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施工项目也逐渐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工程质量的问题。道路工程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要加大对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积极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想法设防加以解决,努力提高道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道路工程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沟通的重要基础设施,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通行和货物的运输,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前行。但是随着购车人数的增多,私家车普及率逐步提升,我国多数城市交通拥挤,极大地增加了道路的压力,道路经常需要维护。由于一些中小城市道路施工技术低、材料质量差,再加上管理不当,我国道路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管理的压力,因此,要加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
一、影响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1.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是道理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了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从目前多数道路建设的情况看,许多道路项目缺乏对当地地质、自然环境的全面勘察和数据测量,使得道路设计方案中存在着很多漏铜和缺陷,造成了施工过程中土层沉降、地面不平等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2.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使用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人员。目前,多数道路施工单位在招聘施工人员时,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往往会选择私营组织,但私营组织多由农民工组成,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在道路施工时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和妥善地处理问题,经常违规操作,降低了工程质量。另外,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自身利益,隐瞒了施工中发生的事物,给道路工程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缩短了道路使用寿命。
3.道路工程管理不到位
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事项繁多,例如造价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造价管理中,管理人员要精打细算,做好工程预算,争取降低预算,有的施工企业为了缩短工期,常常违规施工,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较为重视机械设备的情况,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不够,施工安全得不到全方位的保障;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各个环节和细节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隐患较多;在施工信息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对施工信息的掌握较少,不能掌握施工的全面情况。
二、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1.重点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为了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在道路施工前,专业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同时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料进行施工设计,避免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土层坍塌、地面不凭证等问题。同时,还要仔细检查施工现场附近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燃气管道等,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它们造成破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另外,要制定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为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后期的顺利完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做好施工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结合人力实际、工程实际,建设单位要制定严格的招聘制度、考核制度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招聘工作。考核内容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工程建设实际,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格证书,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为道路建设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另外,在开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施工培训,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认识,促进他们按规定操作,避免在施工中发生事故。
3.制定完善的道路施工管理制度
道路施工管理制度关系到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等,相关负责人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实施严格的奖惩措施,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端正心态、严谨工作。一方面,要针对不同部门的特性分配不同的任务,任务要细化到相关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明确相关事项。另外,要制定完善的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各部门要定期、如实开展施工情况汇报,一旦出现违规操作要及时记录和上报,同时,根据各部门工作的优劣情况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督促各负责人能够尽职尽责。
三、道路施工质量提升的具体要求
1.路基施工方面
要想保证路基施工质量,需要从水温和结构的稳定性、路基的强度进行控制。水温稳定性是指,要保证水温情况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升降;结构稳定性是指路基不会因为车辆行驶而发生失稳的情况;路基强度的稳定性是指其不会在外力加压的情况下发生变形。路基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路床施工的要求,达到相关标准。
2.路面施工方面
常见的路面分为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施工技术和要求也不相同。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考虑荷载对路面的影响,基层材料也要根据交通情况和气候来进行选择,要重点做好应对气候的工作,混凝土的配置要保证其稳定性,确保道路的平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做好周边地质、地形的勘察工作,要考虑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延展性等,合理配置比例,确保路面的基础质量。
3.一些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对于基层裂缝,要使用塑性系数偏低的土或者加入一定的水量以控制其水分;在质量问题的宣传方面,要定期开展质量宣传教育,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提高质量意识,落实到行动中,规范施工。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必须科学设计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等,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选取材料,以专业的技术开展作业,提高道路的强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确保道路能够畅通无阻,在未来的道路建设中要积极创新工程施工技术,充分发挥道路工程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沈丽.关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5(17)
[2]李洪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
[3]张贵祥.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论文作者:马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道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路面论文; 工程论文; 路基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