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445600
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全国重点名校重庆九成坡小学的倡导“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强化小学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任何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在他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养成的,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的不良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要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一、规范训练,强化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督促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班主任要通过民主制定班级规范入手引导学生形成很好的习惯。这些班级行为规范具体有:勤洗澡、勤剪指甲,整理服装、红领巾等,保持个人卫生;整理好书包、带足学习用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爱护校园环境;学会感恩,为父母、他人、集体做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向家长讲解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事不拖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意识,做优秀的少先队员等。
二、长期监督,强化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和“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通过长期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和自觉遵守。
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每周必带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时,强调学生在星期天晚上,睡觉前把所需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装在书包里,星期一早上来到学校,就不会出现没带东西的情况,一段时间后,班上基本没有学生请假回家拿钥匙或书本的现象。同时,我经常与科任教师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言行示范,影响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镜子。一个有良好习惯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首先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要用师者的行为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我校资教生彭军,为了培养学生晨读的学习习惯,每天早上,他就拿着书本在操场晨读,班上学生看到班主任教师在操场大声读书,先是一部分学生跟着晨读,后来是班上全体学生参加到晨读活动中。在晨读活动中,他把书中精彩的片断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班上弥漫着浓浓的读书氛围。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室设立图书角,为同学们的课间、课外阅读提供方便。他这一方法切实可行,其效果也非常明显,孩子们爱读书的习惯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了。
四、定期评比,促进学生
评比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巡查、同学间的互相监督,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学习”四大评比中坚持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并按时进行周、月总结,不断提高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建议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经过学生的长期努力,需要家长、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作为班主任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只要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立足于“知行统一”的原则,在课内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德。
论文作者:魏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行为习惯论文; 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班主任论文; 班上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