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学应重视“国家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并阐述了“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命题的提出是对国家审计本质观思考的升华,它既融合了国内外政府治理的核心思想,也坚持了中国特色,继承了审计自身的理论根基。目前,审计界正如火如荼开展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学习和精神的领会。但是,我们发现当下高校的审计教学却停留在注册会计师审计领域,忽视了的审计本质变革对审计教育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将带来什么——对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的信访报告》的科研项目。2011年11月28日,我们收到了刘家义审计长的亲笔回信①指出:“我国长时期非常注重国家审计实践之探索,然对实践之总结、经验之提炼,使之上升为理论的工作比较薄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审计实践。现行不多的审计学教科书也多是简单介绍国外20世纪70年代前的,或将社会中介组织审计的一些原理、方法、摸索搬移、套用、粘贴于中国国家审计,致使审计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科书讲的与实践情况两张皮。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为什么国家审计难入大学讲堂现象调研》。目的是宣传“国家审计”,使“国家审计”最终走入大学讲堂,恢复“国家审计”在审计学中的主导地位。 二、调查情况简介 本次调查是以高校会计、审计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为主,高校审计教师问卷调查为辅②,并结合网络书店所售审计教材③为对象展开调查。 学生问卷“关于大学生对于国家审计理论认识的调研”共有16个题目,包括3个填空题、1个多选题和12个单选题。2012年5月我们将问卷发布到问道网④,并发送264封邮件给全国高校大二一大四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共收回问卷115份,剔除没有上过审计课的学生,得到有效问卷94份;同时,我们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两所大学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大三同学进行word版纸制和电子版问卷的填写,共收回51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两部分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140份,有效率为84.34%。 参与调查的学生的比例,中国人民大学(21.4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43%)、复旦大学(10.00%)、浙江财经学院(7.14%)、合肥工业大学(5.71%)、东北财经大学(5.00%)、南京审计学院(5.00%)、湖北大学(5.00%)、厦门大学(4.29%)、天津财经大学(4.29%)、江西财经大学(2.86%)、东北大学(2.86%)、西安财经学院(2.86%),另外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苏州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共11所高校。 参与调查的学生,大二学生占2.86%、大三学生占88.57%、大四学生占8.57%;在性别方面,男生占41.43%,女生占58.57%;在专业方面会计专业占83.57%,财务管理专业占9.29%,审计专业的占7.14%。 三、调查结果 (一)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审计”不了解 “您是否知道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长”一问,收回的140份有效问卷当中,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占70%;在“是否知道国家审计”的问题中,没听说过的占6.43%,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占67.14%,合计73.57%的学生不了解国家审计,仅26.43%的学生了解国家审计。 (二)审计教材内容侧重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不被重视 在多选题“您对审计的认识来自于什么”一问中,59.64%的学生认为来自于教材及老师课堂所授,18.83%的学生认为来自于网络、报刊等媒体,17.49%的学生认为来自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4.04%的来自于其他途径。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教材和老师的教学,教材和老师授课对于国家审计的涉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对国家审计的了解程度。 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侧重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占80.71%,认为侧重于内部审计的占9.29%,认为侧重于国家审计的仅占8.57%。说明现行的审计教材内容主要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 此外,2012年4月我们通过对各大网络书店销售的高等院校审计教材目录的查阅结果,统计了审计教材涉及国家审计的比重,共搜集、汇总114本审计教材,其中有25本涉及“国家审计”,占总教材比重的21.93%。同时调查结果显示,15%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讲授“国家审计”的前沿知识,认为偶尔讲授的占75.71%,从不讲授占13.57%。 在教师样本中,针对“您认为审计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会主要参考哪一个方面”一问中,有11位教师认为主要参考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教材的占42.31%;认为参考现有审计教材的占22.22%;认为参照国家审计署相关指示文件和国际审计理论的占15.38%。这进一步印证了刘家义审计长在文前所言。学生了解审计知识主要来自教材和课堂教学,而教材中涉及国家审计的知识很少,同时老师授课过程中涉及“国家审计”甚少,这些因素是造成学生对“国家审计”了解不多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近七成的学生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多数学生对“国家审计”发挥的巨大作用不了解 在“您在对审计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主要会偏重于哪方面的审计知识”的问题中,76.43%的学生选择了注册会计师审计,6.43%选择内部审计,5.71%选择国家审计,剩下的11.43%表示并未侧重于某一方面。究其原因是,教材和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影响了学生学习审计知识的侧重点;其次,学生对国家审计缺乏兴趣也会导致该现象的产生。在问及学生课堂学习之余阅读审计期刊,相关审计文献的调查中,学生经常阅读,但不怎么阅读关于国家审计的内容占12.14%、经常阅读,且会关注国家审计内容的学生仅2.14%、偶尔阅读的占49.29%、基本不阅读的占36.43%。数据表明,学生缺乏主动了解国家审计的积极性。 在“是否关注过国家审计功能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运用效应(如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的问题中,从没有关注过的占65%,关注过的占35%。“国家审计”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效的关注度并不高。在“国家审计”发挥重大经济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使高校学生了解“国家审计”。 (四)就业方向影响了学生对审计知识的选择,近六成学生看重教材内容贴近以后工作实际 在就业意向的问题填写选择中,有40.71%的学生有意向去企业财务方向,去会计师事务所占35%,去银行的占12.14%,而去国家审计相关部门工作仅5.71%,选择其他的占6.44%。数据表明,大部分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意向去企业财务方向和会计师事务所。 教材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有58.57%的学生最看重教材内容贴近以后工作实际,30%的学生看重涵盖全面的审计知识,10.71%看重涉及前沿的审计知识部分,选择其他的占0.72%。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也许使得高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希望在校园中能够学到与今后工作内容接近的知识。 (五)八成左右的师生认为有必要推广学习“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将“国家审计”编入审计教材 “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在大学生中推广”的问卷中,有79.2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推广;而20.71%的学生则认为没有必要向大学生推广。说明近八成学生希望了解“国家审计”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免疫系统”的功效的。同时,在给老师的问卷“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将国家审计推入大学讲堂?”一问,27位老师中,有24位认为有必要。 应用表1发现,被调查者的支持态度受级别的影响较大,即不同年级直接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对国家审计推入大学讲堂的支持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支持度明显高于学生,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的知识体系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完善,了解国家审计的相关内容,因而理解其学习的必要性。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大三学生的支持态度明显高于大二和大四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大三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国家审计,相较于大二的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专业学习阶段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而大四的学生由于面临毕业找工作等压力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更倾向于汲取能够满足未来工作要求的知识所造成的。 在“您觉得怎样才能让国家审计进入大学讲堂?”一问中,50%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国家审计”编入审计教材,30.71%的学生认为可以在高校中开设“国家审计”选修课,16.4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高校中开展“国家审计”学术知识讲座,2.86%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半数的学生认为将“国家审计”编入审计教材是将“国家审计”推入大学讲堂的重要举措,选择开设选修课的也占了一定比例。 结合教师填写的“您觉得推动国家审计进入大学讲堂最有效的方法”一问,选择实行我国审计教材的大改革,加大国家审计在审计教材的篇幅的占48.15%;认为其他(开设选修课)的占19.23%;选择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课外审计期刊、文献的占26.92%;选择国家审计署加强“国家审计”在相关专业大学生中的宣传的占7.69%。 第一,目前高校会计、审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国家审计”不够重视,审计教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内容为主,较少涉及国家审计内容审计教学应注意“国家审计”_国家审计论文
审计教学应注意“国家审计”_国家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