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考试面临的问题——上海高考、中考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之一(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上海论文,中考论文,摘要论文,升学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试竞争在根本上是由教育的供需矛盾引起的。既然考试的外部背景是不能变动的,招生的计划数是有限的和先决的,那么在僧多粥少的前提下,只采取变化考试方式的办法(或者让学生来选择考试,或者让学校来增加考试),是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研究或改革考试的方向就自然而然地指向考试内部,指向高考与会考、中考与升学考的相互关系,而不是指向考试以外的学制或结构等问题。
会考的问题
1.实行会考的目的
10多年前,在上海设立会考的理由有两个:一是阻止以往因高考文理分科而造成的偏科现象,二是在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以减轻负担。几年后,上海教育行政部门主张将会考定性为区别于高考选拔的“水平考试”,并指出会考的功能在于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或超过合格水平”,而且使“高考失败者多年学习的价值也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王生洪、袁采、奚心雄等,1991)。
所以,上海的会考(包括初中会考)从一开始就把通过率即合格率定在95%左右,这在测量上就决定了试卷的平均难度较低。10多年来,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的会考通过率几近100 %(长宁区延安中学、徐汇区五十四中学等,1997);相对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其会考不合格的数量实际上是以“点名的方式”来表示的,即只点那些没有通过会考的学生的名(卢湾区向峰中学、南市区市南中学等,1997)。初中会考的通过率则比高中会考更高,约在98%左右。
2.会考的高通过率问题
为了高考,为了升学,为了高学历(而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大家都能达到的“合格率水平”或毕业水平),水平会考已经成为了在“优秀率水平”上的高考竞争预演。
无论是高中会考还是初中会考(中考),都有这个问题。
高中会考作为水平考试应该与选拔考试不同,但现在用百分比定等第不科学(水平考试可以百分之百都通过)。虽然会考命题不应该难,但由于考试题型几年不变,这样就有“规律”可找,从而为应试提供了方便。虽然会考与高考不应该发生联系,但现在会考成了高考的参照物,成了高考的预考(方仁工,1997)。
中考(初中会考)要求98%~99%通过,参加这样的考试太便当了。试卷的后面几道题(高分段的题),虽然可以拉开分数,但区分度不好。重点高中招进来的男女比例不对,埋没了有潜力的男生;一般高中也是这样,排名榜的前10名是9女1男(3年前是9男1女)。 现在的中考,不是比谁“会得多”而是比谁“错得少”(蔡武冈、王蓓蓓、薛一震等,1997)。
我们学校的高中生源是全区最差的,升学率对教师的压力很大……现在会考有9门,加上计算机,分布在高一、高二、高三,年年考, 语、数、外3门打等第,对我们的压力很大。为了争取好一些的成绩, 我们不得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卢湾区向峰中学、 南市区市南中学,1997)。
一些教师和校长对于“会考操演高考”的现象对教学上的危害也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这是“一层一层地压死”,“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尤其是对学习比较顺利的学生更是如此,“我们实际上是把他们往下拉,与后进生一起平均”(薛一震,1997),“与会考的标准一刀齐”(李汉云,1997)。实行这种会考,学生越学越死并且学习后劲不足。
3.会考的“增负”问题
在升学竞争中,任何“水平”考试都不可避免地兼有“选拔”的功能。在“免试直升”、“提前录取”等招生方式中,会考替代了高考。会考实际是高考的“预考”。它比一次高考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更重,它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正如一些考试研究人员说的那样:在国内,尚没有一个明确有效地反映中学学科教学目标的会考参照标准,因而会考成绩报告几乎都采用百分比评定法(相对标准)。这种以百分比限定等第,使各档次人数凝固化的评价,毕竟是一种模糊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相对评价。它跟会考要求的绝对评价相反,不利于客观地反映学生水平。因此,学校将用“摸底考”的方法来强化会考,提高会考成绩,或对会考成绩进行事实上的排队,以激励教师追求A、B等第百分率。这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吴逸敏、马丽华,1997)。
4.会考的完善问题
尽管会考有损正常的教学工作,尽管在全国人大曾有过“取消会考”的议案,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仍然倾向于保留会考制度。其理由是,前述会考所具有的“毕业证明”和“质量监控”的两个职能是不可或缺的。
改造和完善会考的建议大致有3种:①“再降低会考的难度, 使它成为通过性的考试。”“如果学生能来上课、做作业、完成学时,那么只要没有特殊问题,就应该让其通过。”凡是“要上大学的人可以不参加会考”(蔡武冈、唐盛昌等,1997)。②“提高会考的难度。”这种建议实质上是为了“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为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考试”(李汉云、薛一震、王蓓蓓、郑仲瑜等,1997)。③将会考“改成像香港那样的具有职业性的证书考试”,或者“将会考与高考并成一考”并实行证书制(谢仁业、葛大汇、王钢,1997)。
“3+1”高考模式的问题
由于高考实行“3+1”(文理分类)的方式,而会考采用提前分学期设考的方式(“副科”科目采用“合格、不合格”记分制),因此,学生“考完1门扔1门的现象相当普遍,“只盯住1 门”的偏科现象更严重。
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因为会考是高考的准考、预考,所以它重复了高考的“3+1”,而且“在全面会考基础上的‘3+1’高考”,也实现不了“纠正偏科”的初衷。这种看法已经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他们认为:“对大学新生的选拔手段应该是多样的(多元评价),而现在的‘3+1’(如文科不考物理、化学等)是否仍然是一种偏科呢?”(夏秀蓉等,1997)“高中会考如果不能有效地评价中学的教育质量……仍然依赖高考一考定终身,那么它本来的职能就已经消亡”(谢仁业等,1997)。
10多年前设立的会考和高考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减负”和“纠偏”的作用。在高校招生录取方面,就出现了一些新生偏科、 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复旦大学招办、 上海财经大学招办等,1998)。例如,有些被调查者认为:
上海的“3+1”考试实际是失败的……如同济大学曾经专门为“文科”的入学新生编写“力学”教材,结果还是教不下去。看来在中学分科不好(财经大学人士,1998;刘铭等,1998)。
在中学界内部,不少校长对目前导致“偏科”的考试方式,也颇感忧虑:
不论是参加中考还是高考,我们的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读书,考什么读什么,不考就不读。这是典型的应试。这就像臭豆腐干,闻起来是臭的,吃起来却是香的,应试那一套对提高分数确实是管用的。这还不仅仅是偏科的问题。我们学校是会考的常设考场,我们就亲眼看到,学生们考完了一门学科后,当场在教室里撕书(扫起来一大堆),简直到了憎恶知识的程度(蔡武冈等,1997)。
从考试设置的时间来看,高中会考是提前分学期一门一门考的,因此“集中突击,考完就扔”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总之,正像一些被调查者所指出的那样: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会考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3+1”的高考,实际上就是逼着你在高中一年级时就得以“分班”来给每一个学生确定那个“1”, 并且以后面的“分流”动员那些估计考不上大学的人不要参加高考。这种会考—高考方式不是要你“水涨船高”,而是要你“水落石出”(方仁工等,1997)。显然,这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偏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