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基础_经济学论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基础_经济学论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把这一实践活动置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就会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社会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持。

依据“商品生产是建立在专业化、社会化基础之上的大生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一定文明程度时,社会成员用于维持生命的给养和用于自身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来源,将由自产自给转入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取得。随之,社会成员的劳动也将逐步从自然经济状态中脱离出来,开始从事用于交换的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果要经市场验收,产品的价值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才得以实现,这就迫使生产者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区位、物流、交换手段等一些优越条件,从事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产品的生产,于是就出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又由于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生产的协作范围越来越大,生产单元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社会呈现一个密不可分的经济运行实体,于是又出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它又成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杠杆。如果没有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相应提高,也就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此,列宁说:“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61页)。

目前在中国,随着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温饱问题的稳定解决和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已经步入了大规模商品经济的阶段。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农产品的商品率已达60%左右。但由于生产单位的规模狭小,商务信息闭塞,商品流通不畅,劳动者素质不高等原因,制约着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克服不利因素,一些地方开始从体制和制度上找出路,通过实践摸索,选择了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这种经营体制,便于劳动者发挥最佳专长,便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便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生产,从而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商品批量物流的形成、劳动效率的提高。蕴含在这些具体表现中的实质,是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提高所形成的杠杆力,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

依据“经济性是选择经营体制的首要取舍条件”的理论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阶段,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往往以“有用”为第一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去攫取物质资料。当社会进化到商品经济时代,生产手段有了质的飞跃,物质财富总量大幅度增加,这时的经营行为方式的取向,第一位的选择是经济性。经济性的本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产,另一方面是节约。即在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出;在产出量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源。被马克思称为对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做出了贡献的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说:“节约可以增加资本,而浪费则蚕食资本”。“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节约固定资本的维持费,所以企业的生产基金也会相应地增加,从而引起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以及社会实际收入的增长”(张赞洞、李善明:《剩余价值理论概说》第1册第183、18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亚当·斯密是从物质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来论述“年产物”增产的。年产物增产的实质就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社会实际收入的增长”,则是物质财富所对应的价值量的增长。这里的增长,是指在最大限度节约劳动情况下的增长,因而是具有经济性的增长。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从增产和节约两方面来满足“生产经营经济性”要求的。第一,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初级产品的增长。在商品经济刚刚起步的初期,农产品的供需波动较大,买难卖难交织,各种购销大战此起彼伏。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市场发育滞后,流通不畅,初级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之间缺少一种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由于这种机制不健全,往往使初级产品的生产不能实现产品到商品的“惊险跳跃”,受损失的也只能是初级产品的生产者。而产业化经营,恰巧在生产与流通之间架起了桥梁,建立起了二者利益兼顾的调节机制,消除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流通的自顾性,使初级产品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并力争做到均衡上市,使产品价值实现投入到产出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着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大发展。第二,通过科技的注入,使资本的收益率得到提高。重农学派在把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时,曾提出资本周转具有“年预付”和“原预付”的概念之分。魁奈认为,所谓年预付是指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每年的生产性支出;所谓原预付是指耕畜、农具、仓库、房屋以及土壤改良等多年一次的支出。产业化经营,使生产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来提高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为采用先进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创造了条件,大幅度地增加了科技在增产中的贡献份额,从而使年预付和原预付资本的收益率都能得到提高。第三,通过组织强大的“航空母舰”,增强生产经营单位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要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双重制约。对此,马克思曾说: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而规模窄小、组织分散的家庭经营,又人为地强化了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联合和合作。各个分散的生产经营单位联合起来,各方面的优势可以得到互补。通过新的优化组合,它们的合力大于分力之和,从而能够把大的风险化小,小的风险化了。第四,通过形成批量物流来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对于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来说,降低成本对其经济性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能否形成批量物流,对成本的构成具有刚性约束力。这对于以市场带动型的产业化经营来说,其作用效力更加明显。山东寿光市,历史上就盛产蔬菜。但因没有商务组织和交易场所,使产品无法变成商品,价值无法实现。久而,农民种菜也只能满足于自食自用。自从采用了产业化经营,使分散在千家万户中的小批量蔬菜形成了大批量物流,菜农有多少菜都可以到市场上卖出来,菜贩来多少都可以在市场上成上车而不致于放空。正是由于物流批量的形成,大大地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才使得蔬菜成了这个市的支柱产业。从各地的实践看,产业化经营为什么能够具有如此的生机和活力?其中一个致关重要的奥秘就是它具有理想的经济性。这是它能够得到发育和不断壮大的终极原因。

依据“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均衡生产有赖于社会平均利润能动调节”的理论

在社会分工明确的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要转化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转化为生产与加工、流通、消费之间的对立。由此可以推导出,初级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之间,存在着一种利益对立的关系。在这种利益对立所引起的摩擦运动中,初级产品生产者往往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从初级产品生产与加工业的利益关系上说,初级产品的生产要受制于资源供给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制约,且生产周期长、改进技术的难度大、降低生产成本的潜力小。多种因素交织作用,致使加工业的附加值要高于初级产品的生产。从初级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业的利益关系上说,流通的周期短,资本周转速度快,占用的资本量小,能够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作出及时而又灵活的反应,所承担的风险相对小。而初级产品的生产周期长,资本周转速度慢,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滞后,调整经济行为的难度大,生产的风险大,比较效益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市场机制还发育不全的情况下,初级产品生产者与工业厂家和专业商人发生交易关系时,初级产品生产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价格或其他商务条件的不利地位。他们作为卖者,往往要受到来自于买方的价格垄断,从而迫使他们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低的产品价格,由此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和原料产业与流通业的“不平等利润率”两种经济现象。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平均利润的理论中详尽地揭示了这两种经济现象。马克思认为,在生产与流通没有分离的时候,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隶属于同一个产业资本,由于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同一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在各产业间的利润分配具有一种潜在的可以趋近均衡的有效机制。但当生产和流通一旦分离,由于资本所有权的分属和产业特性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利润的非均衡分配。又由于初级产品生产的天生弱质性,使生产者必然地处于被剥夺的位置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当各产业之间利润出现非均衡分配时,处于不利地位的产业渴望得到平均利润率,会本能地采取经济补偿手段,追求利润的平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在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初级产品生产者为获取社会平均利润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因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调节和重新整合生产与流通的关系,把二者的利润统筹兼顾起来,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这正是产业化经营能够得以兴起的初衷。这种经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合了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生产与流通的利益对峙。当生产、加工和流通都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经营时,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是产业化经营具有经济性“位势”的真谛。

依据“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理论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所造就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经营体制。它的基本标志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产业化经营体制中,市场体制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一,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分布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各种所有制实体中的生产要素,在利益的驱使下,借助于市场这个载体发生流动和重新组合,再造市场的微观基础,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在经济增量的增值作用下,推动农村经济以及城乡总体经济的加速发展。第二,通过市场体系衔接产销关系。产业化经营打破了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等壁垒,以市场为纽带,把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诸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初级产品生产者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建立在有充裕的原料来源的基础上;流通企业和运销的基础设施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能力相匹配;各方面在结构和总量上都能有规则地照应起来,从而提高了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第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各方面的即得利益。伴随着产业化经营体制的形成,内部利益联动机制也相应形成,可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能动地调节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流通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矫正由产业间的竞争所引起的不公平,从根本上扭转“生产亏本、流通赚钱”的不合理分配格局。

从上述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会明显看出,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发育和成长,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指导农业产业化实践的基本理论,是这种社会实践的坚强有力的理论基石。

标签:;  ;  ;  ;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基础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