以便在必要时作恢复测站点之用。初次观测时,须同时测取测站至各测点的距离,有了距离就可算出各测点的秒差,以后各次的观测只要测出每个测点的角度变化就可推算出各测点的位移量。观测次数和报警值与沉降监测相同。

6.结束语

总之,工程实践中的基坑在整个开挖和施筑过程中,合理的监测能解决基坑监测中的特殊问题,能达到监测的目的。合理的监测可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也可为今后深、大基坑工程的安全监测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敏.对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监测方法的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

[2]姜晨光,林新贤,黄家兴,吕国栋,于绍峰.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与初步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2.

论文作者:唐雨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刍议建筑工程基坑监测论文_唐雨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